首页 > 职责大全 > 自来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自来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024-04-20 阅读 8137

自来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要求1建立变电站、配电室、安全用电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巡回检查、倒停闸操作、安全用具管理和事故报告等规章制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2变配电站电气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每二年定期体检),通过专业部门培训、考核,具备电气安全知识和触电急救防护知识,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作业许可证)方可上岗。3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应合格、齐全。4现场使用的安全用电工具应定期检查、检测,确保完好。5运行、交接、传事、设备缺陷故障、维护检修等工作应做好原始记录,操作票、工作票应妥善保管。6对各类作业人员应进行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预案的培训。7加强通讯(有线、无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通讯、信息传递畅通。8制订变配电站钥匙使用管理制度,各类配电站的钥匙应集中放置于固定位置,有明确编号;应急钥匙应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使用。1.2人员要求1变配电站负责人及变配电站技术负责人,应熟悉电气设备,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并经厂主管生产领导批准。2无论电气设备带电与否,变配电站人员不得单独移开、越过遮栏和进入有遮栏的电气设备上工作。3组织变配电站工作人员开展有关技术业务知识培训,熟悉安全用电知识、设备和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提高触电急救、自我保护和相互救助能力。4变配电站人员应熟悉掌握以下工作:1)现场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安全工作规程和检修规程,熟悉事故处理程序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2)变配电站一次系统接线图及主要设备的性能和状况及运行要求。3)继电保护原理,仪表及信号装置的接线、位置、动作的检查。4)直流、应急系统的接线和工作原理。5)站内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系统。6)各种运行方式和倒闸操作。7)消防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触电急救。8)变配电站的保卫保密制度和进出制度。1.3变配电站当班人员工作要求1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不正常运行或发现电气装置缺陷,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抢修。2按照操作命令进行操作。3正确迅速地完成操作票上各项操作任务。4设备发生事故时,按应急预处置要求和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处理。5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班的抄表及巡视工作,并做好记录。6对进入站内工作的施工、检修、试验和其他人员的工作进行许可;工作完毕后对本次进站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7保持各种资料、图纸、记录、图表的正确性;对变动设备做好记录。8做好环境卫生及设备清洁。9保持时钟的准确性。10工作时间内严禁饮酒,严禁酒后上岗。1.4变配电站人员工作权限1执行现场运行规程、操作规程、安全工作规程和检修规程。2对管辖区域的变配电设备进行操作、巡视、维护管理。3填写操作票,并负责审核,特别重要和复杂的操作由有关负责人员审核。4具有许可工作或中止工作权。5有权阻止不合格人员单独进入工作场所。6检查进入高压变配电站工作人员的作业许可证。7做好防火、防台、防汛、防雨雪、防小动物五防措施,以及变配电站通风工作。1.5交接班要求1为明确交接班双方在运行工作上的职责,并使接班人员能迅速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交接班双方应采用口头、书面和现场交接等形式,履行交接班手续,并签字确认。2变配电站人员应遵守交接班制度,准时交接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班。3交接班双方应认真检查模拟接线图与实际运行状态是否相符合,主要设备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记录是否完整。4检查、确认施工设备情况(包括检修、试验的设备)、使用的工作票、临时接地线位置和数量,继电保护装置的变动情况(指接线与定值的变化),记录是否齐全完整。5检查确认当值有关事项是否均已登入各项记录薄,并明确接班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6检查安全用具、工具、仪表及钥匙等齐全良好;变配电站内所有钥匙状况应做好记录。7交接班时一切工作仍由交班人员负责,应尽量避免在交接班时间内倒闸操作和许可工作。8有下列情况时不进行交接班:1)接班人酒后上岗。2)正在处理事故时或进行操作时。3)变配电站发生故障或运行不正常时(如得到值班长或有关领导同意,可进行交接班)。1.6进出入要求1除站内当班人员外,任何人进出变电站应得到相关领导同意。因工作需要进入的需登记签名,写明进入变配电站的理由、进出时间,人数、陪同人姓名等,且必须由电气技术人员全程陪同下进出。2凡因检修或试验进入变电站均需凭工作票,当值人员有权检查工作人的作业许可证。3凡无作业许可证的检修或试验人员来变配电站工作时,必须在工作负责人的带领下进入站内。4凡遇变配电站发生事故或其他特殊事件,当值班人员有权命令站内与事故(件)处置无关人员退出变配电站。5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变配电站,未经同意不得抄录有关资料,禁止外来人员操作设备,触摸设备等。1.7消防安全1变配电站应备有足够数量的灭火机及黄砂箱,黄砂箱内砂子应保持干燥,并有小铁铲及盛砂的半圆形铁桶。2变配电站值班人员应能正确使用灭火机和灭火设备、器材,正确运用电气设备灭火的安全规定。3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应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正确地切断燃烧部分有关电源,然后进行灭火。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值班人员应正确及时向消防人员报告电气设备现状。4保持变配电站清洁和通道畅通,变配电站周边不准堆放易燃易爆、高腐蚀性、有毒物及其他物品。1.8安全巡视1变配电室每一小时巡视一次,交接班时巡视一次。无人值班的变配电室应落实巡视制度和交接班时的巡视。2夜间关灯巡视在保证巡检人员的照明和巡检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至少每二天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放电、发热、电晕等不正常情况。3高峰供水、节假日和有重大事件活动期间应增加巡视次数。4其他特殊情况下应加强巡视次数:1)大风、大雨、大雪、大雾、雷击、高温、严寒等气候突变时。2)线路中出现接地或短路而自动跳闸时。3)存在缺陷的设备或屡次发生异常情况的设备或部件运行时。4)新设备或检修设备投入运行以前,或采用新的运行方式和采用新技术时。5)备用设备投入运行以前和切断以后。5巡视过程中发现不正常情况或发现重大缺陷情况,应做好详细记录,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汇报。进入室内巡视时,应关好门窗,防止小动物进入。6电气负责人(包括指定的电气人员)和变配电站当班人员可以单独巡视高压设备。7单人巡视时,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进入高压设备,只可在遮栏外面巡视。巡视高压设备时,除巡视外不得进行任何其它工作。1.9倒闸操作1变配电站操作票保存一年,过期销毁。2倒闸操作的范围:1)开关、闸刀(手车)及熔断器的合上或拉开;2)电缆终端的拆开或接上;3)交直流回路的合上或拉开;4)继电保护的停役或投运,定值的更改;5)临时接地线的装拆;6)核相、校相序及测量绝缘;7)电子锁的锁上和开启;8)检查开关和闸刀(手车)的位置;9)检查负荷分配;10)其他规定的操作。3倒闸操作前必须填写操作票,发生事故紧急处理时可不用操作票先行操作,但仍应执行复诵,并做好记录和汇报。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尽快补写操作票。4下列项目必须填入操作票:1)检查开关和闸刀(手车)的位置、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2)检查负荷分配;3)装拆接地线;4)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等。5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按照程序要求,每张操作票填一项操作任务,每一行填写一个操作步骤,字迹清楚不涂改。6计算机开具的操作票执行前,操作人和操作票审核人必须对操作票上所有项目和内容进行认真复核,确认无误签名后,方可执行。7空白操作票应先编号,按照编号顺序使用。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但仍须保留不得丢弃,已执行的操作票注明“已执行”字样。操作票编号应保持连续,不出现断号。8对预先开好的操作票,在执行前必须再复核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9操作票执行时,应由操作人和监护人根据模拟图对操作项目的内容、操作顺序及名称逐一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共同签名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10倒闸操作应执行操作监护制度,至少由二人共同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由较高级的值班员负责监护。监护人监护操作的正确性和操作顺序、操作人员所站的位置、所用用具安全及动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11倒闸操作时任何一人对所进行的操作有疑问或有不利于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弄清疑问或指出纠正,方可继续操作。二人均应对操作的正确性负责。12倒闸操作时要认真唱票和复诵。先核对铭牌(指设备双重名称)后由监护人按操作票顺序和内容高声唱票,每次唱一步,操作人员再次核对铭牌无误后高声复诵,并用手示意要操作的铭牌和设备,在二人一致认为无误后并由监护人发出“对,执行”的命令,操作人员方可进行操作。13每执行完毕一项操作,必须用笔勾去,同时二人检查和判断本次操作是否正确、设备的机械指示、表计指示是否正确,确定设备的实际开闭位置。操作全部结束后,还应进行最后一次全面复查,开始操作和操作完毕均应记录时间。14操作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和误操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有关人员,只有在事故直接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时,方可先采取切断电源的措施,事后立即报告有关人员。15拉合闸刀(手车)和开关,均应戴绝缘手套。16倒闸操作应做好记录。17操作前、后均应检查核对现场设备的名称、编号和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闸刀、手车)的断、合位置。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应以设备的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位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1.10验电要求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对验电的规定。2无法进行直接验电的设备可进行间接验电,即检查隔离开关(闸刀)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仪表及带电显示装置指示变化,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或信号已发生对应变化;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闸刀)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的指示。1.11接地要求1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安全技术措施对接地的规定。2接地线、接地闸刀与检修设备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开关)或熔断器。若由于设备原因,接地闸刀与检修设备之间连有断路器(开关),在接地闸刀和断路器(开关)合上后,应有保证断路器(开关)不会分闸的措施。3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安全技术措施对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的规定。1.12设备安全要求1变配电设备应按设备管理要求建立设备台帐,台帐上设备的编号、名称、符号应与设备现场标示牌上一致,开关柜前后标签应一致。2电气设备控制面板上的继电器、转换开关、信号继电器等元件均应注明用途与使用名称。3变配电站需设置一次系统接线图,便于运行或检修工人在操作设备时核对,以防误操作。4定期对所有开关传动机构,蓄电池、直流母线绝缘、站内附属设备、备用设备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5检修工人在高压设备上工作时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保障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6操作变配电设备应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7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进行检修、清扫等工作应执行工作票制度和操作票制度。在单一系统上工作时,应将相应的开关与闸刀断开,并在开关的操作手柄上悬挂相应的警告牌。控制设备内有熔断器的要取下熔断器(包括操作系统的熔断器),由操作者保管。8按规程正确使用低压用电设备上的熔断器,严禁使用铜丝。9按规程设置临时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10电气用具在潮湿的生产场所使用时,必须使用适合潮湿场所的安全低压电源或采用隔离变压器。11保持各种电气线路或装置的熔丝盒、插头、插座、灯头、接线盒完好,发现破损及时更换,严防水、蒸汽、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侵蚀。配电给日用电器的插座线路应符合《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12所有电气设备的外裸金属部分均应可靠接地。保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13所有电气设备应在雷雨季节前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对接地电阻及移动电具绝缘电阻进行检测。构筑物、电气设备的防雷设施、接地电阻的测试应由专业单位进行,测试后出具书面检测报告。14严禁使用热得快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用具。15下列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装设漏电电流保护装置:1)手持式及移动式用电设备;2)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设备;3)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和插座回路;4)住宅建筑居民处的住宅配电箱内的插座专用回路;5)沿厂区设立的各种用电设备;16漏电电流保护装置的瞬时动作电流宜按下列数值选择:手持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为15mA;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设备为15-30mA;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为6-10mA;沿厂区设立的各种用电设施为6mA;住宅建筑插座专用回路为30mA。漏电电流保护装置的瞬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17所有的电气设备、装置必须符合规范的安全要求。1.13安全用电工具1建立安全用电工具管理制度,变配电站应有各类安全用电工具(包括指示牌)目录和总数、目前存放数和不在存放地点的安全用电工具去向以及数目的使用情况记录、试验记录、合格证、有效时间等台帐,并记录齐全。2安全用电工具应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存放位置也应编号,安全用电工具的编号和存放位置编号应一致。安全用电工具上应有有效期标记,使用时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交代清楚。3绝缘杆、验电器等绝缘安全用电工具必须有电压等级、试验日期的标志,必要时配置防雨罩,存放在防潮、清洁干燥的固定存放处。4安全用电工具在交接时和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发现损坏者应停止使用,并尽快补充。5测电笔、绝缘棒、绝缘靴、绝缘手套等安全用电工具应按规定周期进行试验,并做好记录,确保完好有效,不得超期使用。绝缘用具试验周期及要求见附页。6变配电站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有效的安全用电工具,各种安全用电工具应有适量的合格备品,变配电站人员应会正确使用和保管。7各种标示牌的规格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同一内容标示牌的规格应一致,做到种类齐全、存放有序、有编号。安全帽、安全带应完好,定期进行试验,数量能满足工作需要。8手持式电动工具外壳、接地应完好,并有定期检测合格标签,符合国家安全标准。9携带型接地线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接地线的数量应能满足需要,截面满足装设系统短路容量地要求。导线应无断股、护套完好,接地线端部接触牢固,卡子无损坏和松动,弹簧有效。存放地点和接地线本体均有编号,存放要对号入座。1.14电力电缆1电力电缆工作前,应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示牌与工作票内容是否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方可工作。2挖掘电缆的工作应进行现场交底,摸清电缆工作状态、走向后才能进行。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有电气工作人员在场指导,方可继续进行。3挖掘出的电缆或接头盒的下面需挖空时,应将其悬吊保护,悬吊电缆应每隔约1.0~l.5m吊一道。悬吊接头盒应平放,不得使接头受到拉力。4敷设电缆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滑轮,以防压伤。移动电缆接头盒一般应停电进行,如带电移动时,应先调查该电缆的历史记录,由敷设电缆的电气工作人员统一指挥,平正移动,防止绝缘损伤爆炸。5锯电缆以前,应与电缆图纸核对是否相符,并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扶木柄的人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6制做环氧树脂电缆头和调配环氧树脂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措施。7电缆耐压试验前,加压端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人员误人试验场所;另一端应挂上警告牌,如另一端是上杆的或是锯断电缆处,应派人看守。8电缆试验过程中,更换试验引线时,应先对设备充分放电。作业人员应戴好绝缘手套。9电缆耐压试验分相进行时,另两相电缆应接地。10电缆试验结束,应对被试电缆进行充分放电,并在被试电缆上加装临时接地线,待电缆尾线接通后才可拆除。11做好电缆敷设施工资料的测绘和存挡工作,确保准确。12双拼电缆在检修后须经确认其同色相,方能投入运行。13地面开挖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由专业部门来确认地下电缆、管线等设施,并办理开挖申请单。未经确认严禁采用大型挖掘设备或风镐。1.15电试工作1电试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并经专业部门培训,取得电工操作证和作业许可证方可上岗。新进人员在实习期内不能独立工作,实习期满后,经所在单位考试合格批准后,且取得双证方可独立工作。2为确保电气设备及人身安全,电试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做好自身安全措施,正确穿戴合格的劳防用品,严禁酒后上岗。3在电试过程中,应严格做好设备与人身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在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的前提下开展电试工作。4电试工作经许可后方能进行,工作前应仔细核对申请电试的内容与设备名称,核实确认后方能进行。5电试过程中发现电气设备或元件不符技术要求时,应及时通知工作负责人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必要时及时通知电气技术人员到现场查看。6电气设备检修维护完成后的电试工作,应由负责此项工作的维修(安装)电工与电试班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维修(安装)电工不到,电试工作不能开展。7为确保电试工作安全,停役的电气设备均需做到二道隔离,如不能满足,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没有落实,严禁电试。8电试时,电试工作人员应认真复验继电保护数据,做好记录。9电试工作结束,工作人员当日必须出具临时电试报告,正式电试报告应一周内出具。正式电试报告出具后,临时电试报告作废。8.4.16工作票制度1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应由设备所属单位指定人员担当。工作负责人由承担检修、安装的单位指定人员担当。2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必须具有作业许可证。3工作班人员由检修、安装单位的人员组成。4工作票的格式、内容和使用方式应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5工作票签发人根据工作票内容填写安全措施、具体工作区域、注意事项,即签发工作票。签发后的工作票交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各一份。6工作许可人根据操作命令或工作票内容填写操作票,按令操作,并做好安全措施。7工作负责人持工作票,带工作班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将工作票和设备工具清单交工作许可人。8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涉及的安全措施和有电情况,确认无误后,双方在工作票上签字后,方可工作。9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带领工作班人员到现场,应召开现场站班会议,交代工作内容、现场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并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工作班人员明确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工作。10工作发生间断、转移时,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执行。11工作全部完成后,设备处于检修状态,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共同检查涉及的安全措施、设备和系统相关的部分是否整洁完好,依据工作票和设备工具清单进行清点,确认无遗漏后,双方在工作票上签字,工作票方能终结。12工作票终结后,一份交设备所在单位,一份交工作负责人单位备查。13工作票的使用、保存应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规定。1绝缘用具试验周期及要求序号名称电压等级kV试验周期试验时间min交流耐压kV泄漏电流mA1绝缘棒6~10一年5442绝缘夹钳35一年5三倍线电压3绝缘手套高压六个月18≤94绝缘手套低压六个月12.5≤2.55橡胶绝缘鞋高压六个月115≤7.56验电笔1)6~10六个月5407绝缘胶垫高压一年11518绝缘胶垫低压一年13.51发光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25%2厂区警卫安全制度2.1保卫要求1设立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和保卫部门,建立保卫责任制和工作网络,落实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2建立内部治安防范措施分级管理制度、技术防范设施、设备管理制度、重点要害部位安全防范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和安全检查等规章制度。3定期修订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一定数量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队伍,适时组织切合实际的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置。4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例会、检查、考核、排查等日常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培训教育、值班报告、技术安全防范设施管理工作,定期、适时对重点防范部位、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5完善厂区平面布置图,落实安保职责,做好重点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措施。重要生产场所设置警戒标志、进行重点监控,严格控制要害部位人员进出。非本岗位人员进入重点要害部位必须按制度进行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重要生产场所及重点要害部位。6建立防火档案,确定防火重点部位,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做好重点部位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消防设备、设施和器材应定专人、定时维护、保养和检查,保证完整和应有的使用效果。7加强内部稳定工作,定期进行不安定因素排摸和分析,发现矛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排解;发生影响稳定的事件必须及时处置并逐级报告。2.2门卫管理1加强主要出入口管理。门卫保安在7∶30∶~17∶30时段,必须在大门口到位立岗。2加强人员进、出管理①本单位上班人员凭标明本人身份的胸卡考勤进入单位。②外单位来访人员须经本单位联系部门及联系人确认同意,由门卫保安核实来访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填写、登记《会客单》,领取、佩带《临时出入证》胸卡后进出。③未经联系部门及联系人确认、同意的,门卫一般不予放行进入。3)加强车辆物资进出管理①本单位公、私车凭《车辆准入证》进入。②上级部门车辆凭《车辆准入证》可进入,可免检查,免登记。③外单位来访人员车辆须经门卫保安核实联系部门及人员同意,登记查验、确认无误后,凭《车辆临时出入证》进入。④外单位抢修车辆或生产原材料及物资的运输车辆,由门卫保安对车辆、物资进行核实无误后,通知抢修联系人员或收货人员接车进入。⑤小型物资或因生产、工作急需的小件包裹及快递邮件,由接受部门人员在门卫处交接进入。4)“人防、技防、物防”措施①调度值班室负责日常夜间及双休日的值班,值班长负责各项处置工作,必要时值班长可调动厂内保安队伍、民工等一切可以调用的人力。②合理安排保安队伍巡逻,实行定时治安巡逻制度(19:00-7:00),随时对单位内部和周边状况进行巡视,保持戒备。③加强技防巡检和监控,确保监视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随时处于完好状态并有完整记录;一旦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在确认警情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按下“110”紧急按钮,同时用电话向“110”报告单位、地址、警情及联系电话等具体情况,并逐级报告,做好接警准备。2.3安全技术防范要求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应符合GB50348的规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施工程序应符合GA/T75的规定。2剧毒化学品集中存放场所的安全技术防范应符合GB31、329.2的规定。3电站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符合DB31/329.5的规定。4水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应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时交付使用。5计算机房应符合GB/T2887-2000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3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制度3.1安全管理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所使用、存储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氯气、氨气、次氯酸钠、高锰酸钾)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现场安全防护制度和事故处理报告等制度以及操作、检修企业标准。2制订符合要求的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定期开展操作和抢修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3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使用、储存库区或作业车间配备兼职安全员。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4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定期对生产使用装置、储存危险化学品设施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安全评价报告和整改情况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5使用、储存剧毒化学品的供水厂,应对本单位的使用、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使用、储存其他危险化学品的供水厂,应对本单位的使用、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6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每3年对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的防爆设施、设备进行一次检测。7依法到公安部门申请《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后到法定的企业、单位购买。8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应进行入岗前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记录“职工健康监护卡”。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关的作业。3.2安全措施1在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里外)应设置有毒有害安全标志、标牌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卡、作业场所平面布局图、操作规程等安全事项告知,设置有明显标志的逃生通道,出入口要符合安全通道的标准。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危险化学品场所设置相应的防火、防雷、防腐、防泄漏、防爆、防毒、防静电、监测、报警等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和装置,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3进入危险品作业场所的人员应做好个体安全防护措施。进入加氯(氨)现场应佩带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当报警器报警后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穿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4更换氯(氨)瓶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操作龙门架(或联络管接头)时必须穿戴好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长袖工作服,开启鼓风机对现场操作点进行送风(注意人在上风处),一人操作,一人监护。5其他因工作需要进入的人员,应严格执行要害场所进出入制度,必须经有关车间负责人批准,并填写工作联系单,由当班人员确认后,由相关监护人员全程陪同,戴好防毒面具方可进入,并签字确认进出入的时间。6直接接触次氯酸钠、高锰酸钾的操作人员应正确穿戴防护面屏(或防护眼镜和口罩)、防腐工作服和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具。7使用、存储氯(氨)气的场所应设置氯(氨)泄漏检测报警器,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空气中氯气的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空气中氨气的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8液氯、氨汽化器、蒸发器、储罐等必须装有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并装有带远传报警器的安全装置。9用氯场所应安装相配套的漏氯吸收装置,用氨场所应安装相配套的漏氨吸收装置或水雾喷淋装置,并定期检查吸收液的有效性、探测器探头膜片及其他设施、设备、电机的完好性。10根据职业卫生的要求,定期对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进行安全检测、检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生产现场进行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鉴定和安全卫生检测,现场应配有急救医药用品、冲淋设施和风向标等其他安全防护设施。11氯气、氨气钢瓶、次氯酸钠和高锰酸钾等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应由生产单位或专业运输单位承担。12使用、存储氯(氨)气的场所应配备抢修器材:瓶阀堵漏专用工具(简称压罩)一套、瓶阀出口六角螺帽(3个)、专用扳手、活动扳手(12”)、手锤(0.5磅)、钢丝钳各一把,竹签、木塞、钳塞、橡皮塞(Ф3㎜-10㎜)各5个、铁丝(8号)20m、铁箍Ф800㎜×50㎜×3㎜(或Ф600㎜×50㎜×3㎜)2条、橡胶垫(500㎜×50㎜×5㎜)2条、密封带1盘等。常备防护用品:过滤式防毒面具(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与作业人数相同,备用2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与紧急作业人数相同,备用1套,其它化学品也应配备相应的防护和抢修器材、消防器材。13使用、存储的氨瓶宜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14次氯酸钠储液池中应设有高、低液位报警器,报警后应停止投放或停运加注泵。15高锰酸钾溶解场所的电气设备应防爆,同时其他防雷、接地等系统应完好,严禁火种靠近。16领取高锰酸钾应由使用部门填写工作单和领料单,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报保卫部门(或专管人员)核准方可领取。17领取的高锰酸钾应立刻溶解,不能脱离工作人员的视野范围,更不能隔夜存放。18领取和溶解高锰酸钾的过程应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同时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不得单人操作。3.3使用操作要求1必须使用专用气体钢瓶,钢瓶或气体蒸发器、压力管道的使用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2氯、氨气钢瓶的进出库应作登记,内容包括进出库日期、钢瓶编号、充装量、钢瓶重量、数量和验收人姓名等。外观出现气瓶明显变形、针形阀阀芯变形、防震圈不全、无针形阀防护罩等情况,应拒绝入库。3氯、氨气钢瓶的使用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库内钢瓶应该挂上在用、备用、满瓶和空瓶四种标志,并分区放置。钢瓶应妥善固定,防止滚动和撞击,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氯(氨)瓶堆放不得超过两层。满瓶(包括在用、备用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瓶阀腐蚀而成“死瓶”的,应交供应厂家处理。4投入使用的卧置氯、氨瓶,其两个主阀间的连线应垂直于地面。氯瓶联络管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3个月定期更换。5危险化学品系统管道必须完好,连接紧密无泄露;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要求;钢瓶阀门、气体输送管道系统阀门、法兰以及接头等部位定期检查、检测,并做好记录。6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库房、储液池和专门的容器内,禁止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7使用、储存氯、氨气的工作场所,应符合国家标准,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8次氯酸钠存料池内胆应有防腐蚀保护,应符合安全要求,进料口应安置防撞保护措施,且应封闭。次氯酸钠容易变质,不宜久存,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9高锰酸钾存放点应满足防爆、防雷、防火、防盗的要求,且阴凉、通风,温度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远离火种、热源。应实行双门双锁双人的管理制度,不得与其他化学品混放在一起。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10高锰酸钾仓库应满足防爆、防盗的设计要求,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方可使用。11加氯(氨)、次氯酸钠、高锰酸钾设备和管道连接的法兰垫片分别应选用耐氯、碱和防氧化垫片,在其设备中,应使用与该化学品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12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切断物料来源和传动设备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进行气体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必须动火时,应事前办理动火手续。13使用钢瓶时,必须有称重衡器,并装有膜片压力表、调节阀等装置。操作中应保持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14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可采用45℃以下的温水加热。15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氨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置在钢瓶附近。16钢瓶和反应器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止失效。17钢瓶应有专用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18开启钢瓶阀门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19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余氯(氨)流量,不允许使用钢瓶阀直接调节。20瓶内液氯(氨)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一般应保留5kg以上。21作业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阀门。22钢瓶返回生产厂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23高锰酸钾的外包装应完好、密封,不得有破损、残漏或受潮,其安全标签完整齐全。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注意回收。3.4应急救援1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2现场处置人员人应迅速查明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阀门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以自救为主。抢修中可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水雾稀释和吸收装置,降低现场空气污染程度。3液氯(氨)钢瓶泄露或瓶体焊缝泄露时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转动钢瓶,使泄露部位位于氯、氨的气态空间,再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或专用的夹固进行处理;瓶阀泄露时,拧紧六角螺母或采用专用压罩;凡泄露的钢瓶应还回生产厂处理或尽快使用完。4液氯(氨)、次氯酸钠、高锰酸钾溅洒到人体,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发生灼伤或中毒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5如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较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报告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请求专业部门处置和救护,同时做好接应外援的准备。6发现有人中毒应立即送专业医院治疗(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地址:成都北路369号(近南北高架处);电话:、)。7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应符合消防要求,并保证消防柱和水源的正常使用。3.5搬运要求1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使用起重机械时,起重量应大于瓶体重量的一倍,并应挂钩牢固。严禁使用叉车装卸。2起重机械的卷扬机构要采用双制动装置,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并持安全检验合格证。3夜间装卸时,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4搬运高锰酸钾应小心轻放,严禁随意抛扔,雨天、雾天不宜露天搬运,确因生产需要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形式

一、企业法定代表人

经理(厂长)是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建立的是以经理(厂长)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经理(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他对企业的人员、物资、资金等各方面均在最高指挥权和调度权。因此,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二、企业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就是把企业从上至下分为若干个安全生产管理层次,明确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有效地实现全面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层次与企业规模有关。一般企业的管理层次可分为三层:总公司(公司)、车间(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班组。无论何种规模企业,安全管理层次都可归纳为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

决策层主要起决策、指挥作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根据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制定安全生产规划、计划;建立健全安全机构、配备人员;保证安全资金和物资投入;为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

管理层主要对安全生产进行日常管理,贯彻落实企业生产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落实。

操作层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防止事故发生。操作层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

篇3: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原则

(一)长效原则。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全公司劳动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

(二)距离防护原则。遵守“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规律,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

(三)时间防护原则。使员工暴露于危险、危害因素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

(四)屏障原则。人、物与危险之间必须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焊接作业时,相邻两台设备间必须有隔离板)

(五)闭锁原则。在系统中使用电气互锁,作为安全保证条件。(如探伤室大小铅门的互锁装置,以及大型镗床的操作系统等)

(六)清除隐患原则。查找隐患源,加以排除和预警,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

(七)个体防护原则。根据不同作业区域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和用具,必要时加装隔离板、灭火器等。

(八)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采用多种标识、标志作为传递安全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

(九)群体原则。严格遵守各类操作规程,严禁违章、违规操作,人人警惕,相互照应,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产。

(十)规范化原则。杜绝私拉乱接,不懂不能装懂,不准强行要求员工违规操作。人人有权拒绝接受违章作业要求。

(十一)检查和监督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全区域检查,每旬进行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每日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发现问题严令整改,任何人不得违背。出现问题,按责任分摊考核。

篇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在分管副总经理的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管理、职业危害管理工作;对本部门安全工作直接负责;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织、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组织、参与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负责公司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4)督促落实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5)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检查公司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督促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天的安全检查工作,协助总经理组织每季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落实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并检查监督隐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

(7)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8)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9)制定、修订本公司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10)负责组织编制本公司、安全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提交总经理审核;

(11)协助编制并实施各岗位的岗位操作法和岗位突发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卡,并监督执行;

(12)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设施进行监督检查;

(13)组织日常安全监督,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和审批一级以下动火管理制度;

(14)组织检查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和现象,督促协调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15)组织人员参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审查,管理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16)督促“五同时”的具体落实情况;

(17)落实安全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有效投入;

(18)对公司职业危害防护监督管理;

(19)协助保卫部做好事故、重大事故的现场保卫工作;

(20)负责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工伤鉴定工作;

(21)组织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火等档案;

(22)负责安全工作记录和安全文件管理工作;及时、如实申报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检查;

(23)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

(24)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职业健康管理职责

(1)在企业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2)组织开展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健康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5)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篇5: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守法经营,落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道路运输经营者负责经营许可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3、聘请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人员,并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责任书内容分解到每个工作环节和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清,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4、积极参与各项安全生产活动,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5、落实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6、建立营运车辆维护、检修工作制度,督促车辆按时做好综合性能检测及二级维护,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严肃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2、对道路运输驾驶人员要求做到“八不”。即:“不超载超限、不超速行车、不强行超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情绪车、不开急躁车、不开冒险车、不酒后开车”。保证精力充沛,谨慎驾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和交通运输法规。

3、做好危险路段记录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山区道路行车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4、不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货物,应当按规定查验有关手续,符合要求的方可承运。

5、保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不擅自改装营运车辆。

6、做到反三违: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不违反操作规程。

7、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报警、抢救伤员和货物财产,协助事故调查。

8、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

9、不违章作业,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整改、应急预案、有关法律法规及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2、做好出车前、停车后的准备、检查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发现隐患要及时修复后方可出车。

3、装货时严查超载和擅自装载危险品。

4、不定期检查车辆的安全装置、灯光信号、证件。

5、检查驾驶员是否带病或疲劳开车,是否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安全有效。

7、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依制度进行奖惩。

四、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制度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交通事故发生,须做到:

1、对交通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事项,按时逐项予以整改、落实。

2、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立即通知整改,并立即抓好落实,及时消除。

3、驾驶员要定期做健康体检及心理的职业适应性检查。

4、每趟次出车前,要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不消除隐患不得出车。

5、装载货物时,须检查超载及危险品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出车。

6、要不定时检查驾驶员及车辆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定。

7、车辆经检测、二级维护,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出车。

8、定期对车辆和办公场所的消防器材、电路、车辆机件等进行自查自纠。

9、对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责任者给予从严追究。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档案,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组织研究和探讨新技术应用。

五、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为把交通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须做到:

1、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立即进行自救,并报警。电话:122(交警)、119(消防)、120(急救),应简明讲清事故地点、伤亡、损失等情况,以及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保护货物财产并通报运输经营者与保险公司。

2、当事人应立即切断车辆电源开关,使用消防器材,布置好安全警戒线,应果断处置,不要惊慌出错,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

3、对伤者的外伤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处理,发生骨折者应就地取材进行骨折定位,并移至安全地带,对死亡人员也应移至安全地带妥善安置。积极协助120救护人员救死扶伤,避免事故扩大化,把伤害减至最低程度。

4、保护好自身的安全,积极配合交警、消防等部门进行救护并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5、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运输事故,应在6小时内报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

六、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1、做好应急运输保障工作,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时,要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

2、报告:遇有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发生,应立即在最短时间内逐级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在异地遇有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应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报告)。

3、车辆:投入应急运输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并经检测合格的在用车;车辆运行单程在500公里以上必须配备2名驾驶员,每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4、人员:参运人员年龄在20至50岁之间,符合道路运输经营条件的驾驶人员,且技术过硬、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5、接受应急运输任务后,运输车辆、人员必须整合待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且必须由道路运输经营者亲自带队。

6、执行应急运输任务时,运输车辆及参运驾驶人员要遵守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服从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遇事主动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好各项工作事务。

7、完成应急运输任务后,必须向各有关部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做好车辆维护、保修,总结经验,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和处置能力。

8、根据应急运输保障工作的需要,做好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完成交通主管部门交给的其他运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