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工作场所工作风险控制程序制度

工作场所工作风险控制程序制度

2024-04-20 阅读 3865

工作场所工作风险控制程序制度

1.目的

为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可靠,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公司总经办管理活动全过程。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的实施。

3.2安技办部负责各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实施效果的监督和考核。

4.工作程序

4.1为确保员工的健康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及对环境保护,各部门应根据职责要求负责编制工作场所所需的安全作业管理文件。

4.2消防安全管理

4.2.1作业场所的动火,要在安技部门填写动火申请表,由总经办主任签字后,在安技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行。

4.2.2安技办具体负责对公司的消防设施进行管理,各部门对管辖范围使用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与保养,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总经办负责公司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应设立本单位消防工作基本情况的防火档案。

4.2.3作业场所的消防管理,具体执行公司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3危险场所安全管理

4.3.1危险作业场所的划分

公司危险作业场所主要包括:易燃作业区域(库区)、特殊或特种作业场所:临时用电、检修叉车等。

4.3.2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

4.3.2.1安技办应在员工上岗前明确各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并实时监督。

4.3.2.2、本公司易燃区域作业,临时用电、检修等依据《用电管理规定》等文件规定执行,另易燃区域作业要在安技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4.4作业现场人员的管理

4.4.1作业现场人员的培训,执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定》。

4.4.2公司作业场所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应执行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4.5职业病危害测评

4.5.1

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辨识和评估。

4.5.2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4.5.3当主要场所、工艺过程、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辨识评估。

5.相关文件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用电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使用规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风险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制度

一、编制目的全面识别项目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风险源,准确做出评价检测,为有效控制管理提供途径和方法。二、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涉及所有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活动与过程。2.安全科为本项工作的主控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并予监督实施。三、术语(一)风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二)风险源辨识识别风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三)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四)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的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五)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安全生产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四、工作制度(一)职责1.项目经理审核批准项目风险源清单及各科室、各施工队上报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2.安全科负责风险源综合监督管理,汇总项目部风险源清单,编制风险危险源台帐。负责组织对风险源辨识评价成果、管理方案的审查。3.各施工队负责对设备购置、使用、维护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监督管理,参加对项目上报的风险源辨识评价成果、管理方案的审查。4.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风险源的辨识评价及管理。5.各施工队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辨识辖区内的风险源并组织评价,编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二)工作程序1.风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时机1.1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之初和变更时。1.2工程项目开工前。1.3法律法规要求发生重大变更时。1.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相关方重大投诉时。1.5每年年初进行风险源辨识和评价更新时。1.6施工工艺或条件发生重大变更时。2.风险源辨识的过程2.1各科室、各施工队应指定风险源辨识人。2.2各科室、各施工队指定的风险源辨识人应具有相应的辨识能力,并经过风险源辨识的专项培训。2.3各科室、各施工队依据生产经营活动或服务过程,确定所管辖的作业活动。2.4各科室、各施工队对所管辖的作业活动逐一辨识期间存在的风险源。2.5各科室、各施工队应将其辨识出的风险源填入《风险源辨识表》中并上报安全科。2.6安全科应对各部门、各施工队上报的《风险源清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归纳汇总为项目部《风险源清单》。3.风险源辨识的方法3.1各科室、各施工队应根据所管辖的作业活动的特性,选用不同的风险源辨识方法。风险源辨识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和安全检查表法。3.2现场观察法亦称经验判断法,是指风险源的辨识人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就其间是否存在风险源做出判断的方法。3.3安全检查表法:亦称SCL法,是指风险源的辨识人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某一工作环境内的作业活动进行安全检查,以辨识其间是否存在风险源的方法。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安全科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管理者、操作人员共同编制,并行文下发生各有关科室,作为进行风险源辨识的依据。安全检查表通常采用以下格式: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检查意见备注123各科室、各施工队在风险源辨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辨识空间内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作业现场内所有的设施,风险情况发生的时态、状态、类型;以及风险源的分布,伤害方式和途径。4.组织风险评价4.1各科室、各施工队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评价。4.2风险评价的过程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风险评价小组。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在投入评价工作前应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风险评价小组应针对《风险源清单》中的每一风险因素逐一做出风险程度评价。风险评价小组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填入《风险评价表》中。4.3风险评价依据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直接观察到的危险4.3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为L,把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作为E,把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作为C,根据不同情况和可能性赋予不同分值,将L、E、C分数值相乘,得出之积为D,再根据D的分数不同确定不同的风险等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准则如下表:发生事故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1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暴露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7严重403-9人死亡3重大,致残151-2人死亡1引人注目在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在假定控制计划或现行控制措施一旦失败后所造成的结果。5.确定风险分级5.1风险评价小组负责确定风险分级。5.2确定风险分级的过程安全科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确定风险分级。5.3风险等级划分准则依据作业风险性评价的结果将风险划分为5级:划分标准如下表所示:风险级别D分数值危险程度一级<7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二级70—16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三级160—320显著危险、应该整改四级>320高度危险、立即整改6.判定重大风险因素6.1安全科负责判定重大风险因素。6.2安全科依据风险分级的结果和重大风险因素判定准则,断定重大风险因素。6.3重大风险因素判定准则风险因素的风险级别为3级以上时,该风险因素为重大风险因素。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认为的风险因素。本年度发生伤亡事故的风险因素。7.实施风险控制策划7.1各科室、各施工队负责实施职责范围内的风险控制策划。7.2风险控制策划的过程:各科室、各施工队应针对每一重大风险因素的特性及风险控制原则,确定对该重大风险因素的控制途径和控制措施。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批准后下发执行。8.风险控制的原则风险控制原则是指风险控制的主导思想如下表所示:风险级别风险程度控制原则一级低度无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持记录二级中度不需另外的控制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三级高度努力降低风险四级极高紧急行动降低风险9.风险控制的途径风险控制途径是指风险控制措施选择的顺序如下图所示控制措施选用顺序风险程度人员防范

降低风险

消除风险个体防护管理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控制措施将危害与人员隔离改用低危害性物质防止使用危害性物质10.风险控制的措施风险控制的措施是指消除风险的方法与手段分为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类,包括针对具体重大风险因素采取:A、制定管理目标?B、制定控制目标?C、制定管理方案D、编制运行制度?E、编制操作规程?F、编制作业指导书G、强化现场监管H、做好应急准备?I、保持现有措施更新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相关信息安全科负责组织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相关信息的更新。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更新分为动态评审和动态更新两种情况。11.定期评审安全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的评审,并根据评审的结果对相关信息予以更新。12.动态更新当有新的安全生产法规颁布,对安全生产有影响的设备更新、工艺过程变化等情况发生时,安全科应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对风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进行更新。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更新的方法执行本制度中相关规定。13.运行记录《风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表》《重大风险因素清单》?

篇3:油品调运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制度

工贸油品调运分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zz石油(集团)工贸有限公司油品调运分公司(以下简称“油品调运分公司”或“公司”)为有效识别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各类安全风险,作为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第三条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风险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或者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安全质监部是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各部门开展危险源的识别辨识及风险控制。

第五条各部门、车间工序负责管辖范围内生产活动、

服务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对确定的管辖范围内的不可接受风险严格落实防控职责。

第三章危险源辨识条件及流程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条件。

(一)辨识时考虑三种状态。正常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态:指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情况。

(二)辨识时考虑三种时态。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维护、改进、报废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业活动、系统、设备等即将产生的安全状态。

(三)四种事故起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危险源的识别、评审和确定。

第七条危险源的辨识首先确定本部门、车间或工序的过程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危险源排查,根据辨识登记汇总,进行风险评价并上报公司安全质监部复核。

第八条安全质监部负责将“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危险源的识别条件,识别出本部门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识别评价表”上交安全质监部。

第九条安全质监部通过现场巡查等方式对遗漏的危险源进行补充,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整理。复核确定汇总的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风险评价是否科学得当。

第十条安全质监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整理汇总的危险源进行复评。对于符合以下方面的危险源即可直接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

(一)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二)曾发生重要事故,且未采取优先预防纠正措施的;

(三)员工和相关方有重要抱怨和投诉;

(四)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却无适当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危险源、不可接受风险的更新。

(一)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或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范围发生变化时,当有新的开发、新的或更改的产品、活动与服务时,应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辨识和评价。

(二)每年年初由安全质监部组织各部门、车间及工序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辨识与评价。

第四章现有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第十二条操作区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

(一)可能由于危险操作或设备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场所(如:装油台、卸油台、停车场、车辆、路途等);

(二)道路交通事故(疲劳、酒后、路段质量、恐怖事件等);

第十三条油品运输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

(一)车辆可能由于故障引发事故;

(二)道路交通事故(超载、疲劳、酒后、路段质量等);

(三)调运车辆检查及突发火灾、爆炸事故;

(四)事故特征:突发性强,不可预测且危害(危险)性较大。

(五)危害程度:驾驶员违章驾驶,易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第十四条运输车队安全管理

(一)如果违章吸烟、乱扔烟头或违章操作设备、车辆线路老化或接触不良、发生短路,产生电火花等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自然灾害等易发生火灾等事故;非司乘人员接触车辆,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危害程度:易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第五章风险控制

第十五条安全质监部对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汇总编制“不可接受风险清单”,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批。对评价出来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建立安全目标及指标管理方案、制定相应的文件,明确控制岗位,规定控制方法措施,确保日常管理覆盖所有的不可接受风险。

第十六条各部门、车间对管辖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及不可接受风险在公司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应制定部门的控制管理方案,落实责任人,确定运行监控和预警措施。

第十七条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风险消除的原则,然后在考虑风险降低的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的潜在的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措施做为最后的手段。

第十八条车辆管理部、各工作站做好安全警示标示管理。在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牌,标明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等内容。在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场所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应急措施等内容。在有较大危险的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警示识别标志。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安全质监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规和工贸公司相关制度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篇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管理。

3、术语

3.1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指级别较高或危险程度较大、能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

3.2管理方案:对重大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明确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和时间表,落实、检查所采取的措施。

4、主要职责

4.1生产安环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工作。

4.2设备技术部负责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工作。

4.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包括相关方)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

5.1.1划分作业活动

5.1.1.1危险源辨识是针对作业活动进行的,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

5.1.1.2划分作业活动方法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5.1.2危险源辨识范围

5.1.2.1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1.2.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1.2.3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5.1.3危险源辨识内容:危险源类别的分类见附录一

5.1.3.1物的不安全状态;

5.1.3.2人的不安全行为;

5.1.3.3作业环境的缺陷;

5.1.3.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1.4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5.1.5危险源辨识方法具体内容见附录二

5.1.5.1基本分析法

5.1.5.2工作安全分析法

5.1.6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a覆盖已发生事故的原因;

b覆盖法律法规的要求。

5.2风险评价

5.2.1风险评价采用直接评价法、MES法和MS法(MES法、MS法和风险程度的具体内容见附录三)。

5.2.1.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直接评价法判定为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

a所有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或属于组织性行为且涉及的范围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其它违规(轻微的违章行为除外);

b近三年发生过重伤、死亡、重大财产损失(30万元及以上)一次;或轻伤、非重大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下)三次以上,至今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仍有可能发生事故。

5.2.1.2除上述情况外,人身伤害事故采用MES法,单纯财产损失事故采用MS法。

5.2.1.3风险分级

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即一、二级风险)属政府部门级危险源;三级属公司危险源;四级、五级属车间(部门)级危险源。

5.2.1.4对5.1、5.2条款中记录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公司级危险源填写《重大风险控制计划表》,其中控制计划为“制定目标管理方案”的填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表,并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

5.3汇总和调整工作

为了确保全员参与、辨识充分,采取三级辨识二级评价的方法。《即班组、车间(部室)、公司三级辨识,车间(部室)、公司二级评价。》

5.3.1各车间(部室)对所属各班组;公司对所属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分别进行汇总。汇总过程中对所列出的危险源可合并同类项,但要指出危险源所涉及的作业活动。

5.3.2生产安环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确认,结果上报公司。

5.4风险控制策划

5.4.1风险控制措施选择的优先顺序:

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如技术、工艺改造);其次考虑降低风险(如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装置或隔离措施);再次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置。

5.4.2风险控制措施:

5.4.2.1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由公司主管部门和厂充分讨论确认后,制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公司生产安环部根据控制计划组织实施,公司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应及时上报政府有关安全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5.4.2.2三级风险,生产安环部和相关车间(部室)讨论确认后,制定风险控制计划,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所属单位实施控制计划,生产安环部进行监督、检查。四至五级风险,由各车间(部室)制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4.3生产安环部每月组织一次对三级危险源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能单位的三级危险源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职工按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各车间(部室)每月进行一次对本单位三级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职工鞍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作业区(班组)每月对四级、五级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岗位职工鞍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

5.5危险源的更新

5.5.1各单位每年按本文件对危险源进行更新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于七月底前报公司生产安环部。

5.5.2对属于公司管理的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设备技术部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以便对工程承包商提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的具体要求。并将结果报生产安环部备案。

5.5.3当下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单位应及时辨识危险源,更新(或补充)危险源辨识的相应表格。

5.5.3.1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

5.5.3.2各各车间(部室)的工艺、技术、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或更新;

5.5.3.3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的责任单位,要对相应的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评价结果在事故处理结束5个工作日内,报生产安环部备案(书面和电子版)。

篇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管理。

3、术语

3.1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指级别较高或危险程度较大、能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

3.2管理方案:对重大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明确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和时间表,落实、检查所采取的措施。

4、主要职责

4.1生产安环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工作。

4.2设备技术部负责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工作。

4.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包括相关方)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

5.1.1划分作业活动

5.1.1.1危险源辨识是针对作业活动进行的,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

5.1.1.2划分作业活动方法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5.1.2危险源辨识范围

5.1.2.1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1.2.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1.2.3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5.1.3危险源辨识内容:危险源类别的分类见附录一

5.1.3.1物的不安全状态;

5.1.3.2人的不安全行为;

5.1.3.3作业环境的缺陷;

5.1.3.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1.4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5.1.5危险源辨识方法具体内容见附录二

5.1.5.1基本分析法

5.1.5.2工作安全分析法

5.1.6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a覆盖已发生事故的原因;

b覆盖法律法规的要求。

5.2风险评价

5.2.1风险评价采用直接评价法、MES法和MS法(MES法、MS法和风险程度的具体内容见附录三)。

5.2.1.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直接评价法判定为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

a所有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或属于组织性行为且涉及的范围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其它违规(轻微的违章行为除外);

b近三年发生过重伤、死亡、重大财产损失(30万元及以上)一次;或轻伤、非重大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下)三次以上,至今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仍有可能发生事故。

5.2.1.2除上述情况外,人身伤害事故采用MES法,单纯财产损失事故采用MS法。

5.2.1.3风险分级

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即一、二级风险)属政府部门级危险源;三级属公司危险源;四级、五级属车间(部门)级危险源。

5.2.1.4对5.1、5.2条款中记录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公司级危险源填写《重大风险控制计划表》,其中控制计划为“制定目标管理方案”的填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表,并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

5.3汇总和调整工作

为了确保全员参与、辨识充分,采取三级辨识二级评价的方法。《即班组、车间(部室)、公司三级辨识,车间(部室)、公司二级评价。》

5.3.1各车间(部室)对所属各班组;公司对所属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分别进行汇总。汇总过程中对所列出的危险源可合并同类项,但要指出危险源所涉及的作业活动。

5.3.2生产安环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确认,结果上报公司。

5.4风险控制策划

5.4.1风险控制措施选择的优先顺序:

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如技术、工艺改造);其次考虑降低风险(如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装置或隔离措施);再次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置。

5.4.2风险控制措施:

5.4.2.1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由公司主管部门和厂充分讨论确认后,制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公司生产安环部根据控制计划组织实施,公司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监督、检查。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应及时上报政府有关安全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5.4.2.2三级风险,生产安环部和相关车间(部室)讨论确认后,制定风险控制计划,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所属单位实施控制计划,生产安环部进行监督、检查。四至五级风险,由各车间(部室)制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4.3生产安环部每月组织一次对三级危险源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能单位的三级危险源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职工按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各车间(部室)每月进行一次对本单位三级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职工鞍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作业区(班组)每月对四级、五级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岗位职工鞍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

5.5危险源的更新

5.5.1各单位每年按本文件对危险源进行更新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于七月底前报公司生产安环部。

5.5.2对属于公司管理的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设备技术部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以便对工程承包商提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的具体要求。并将结果报生产安环部备案。

5.5.3当下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单位应及时辨识危险源,更新(或补充)危险源辨识的相应表格。

5.5.3.1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

5.5.3.2各各车间(部室)的工艺、技术、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或更新;

5.5.3.3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的责任单位,要对相应的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评价结果在事故处理结束5个工作日内,报生产安环部备案(书面和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