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2024-07-16 阅读 6425

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抽取浆膜腔积液(胸水)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微生物等项目所需的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

  3. 物品准备:一次性垫巾、复合碘消毒液、2﹪利多卡因、血管钳、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胸腔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试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部位

  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一般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 7~8 肋间,有时也可取腋中线第 6~7 肋间或腋前线第 5 肋间。

  5.2方法

  5.2.1 取坐位,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5.2.2 常规消毒,拿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

  5.2.3 用 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2.4术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

  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挡感突然消失时,将三通活栓转至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先将针座后连续的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液体,抽满后再次夹住橡皮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计量及送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5.2.5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

  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6.注意事项

  6.1手术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

  半小时给地西泮 10mg,或可待因 30mg 以镇静止痛。

  6.2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等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促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3~0.5mL 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6.3 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诊断抽液 50~100mL 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 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 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6.4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种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血压。

  6.5 标本采集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6 收集标本后,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固或细菌破坏溶解等,必须立即送检。可于每 1000 mL 标本中加人 EDTA 100mg 抗凝,以利于细胞涂片检测。

  7.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

  7.1 低温条件 2~8℃运输。

  7.2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应置于冰箱内,以免细菌死亡而使培养阴性。

  8.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9.相关文件

  9.1采样管理程序

  9.2标本管理程序

  10.相关记录

篇2: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抽取浆膜腔积液(腹水)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微生物等项目所需的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

  3. 物品准备:一次性垫巾、复合碘消毒液、2 %利多卡因、血管钳、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胸腔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试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

  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部位

  5.1.1 左下腹脐与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

  5.1.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 1.0 厘米,偏左或偏右 1.5 厘米处。

  5.1.3 侧卧位,在脐水平与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5.1.4 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 B 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5.2方法

  5.2.1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5.2.2 取坐位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5.2.3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 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2.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

  待针尖抵挡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计量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 20mL 或 50mL 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 8 号或 9 号针,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接容器。并留取标本送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5.2.5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

  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注意事项

  6.1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6.2放液不易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 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6.3 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6.4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

  6.5 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病情变化。

  6.6 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6.7 标本采集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8收集标本后,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固或细菌破坏溶解等,必须立即送检。可于每 1000 mL 标本中加人 EDTA 100mg 抗凝,以利于细胞涂片检测。

  7.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

  7.1 低温条件 2~8℃运输。

  7.2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应置于冰箱内,以免细菌死亡而使培养阴性。

  8.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9.相关文件

  9.1采样管理程序

  9.2标本管理程序

  10.相关记录

篇3:骨髓采集作业指导书

骨髓采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抽取骨髓标本以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细胞化学染色及细菌学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细胞化学染色及细菌学检验的骨髓标本采集。

  3. 物品准备:一次性垫巾、复合碘消毒液、2%利多卡因、血管钳、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骨髓穿刺针、口罩、载玻片。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部位

  5.1.1 骼前上棘穿刺点,在骼前上棘后 1~2 厘米。

  5.1.2 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5.1.3 胸骨穿刺点,位于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 1、2 肋间隙位置。

  5.1.4 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5.2方法

  5.2.1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用 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5.2.2 将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 (胸骨穿刺约 1.0 厘米处,髂骨穿刺约 1.5 厘米处)。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在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 (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 30°~40° 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2.3 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 10mL 或 20mL 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取,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 0.1~0.2ml 为宜。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5.2.4 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数张载玻片上,数张分别送验有核细胞计数,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5.2.5 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 1~2 分钟,再用胶布固定纱布。

  6.注意事项

  6.1 术前应作出凝血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进应特别注意,血友病者禁忌。

  6.2 注射器及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6.3 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抽取液量如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易过多;如怀疑有败血症,则于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 1.0mL 送骨髓培养。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凝固,使涂片失败。

  6.4 标本采集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5 收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

  7.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低温条件 2~8℃运输。

  8.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9.相关文件

  9.1采样管理程序

  9.2标本管理程序

  10.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