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管理制度

档案室管理制度

  档案室管理制度

  1、文件复印管理办法

  一、复印文件、资料应履行批准、登记和交接手续。

  二、复印涉密性文件,须按秘密文件管理的要求管理,严格控制份数,发生时复印单位要进行登记,阅办后应按规定立卷、归档或清退、销毁。

  三、“四大文件"(中央、国务院、省委、省府文件)原则上不得复印,特殊情况须按保密规定请示领导批准。

  四、有关业务往来单位需复印文件资料,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并收取成本费用。

  2、立卷归档制度

  一、归档范围

  参照国家《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的规定,制定出本单位不同门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将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二、归档时间

  本单位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应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在次年上半年立卷归档完毕;违纪违章案件在结案年立卷;声像档案在各项活动结束后立卷;基建档案在竣工验收后立卷;会计档案在办完决算后立卷,由财会室保管一年后交本单位综合档案室保管。

  三、归档要求

  1、归档文件材料的种类、份数以及文件的页数均应齐全完整。

  2、在归档文件材料中,应将每份文件的正文与附件正件与底稿、请示与批复、转发文件与原件分别立在一起,文电应合一立卷。

  3、文件材料的整理立卷,必须按照分类方案立卷,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3、档案保管制度

  一、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建立全宗卷,并内容充实,符合规范;档案室内应有档案资料存放示意图和柜格指引卡。

  三、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尘、防高温、防强光、防有害气体和档案状况检查等方面工作。

  四、切实做好温湿度调节工作,并坚持库房温湿度测记,在高温湿季节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库房内的温湿度,力争将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

  五、坚持每季度定期检查档案,并做好记录,做到档案室无霉变、褪色、尘污、破损及虫蛀、鼠咬现象的事件。

  六、做好档案进出登记,做到账实相符。

  4、档案查阅借阅制度

  一、查阅档案原则上在阅览室进行。一般只能查阅本部门形成的档案,如查阅其他部门的档案,需经相应部门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

  二、外单位人员查阅档案,须持所在单位介绍信,经相关领导批准方可查阅。

  三、借阅档案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经领导批准,方可借出。归还时要当面点交清楚。借出档案,一般不超过五天,若需续用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四、借阅者要妥善保管档案,不准在借阅的档案上勾划、圈点、批注、涂改,不得擅自拆卷、翻印、拍照、复制,不准移出卷内文件,不得将档案转借他人;确因工作需要复印档案,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

  五、损毁、丢失、涂改、污损或伪造档案,一律按《档案法》中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5、档案统计制度

  档案统计是以表册、数字的形式、系统地反映档案产生的数量、速度、室藏档案的状况和变化,利用档案的效率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本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此,特制订档案统计制度。

  一、档案统计工作,必须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地统计档案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更不能伪造、篡改。

  二、认真做好档案的基本登记和综合统计两部份工作。档案登记最基本的内容是档案数量和状况的登记,以及档案利用的登记;档案综合统计就是档案利用、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室建立等情况的统计。

  三、档案统计不只限于一般地登记数字和填送报表,应对收集的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做好档案统计工作。

  6、档案资料收集办法

  一、资料是人们在工作、学习中用于参考的各种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和文件、档案的复制品。一般包括书刊、报纸、传单、简报、地图、图片、图表、录音录像带等出版物。资料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二、本单位收集资料的范围主要是于单位职能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的交通年鉴、交通电力法规汇集、电力科技、电力统计资料、四大文件及其它刊物。

  三、各处室收集或编制的资料应即时向档案室送交一至两套,以备借阅参考。

  四、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室保存的资料内容丰富而有特色,便于机关工作参考利用。

  7、档案保密制度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保密法》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的自觉性,严格依法办事。

  二、档案管理人员和借阅档案的人员,均负有保守档案秘密的义务,严格遵守保密守则,不在公共场所谈论档案文件内容,不给私人索取提供档案材料,不得非保密本上记录档案内容,不准携带档案材料探亲访友或进入公共场所,保守档案机密。

  三、严格档案查、借阅手续,认真按《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制度》办事,绝密、机密档案文件,只能在阅览室查阅,若因工作需要借走或复印,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借出利用的各类档案,必须妥善保管,不准私自复印或带回家中。

  四、经鉴定属销毁的档案材料,由鉴定小组指派专人,护送到指定地点监销。

  五、非档案室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室,无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档案室,档案室柜钥匙不得交他人或放在不谨慎的地方。

  六、对来访客人进行登记,做好保密情况记录,并立卷归档。

  七、经常关好门窗,如发现有失密现象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8、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一、档案的鉴定销毁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库存档案质量,提高档案设施的使用率,制定档案的鉴定销毁制度。

  二、档案的鉴定销毁,按照《档案法》有关规定及档案规范中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由档案自身实际保存价值确定,对失去价值超过保管期限,又无历史凭证作用的档案,应在鉴定后予以销毁。

  三、对库存档案材料要定期进行鉴定,在征求有关处室意见基础上,提出销毁档案的初步意见并造好清册,经办公室主任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销毁。

  四、对于经过鉴定销毁的档案材料,由鉴定人填写销毁清册一式二份,一份经主管领导审查后归档,一份交档案形成部门备查。

  五、销毁档案材料,须到指定纸厂进行,并有监销人在场,直到全部档案材料化为纸浆。

  六、重要的历史资料,未到期的档案材料不得销毁。

  9、档案利用制度

  一、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主要满足本单位工作的查考,为本单位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提供利用,开展好咨询服务工作。

  二、外单位查阅档案必须两人以上凭单位介绍信方可查阅,查阅党内文件,必须经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档案一般不借出,情况特殊需借出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期限不超过三天、收回时严格检查,并注销借阅手续。

  三、查阅档案必须在档案人员指定的地点(阅览室)查阅,查阅时不能在档案文件上圈点、画线、涂改、批注和将文件抽换、裁剪、撕毁或拍照,违者必究。

  四、查阅档案人员摘抄的档案内容要经过档案人员核对无误加盖公章后方能有效。

  五、查(借)档案应反馈利用效果,填写利用效果登记簿,并跟踪考察利用效果,收集利用典型事例,按年度或专题整理汇编,年终写出利用工作总结。

  10、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一、档案实行专人管理。档案室的钥匙由档案管理员管理。因事需交由他人临时保管的应经领导同意,并作好登记。

  二、档案库房应坚固、安全,与办公室分开,配备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设施设备。

  三、档案库房属机要重地,非档案人员不得入内。

  四、档案库房须整洁卫生,档案柜架排列整齐、美观,并保持库房适宜的温湿度;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五、档案人员要随时检查案卷,发现档案破损、变质及其它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领导报告。

制度大全-www.qiqUha.com.com

篇2:某小学档案室管理制度

小学档案室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校档案工作的整体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结合我校档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以下制度。

1、档案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历史、反映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定专人管理、监督与检查。

2、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严格实行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档案,做到“七防”工作(防火、防光、防尘、防虫蛀、防盗、防高温、防水),确保档案资料完整、规范。

3、各类档案分门别类,科学管理,有效有序,方便查找。

4、学校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文件清楚,字迹也必须清楚,各项签署要完备,符合文件归档要求。

5、学校形成或接收的文件材料,档案管理员应及时收集分别立卷归档,集中统一管理,不得由个人分散保管。凡参加会议所发需归档文件,会议结束应立即交档、归档。

6、档案进出应仔细清点,做好移交工作,案卷调用后应准确无误地放回原档案柜。

7、进档案室查阅资料时,查阅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抽烟。查阅人要爱护档案,不得撕页、涂改。

8、所有档案均不得外借,如果外借必须经过学校领导批准方可外借。

篇3:中学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

中学(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

一、档案保管制度

1、档案实行专人管理。严格保管档案室门、柜钥匙,不得带至办公室外,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便开启档案室门、柜。

2、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私自摘录、擅自为他人查阅档案,不得向外传播和介绍档案、资料内容及存放位置等情况。

3、科学管理档案,档案查阅完毕,随时归还原处;档案按保管期结合年代排列存放,资料按类别排列存放。

4、档案柜进行统一编号,自门口开始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编号,并插上查找案卷指引卡。

5、维护档案安全,每个橱柜必须保持整洁,并放置防霉去虫剂。

6、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理交接手续。

二、档案保密制度

1、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保守秘密,不得擅自扩大档案利用范围,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2、严格档案借阅制度,健全手续,做到万无一失。

3、不利于保密的地方不得存放机密文件和资料。

4、不得擅自摘录、复制档案内容,不得私自将文件和档案带回家中和公共场所查阅。

三、档案管理员的主要任务

1、负责学校文书、教学、教育、后勤等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统计、利用工作。

文书档案:是指上级文件及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及教师个人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教育档案: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后勤档案:是指学校的基础建设、生产、科研等方面形成的材料。

2、凡学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由各部门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3、学校综合档案的归档时间:文书、档案材料每年四月份进行立卷归档;教学、教育档案材料每学年结束后立卷归档。后勤档案在工作结束后立卷归档。

4、卷内文件应齐全完整。收文应有正文、附件、办理结果;发文应有定稿、印本、附件;来往文书应有请示、批复;处分材料应有综合、旁证、个人交待和处理结果。

5、卷内文件排列要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印本在前、底稿在后;批复在前,请求在后。各类案卷均要填写卷内目录。卷内文件要编写张次号。归档的文件材料字迹清楚,纸质优良、签署完备。不准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并拆除卷内金属物。

6、案卷装订要整齐美观。标题一般应有作者、问题、名称,能反映卷内文件内容,政治上无误,文词上简明确切。封面要用正楷字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洁。

7、文件材料归档后,档案人员应本着便于保管、方便利用的原则对案卷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编目、登记和统记,做到排列有序,并按年代和保管期限编号。

四、档案借阅制度

1、外单位查、借档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审明查档案原因,经本单位分管档案领导批准后可准予查阅。

2、本单位人员查阅涉入本单位的有关档案,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3、查、借档案者必须认真填写借阅登记簿。

4、查借档案者要爱护档案,不准在卷内涂改、勾画、撕拆、抽取档案。

5、查阅档案一律在本单位内查阅,原件一般不得借出,如特殊情况需外借者,须经领导批准,限三天内归还,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6、档案归还时,档案工作人员应清点无误后签收,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报领导处理。

五、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1、本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录章录像带、照片、文电等应立卷归档。

2、必须按本部门立卷归档分类方案,将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由档案人员和各室分别立卷。

3、每年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按照“年度――机构――问题”和文件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分类准确,合理组卷。

4、立卷要做到书面材料规范,排列顺序正确,目录、页码清楚,标量确切简明,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案卷装订整齐美观。

5、文书档案在第二年九月底前立卷归档,其它门类档案按有关规定按期归档。文书档案应在第二年十月前移交档案室,其它门类档案的移交按有关规定执行。

6、各处室归档的案卷必须编制移交目录,向档案室移交,交接双方按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签字手续。档案室对接帐的案卷要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登记,编目上架。

7、档案室对文书档案和其它门类档案的立卷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与指导帮助。

六、档案统计制度

1、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统计工作,准确地反映本单位档案数量质量及其管理状况。

2、建立档案、资料、设备等实物统计工作和登记台帐,做到数字准确。

3、坚持做好档案资料统计的基础工作,做好平时原始数据登记工作,注意积累统计资料。

4、每年对全部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5、逐步实现统计工作完整性,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七、档案室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z

组员:z

管理员:z

篇4:SS医院综合档案室管理制度

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档案室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依法管理档案。不断完善医院档案的各种管理制度。

2、档案是指在医疗、科研、教学、基建、设备、财务、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医院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和各种文字、图表、照片、磁介质(录音带、录像带、软盘、光盘)及其他实物的真实记录。

3、按照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综合档案室负责全院医疗、教学、科研、基建、设备、财务、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以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有利于开发利用。任何部门、科室或个人不得私自保存医院档案。

4、指导全院各科室的档案业务工作,并实行"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与档案工作同时进行)。

文艺工作档案包括党、政、工、团形成的档案,由文书部门统一立卷归档。

各科室按照归档范围要求,将上年的档案在本年度3月底前完成立卷,并向档案室移交。

(1)会计档案在本科室保存二年;然后列清册,向综合档案室移交。

(2)基建档案在工程(或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后,两个月内完成立卷后向市城建档案移交的同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一套复制件。

(3)综合档案室永久、长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保管满十年后向市档案馆移交。

综合档案室利用现代化工具管理档案,编制各种索引工作。档案一般不外借,如确需外借,需信息处负责人批准;密级、受控档案报分管院长审批。外单位凭介绍信或身份证查阅档案。

严格执行档案的安全、保密制度。做好"七防"(即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光、防尘、防潮、防虫鼠)。

建立档案鉴定小组,根据档案的保管期限,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于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列清册,经分管院长审批后,定点销毁。

篇5:附小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附小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

1.档案室是学校党政文书资料、人事档案保存使用的场所,列为学校安全管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应特别做好安全工作。

2.档案室是机密部位,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便进入室内。

3.各类资料进入档案室,必须严格登记制度、借还制度,机密资料、人事档案严防丢失、严防泄密事件的发生。

4.档案室应通风、透气、干燥,做好防湿、防虫蛀的工作。

5.室内消防器材、报警设备常年完好,性能良好有效。

6.严禁将任何火种带入室内,任何人不准在档案室内吸烟。

7.门窗坚固防盗,工作人员随手关窗锁门,假期、节日要特别加强看护,确保安全。

档案室管理制度】链接地址:http://www.qiquha.com/html/201706/184843.html,由制度大全网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