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

  1、为了保证对医疗器械(区)实行规范管理,正确合理的储存,保证医疗器械的储存质量,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分配仓位,合理使用仓容,按照“五距”要求,合理堆码、整齐、牢固,无例置现象;

  3、库存医疗器械产品应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的产品不得混垛;

  4、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上午10点,下午4点各观测一次并做好温湿度记录,并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不同性质的医疗器械产品储存安全有效;

  5、医疗器械要有效实施色标管理,待验产品,退货产品区----黄色;合格产品,待发产品区----绿色;不合格产品区----红色;

  6、医疗器械产品应分类储存管理。应分:卫生材料敷料类、金属器械类,一次性无菌器械类、电子诊断类、含药成份类、乳胶类等分大灯摆放;

  7、实行医疗器械效期储存管理的产品,对近效期的产品可设定近效期标志。对近效期的产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8、保持库房(区)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量打扫,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9、医疗器械产品,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养护工作,防止医疗器械产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器械产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10、养护人员应按照医疗器械产品养护的管理规定要求,定期对在库器械产品,根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与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质量管理部报告,对有问题的产品设置明显标志并暂停配送发货。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气瓶储存养护制度

一、溶解乙炔气瓶

1、储存间耐火等级应达到二级,阴凉、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撮氏度;超过时,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用风扇加强通风,或用凉水喷淋气瓶等)。要避免阳光直射。

2、要保证储存间内通道通畅。储存间内应设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3、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占的距离要大于15米,且不应设在地下室内。

4、乙炔瓶储存时,一般要保持直立位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应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隔开储存。

6、在储存间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二、氧气瓶

1、储存间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房间耐火等级应达二级,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撮氏度;超过时,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用风扇加强通风,或用凉水喷淋气瓶等)。要避免阳光直射。

2、旋紧瓶帽,整齐摆放。留有通道,妥善固定,一般采用直立排放。如卧放应防止滚动,头部齐朝向一方,堆放不应超过5层。

3、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应大于10米。

4、与乙炔瓶须隔开存放。

5、不得与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混放。

篇3:附二医院药房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某医院药房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1、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明确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的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药房各类库房的温湿度要求为:常温库0-30℃,阴凉库0-20℃,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每日上午9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各监测并记录一次药房内温湿度。根据温湿度(储存普通品种药品的库房按照阴凉库标准,温度保持在0-20℃,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4、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对一般品种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重点品种(如:易潮解、易霉变、见光易分解等)按月进行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5、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告表”。

6、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

7、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储存,内用药与外用药、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应分柜存放,标志明显、清晰。药品应按品种、用途或剂型分类储存,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

8、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使用,及时报分管质量的院领导处理。

篇4:附二医院药品储存保管养护制度

第三医院药品储存、保管、养护制度

1.药品的储存原则: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分类存放、保管。

2.1药库应当根据药品的质量要求,在相应的常温(温度为0~30℃)、阴凉(温度不高于20℃)、冷藏(温度为2~10℃)条件下储存,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对储存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标注的条件及有关规定储存。

2.2在库药品均应实行色标管理。其中:合格药品库(区)为绿色,待验药品、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

2.3药品与库(区)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药品与墙、屋顶(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cm。药品垛堆之间应有一定距离。

2.4药品与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之间应分开存放:中药饮片分库存放;化学药品、中成药分类存放;易串味药品单独密闭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必须设专库存放,并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3.在库或药房药品的日常养护应做到:

3.1库房和药房应配备温湿度监测与调控设施,每日应对温湿度进行监测并有记录,对不符合温湿度要求的应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等调控措施;

3.2对质量不稳定的药品、拆零药品、近效期药品、长时间储存的药品应作为重点养护品种,加强养护,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进行养护;

3.3药品养护人员应对库存药品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有记录。库存药品每季度养护一次,陈列药品每月养护一次,重点品种每半月养护一次。对影响药品质量的隐患应当及时排除;对过期、污染或变质等不合格产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4.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应当设专库或专柜存放,做到双人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库房、药房用于储存和陈列药品的货柜、橱窗应保持清洁卫生、干净整洁,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卫生材料的质量。

篇5:成品油储存保管制度加油站养护制度

1、加油站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对散落的杂物、杂草等应及时清除,妥善处理。

2、不得在站区内堆放易燃物,不得在站区停放机动车辆人、修理汽车。

3、站内必须坚持每日防火、防渗漏安全检查。计量员、班(组)长、值班人员要按照职责,严格做好班后的安全检查工作。

4、要坚持日常巡检制度,对查出的火险隐患,必须做出详细登记,建立档案,逐条研究,限期整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安全。

医疗器械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链接地址:http://www.qiquha.com/html/201706/185105.html,由制度大全网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