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2024-05-25 阅读 5285

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一、开工前的监理工作:

1、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和脚手架受力计算进行审查,确保脚手架施工安全,凡计算书中没有安全合格结论的应返工;

2、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安全责任目标及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编制监理方案及安全监理细则;

4、认真核实“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检查表”内容的完成情况,达不到要求的,督促整改;

5、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作业人员的数量及上岗证是否符合要求。

二、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控制方法:

(一)安全监理,预防为主:

1、针对工地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醒施工单位引起重视,尽量做到事前控制;

2、制定安全监理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对存在隐患通过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或及时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协调解决;

3、按时检查脚手架每层段的验收工作,及时收集验收资料、材料合格证、准用证及相关各项资料;

4、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脚手架施工检查,听取整改意见,督促施工单位按期落实,消除事故隐患;

5、对检查未及时落实到位的,应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记入监理日记和监理小结;

6、对有严重事故隐患的部位、问题将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完毕,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拖延整改,监理人员将作出停工整改处理,并报告建设单位,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拒绝整改的将及时报告质监站,请上级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二)对重大事故的处理:

1、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取得工作指示;

2、配合施工单位做好保护现场、抢救人员等现场工作;

3、参与召开事故现场调查会,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协助施工单位尽快作出书面调查报告,并做好笔记;

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事故整改的跟踪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现场整改后的复检工作。

三、脚手架监理控制工作:

(一)脚手架材料控制工作:

1、按规范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和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检查脚手架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及直径、规格、型号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3、检查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有裂缝开工前的监理工作:

1、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和脚手架受力计算进行审查,确保脚手架施工安全,凡计算书中没有安全合格结论的应返工;

2、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安全责任目标及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编制监理方案及安全监理细则;

4、认真核实“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检查表”内容的完成情况,达不到要求的,督促整改;

5、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作业人员的数量及上岗证是否符合要求。

四、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地的现场安全管理应依照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佛山市顺德区等地方的有关规定,全面做好该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

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报送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必须返回施工单位进行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未得到批准以前,不允许开工;

2、监理人员将每天对脚手架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责令整改;

3、对工地出现的所有不安全的隐患,监理人员将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完善;

4、对安全隐患,若施工单位迟迟不能按监理通知单要求进行整改的,或在有关安全隐患的部位(工序)继续坚持施工的,监理人员将发出局部工序的停工令,并要求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完毕同时通知建设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协助作好工地的安全管理;

5、经监理人员多次指出,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将及时向当地质监分站报告;

6、通过工地施工例会,及时协调安全隐患中出现的有关难点、要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制度大全 www.qIquha.com.com

篇2:悬挑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沛县北孔庄安置小区二期一标段位于沛县正阳路北首东侧,萧何路南侧。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主体结构11+1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三、悬挑脚手架装拆作业前安全监理控制的要点:

1.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悬挑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该方案应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包括悬挑脚手架结构设计、装拆施工要求、施工顺序、安全措施,并附安全验算结果、详图及说明。

3.装拆作业人员应具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操作证书,且在证书有效期内。

4.施工作业前,施工方技术人员应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并有交底记录。

5.对槽钢、卡箍与预埋件的位置、数量、砼强度等隐蔽工程要经施工单位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报审监理复核后方可进行悬挑脚手架搭设。

四、悬挑脚手架安装作业中安全监理控制的要点:

1.脚手架装拆作业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进行现场监护,安全监理应加强巡视检查。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扣好帽带,穿防滑鞋,袖口、裤口要扎紧。

3.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非电工不得擅自接电线、电器装置。

4.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动火报告,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5.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应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1.4m要与墙体接牢,在垂直方向每隔两步三跨设置一个拉接点,各点成梅花形,相互错开。

6.挑架在安装前,应放好线,预先埋设钢筋Φ16,摆放槽钢,与预埋钢筋焊接,在上一层预埋钢筋Φ16,与槽钢顶头斜拉焊接。

7.在钢悬梁上应焊两根短钢管,以承插立杆,防止发生立杆滑移。

8.脚手架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9.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10.严禁在钢管上打孔。

11.严禁将外径48mm和50mm的钢管混合使用。

1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丝必须更换。

13.脚手板铺设必须严密,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14.悬挑脚手架的作业层外侧应按照临边洞口防护的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和档脚板,防止人、物的坠落。架体外侧用密目网封严。

五、悬挑脚手架拆卸作业中的安全监理控制要点:

1、拆除作业前,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作业。

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拆除数层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置警戒区域。施工单位安全员和安全监理师应加强巡视检查。

5、拆除脚手架时,严禁将构配件抛掷地面。

篇3:外脚手架安全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及专业特点

(一)工程概况

(二)专业特点

结构类型:

设计使用年限:

结构安全等级:

结构抗震等级:

建筑物耐火等级: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主席令第91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年6月29日主席令第70号)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4.《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19*第3号令)

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1991年第15号令)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和卫生标准》(JGJ146-2004);

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JGJ88-92);

11.《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

12.已审批的本项目的监理规划;

13.已审批的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督促施工单位必须按施工方案实施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脚手架施工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4)脚手架的承包商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1、立杆基础

?(1)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搭设高度在25c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0mm×20m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等于墙面放置。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应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当木板长度大于2跨时,将有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

?(3)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cm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设置扫地杆的做法与大横杆及小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移及沉陷,从试验中看,不设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

?(4)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设有排水措施,木脚手架立杆埋设回填土后应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积水。

2、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架高度在7m以下时,呆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I、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II、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表中规定距离设置。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III、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

IV、连墙杆应靠近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I、连墙杆位置应在承包商方案中确定,并绘抽作法说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II、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φ8钢筋环,用双股8号(φ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III、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基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体。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和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3、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承包商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2)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I、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II、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

?III、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

?IV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续,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V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4、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脚手板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槎应顺重车方向;竹笆脚手板应按主竹筋垂直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φ1.21mm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2)脚手板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基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竹脚手板应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板必须是穿钉牢固,无残缺竹片的;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的称为探头板。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附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4)脚手架的外侧面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细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流落。

5、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承包商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承包商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验收标准:(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

I、钢管立杆纵距偏差为±50mm。

II、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为总高度)。

III、扣件紧固力距为:40-50N?m,不大于65N?m。抽查安装数量的5%,扣件不合格数量不多于抽查数量的10%。

IV、扣件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试验表明,当扣件螺栓扭力矩为30N?m时,比40N?m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下降20%。

?(4)对脚手架检查验收按规范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施工承包商验收人签字挂牌使用。

6、小横杆设置

?(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设置小横杆的作用有三:一是随脚手板传来的荷载;二是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三是约束双排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的侧向变形,与大横杆组成一个刚性平面,缩小立杆的长细比,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加一道小横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杆可以随脚手板一同拆除,但交点处小横杆不应拆除。

?(2)双排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牢,否则双排脚手架将变成两片脚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支脚手架的整体性;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应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搁置在小横杆上固定,大横杆间距≤40cm。

?(3)单排脚手架小横杆的设置位置,与双排脚手架相同。不能由于半砖墙、18cm墙、轻质墙、土坯墙等稳定性差的墙体。小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8cm,小横杆伸入墙体过小不仅影响支点强度,而且在单排脚手架产生变形时,小横杆容易拔出。

7、杆件搭接

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立杆若采用搭接,当受力时,因扣件的销轴受剪,降低承载能力,试验表明: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大横杆采用对接可使小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利于脚手架搭设;剪刀撑由于受拉(压),所以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接头处设置扣件不少于两个。考虑脚手架的各杆件接头处传力性能差,所以接头应交错排列不得设置在一个平面内。

?四、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当作业层的脚步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作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应防止坠落时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的伤害。

?(2)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不使落物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五、卸料平台

外脚手架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有单独的设计计算书和搭设方案。

吊物卸料平台、井架卸料平台应按照设计方案搭设,应与脚手、井架断开,有单独的支撑系统。

卸料平台要求采用厚4CM以上木板统一铺设,并设有防滑条。外架吊物卸料平台应采用型钢做支撑,预埋在建筑物内,不的采用钢管搭设。井架卸料平台可以由钢管从基础上搭设,但基础必须采用砼,地立杆垫型钢或木板。

吊物卸料平台必须设置限载牌。

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到位,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30CM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