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

第一篇: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为了规范制造业型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根据《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财务部发布的其他有关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原则。本企业在合法性基础上兼顾企业自身特点设计制定本制度。

(三)成本效益原则。本制度设计以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制度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性强,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

(四)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税法一致的原则。

(五)重要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抓大放小”,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效率。

第二条 为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各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各会计期末均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结帐和编制财务报告工作。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二)本企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均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若会计核算中涉及外币业务,按照本制度中有关外币业务的相关规定进行。

(四)会计核算时,除特殊业务(如结帐等)和自行编制原始凭证的业务(如制造费用分配业务等)以外,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并经审核无误后才能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本企业采用简化原始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五)会计帐簿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编制。本企业选择三栏式订本账,普通格式的三栏式明细帐、数量金额明细帐、多栏式明细帐。

(六)在对各项经纪业务核算时,应当切实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比原则、财产物资计价的实际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未经公司同意,不得随意改变确认与计量原则。

(七)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但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会计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时应当变更会计估计。

(八)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

(九)财务报告的选择、报送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第三条本企业会计记录文字使用中文。

第四条 本企业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工作。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管理规范另行规定,作为本制度的补充。

第五条 本企业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建立档案,由会计部门指定专人保管。

第二章 会计组织系统

第一条本企业设置会计机构。

第二条会计机构下设会计主管、出纳、总分类账会计和明细分类账会计岗位,并配备财务会计人员2―6名。会计主管兼任总分类账会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债权及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一)会计主管岗位

(1)具体负责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本企业的各项财务与会计制度,并监督其贯彻执行。

(3)组织编制本企业的财务成本计划、资金筹措计划,并监督其落实。

(4)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投资方案和流动资金定额。

(5)负责企业各种税费的计算和缴纳工作。

(6)负责企业各项财务分析工作。

(7)参加企业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的会议,参加有关经营预测、决策和各部门业绩考评工作。

(8)参与拟定和审核经济合同、协议和其他经济文件。

(9)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

(10)组织财会人员参加理论和业务学习,负责财会人员的考核工作,参与研究财会人员任用和调整工作。

(11)领导交办的其他与财务、会计有关的管理工作。

(二)总分类账会计

(1)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

(2)全面负责产品成本的计算,编制工资分配表等成本计算表格,并定期进行财务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

(三)明细分类帐会计岗位

(1)根据审核过的会计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2)定期将明细分类账与总帐余额核对。

(3)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保证账实相符。

(4)登记各种债权、债务往来款项的有关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产品成本计算中涉及的明细帐业务。

(四)出纳岗位

(1)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办理各种票据的收付业务。

(3)办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票据备查簿。

(4)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5)填写支票、本票和汇票,并在会计主管核准后加盖企业印鉴章。

(6)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7)具体办理各种税金的申报和扣缴业务。

第三章会计科目

第一条本企业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为五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第二条 本企业采用数字定位编号法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科目表如下:152页表6-1

第三条科目使用的特殊说明。

(一)一律不计提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价采用成本法,获得的股利不区分取得股权前的股利和取得后的股利,全部借方登记“应收股利”,贷方登记“投资收益”

(三)所得税费用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不考虑永久性和暂时性差异。借方登记“所得税费用”,贷方登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四)发出商品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为收入。

(五)本企业将投资人投资超过注册资本的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不允许其他形式的资本公

积,也不能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第四章财务报告

第一条本企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一)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的编制采用多部式编制方法。

(三)现金流量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编制基础。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经定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四)附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2)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项目的说明。

(3)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项目的说明。

(4)利润分配的说明。

(5)用于对外担保的资产名称、账面余额及形成的原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以及对外提供担保所涉及的金额。

(6)发生严重亏损的,应当披露持续经营的计划、未来经营的方案。

(7)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项目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纳税调整过程。

(8)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二条财务报表项目的特殊规定

(一)省略财务状况变动表。

(二)所有的项目都以历史成本为原则,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

(三)对部分项目都按照账面余额填列,不按照账面原值填列。如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

(四)现金流量表只用直接法不用间接法。

第五章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第一条财务部指定专人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凡是内容真实、金额正确且按流程签(请继续关注:wwW.HAoWOrD.coM)字的单据,审核无误后交财务报销。

第二条 报销经办人要将原始凭证收集完整粘贴在报销单背面或粘贴单上签字并交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第三条 财务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予以退回,并向上级汇报,对于不完整不准确的要求对方补正,审核无误后,交财务经理签字予以报销。

第四条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交财务会计或财务经理填制记账凭证,审核后再交出纳报销。

第五条 出纳报销后,将凭证交财务会计处理,原始凭证上必须由出纳加盖收讫或付讫章。

第六条 每日现金余额交存银行,确因需要留存少量现金的,经财务经理同意,金额在规定范围之内可留存单位。

第七条 财务经理定期点库,出现短少,情节严重的应向上级汇报,对出纳调岗。

第八条 银行存款按收款到帐时间为入账时间,付款按结算单据交付时间为入账时间。

第九条 本企业禁止使用银行本票结算,本企业一般不接受和使用商业汇票,出水电费外,本企业不接受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本企业不使用委托承付结算方式。

第六章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

第一条公司实行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第二条 货物采购时,由货物使用部门根据需要要编制请购单,请购单必须由会计主管签字批准。

第三条 采购结算凭证,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未入库时借记在途物资,贷记应付账款――暂估;材料入库后借记原材料,贷记在途物资,借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

第四条 采购结算凭证、发票都未到,材料入库时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账款――暂估,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回。

第五条企业采购按实际成本计价。

第六条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入材料附有现金折扣的其会计处理按总价法处理。按实际交易金额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现金折扣冲减当期财务费用,贷记财务费用。

第七条会计主管应定期检查会计人员记录的凭证总数和应付凭证总数。

第七章生产制造内部控制

第一条企业应正确划分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资本性支出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收益性支出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第二条 企业采用正常标准成本核算产品成本。

第三条企业成本核算程序采用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

第八章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

第一条企业实行销售与收款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第二条开具销售发票时要先收款再开发票,财务部门必须定期检查销售发票。

第三条对于赊销业务,发货时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收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年底最后一个月的赊销全部开具发票,确认收入,缴纳所得税,保留发票,直到对方付款时再给发票。

第四条对最后一个月的赊销不开具发票,直接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第二篇:会计制度设计

答: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是指对会计制度运行环境中与会计制度执行主体有关内容的安排,它明确了会计制度各项内容有效执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中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会计岗位职责与人员配备是核心。

会计组织机构设计应遵循两条总原则,1.系统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形式设计:1.会计组织机构与财务组织机构的分设与合一;2.会计组织机构的集中设置与分级设置。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往往对某些会计业务采用集中核算,而对另一些业务又采用非集中核算。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企业对外的现金往来、物资购销、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应由公司财务会计科集中办理。

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 会计组织机构集中设置: 这种方式在企业主体一级设置会计组织工作机构,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不设会计组织机构,会计业务由组织机构集中处理。 ② 会计组织机构分级设置:除了在企业主体一级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外,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也相应设置会计组织机构,办理本级范围内的会计业务。这种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核算层次和工作人员,但有利于各部门或单位将会计活动与具体业务活动相结合而防止两者脱节。③.会计组织机构内部组织设置:集中设置或分级设置都要对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各组织设置问题。会计组织机构内部组织设置有利于清晰界定职责和实施内部控制机制,但内部组织设置过大或过小都不经济,要综合考虑职责完整性、考核机制等。制药厂应选择会计组织机构分级设置。

会计工作岗位划分及职责确定则是完成工作流程的基础。是每个会计岗位及相应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提出了基本原则与示范性要求:一是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应当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由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需要确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8条明确了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在会计人员控制方面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二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以便于各岗位会计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如果该公司是国有企业其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会计法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会计基础规范第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第三篇:会计制度设计的学习

会计制度设计的学习

会计制度设计是一门比较简单的课,只要学过基础会计,都可以学习这门课程。但是,也需要花一些功夫,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窍门,理清思路,对我们是有很大帮助的。我现在就把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体来看,我们可以把会计制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核算部分。

理论部分基本涵盖了一至六章,在这六章中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要掌握的概念很多,也很容易混淆,可其中也是有一定的窍门的。第一、二章很简单,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对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作用,任务,要求,依据,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机构人员的设计有所了解。其中,内控制度尤为重要,与后面的核算题结合通常会考核算题。

第三、四、五、六章,通过看书其实可以看出,它是根据会计制度的内容来编排的,第三章讲的是总则,第四章是会计科目,第五章是核算形式,第六章是报表。在这四章中,有很多的作用,原则,意义,特点等,这些都是考简答题的范围。内容比较多,但其实其中也是有一些规律可遵循的。很多内容,只要稍加理解,根本不用背,就可以记住,即使记不住,考试的时候稍加思考,也能想出一两条来。比如说会计科目的作用,想想会计科目,会分为哪几类,就应该可以想到它其中一个作用应该是可以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分类;其次,在编制会计凭证的时候需要用到会计科目,则它应该有为编制会计凭证的作用,也就是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的作用;接着,在账簿的记录中,也需要用到会计科目,就可以联想到这也应该是会计科目的一个作用;最后,当然就是会计报表,也需要用会计科目进行编制,这样,应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很容易的把会计科目的作用记住了。在第三、四、五、六章中,很多的需要记忆的地方其实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当然,前提是你必须知道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会计核算形式,什么是帐簿,什么是凭证,当你很清楚的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即使你并不知道或者是没有背到这些作用、意义,你也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写出一些内容来。

另一部分是核算部分。核算部分虽然是属于核算题,但是,很多地方还是需要一定理解和记忆的。这一部分基本是根据业务类型的内容来编排的。先是货币资金,然后是存货,产品生产成本,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监控,其中,货币资金和存货是比较重要的部分。而这些,大多数其实是对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因此,首先要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再将这些放到具体中去应用。而对于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其实就是第七、八章中的几张图比较重要,一定要理解,自己想象着去做一遍,不需要背诵,在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一步一步的进行。比如说247页的那张图,根据图纸的第一点,就应该想到是供货单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要将货物种类向进货单位发货,然后要委托开户银行向进货单位收取货款,还有就是代垫的运杂费;第二点是进货单位的财会部门收到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等单据后,对相关凭证进行审核,然后转业务部门核对合同;三是经业务部门核对无误后由财会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开户银行向供货单位付款,同时则要开具收货单,留存第一联,将其余各联交给储运部门,通知其准备提货;四是到活后,车站或码头通知进货单位储运部门,其提取商品后连同收货单第二、三、四联送仓库验收;五则是仓库验收后在收货单第三、四联上加盖收货专用章,留存第二联登记商品保管账,并分别将收货单三、四联转回财会和业务部门。这些看着图,然后在脑海中把业务发生的过程走一遍,很容易就记住了。分析往年的试题,每年都会有一道这种类型的题出现,所以,要在平常多看一下这些图,在考前只要再加深一下记忆,就可以在这道题上拿到十分左右。

根据往年的试题,可以看出,简答题已经不仅仅是在前六章中出题,可能还会在后面的几章中出现,可以说考试的难度稍微有点加大,但是,因为后面本身就以核算题为主,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认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在内部控制制度那一块,而内部控制制度中最重要的又是职务分离,这个需要重点掌握,别的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记忆。

另外,我认为在平常的系统复习后,可以听一下串讲,把自己的知识再系统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查漏补缺,把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地方也补充一下。

以上是我过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些心得,仅代表个人意见,呵呵,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同时也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第四篇:会计制度设计

3. 会计软件源程序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必须严格保管。请你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答:会计软件程序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必须严格保管,为加强公司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保证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完整,根据财政部、家档案局《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xx公司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定义

主要指存储在硬盘、软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和程序等,

并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数据及系统开发运行

中的全套文档资料。

?档案管理任务

1、 收集和整理应存档的会计资料;

2、 保管和利用好会计档案;

3、 遵守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

?档案管理内容

一、会计凭证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 收集齐全应存档的会计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和本号检查有无短缺,原始凭证是否

齐全,清理出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和无须存档的一些资料,补充可能被遗留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核算资料;

2、 与负责凭证打印、装订、暂时保管的操作人员办理好档案入存手续;

3、 应每月装订一次凭证,为便于翻阅凭证,避免凭证散失,装订凭证时应按适当厚

度统一装订;

4、 认真填列会计凭证封面,封面各记事栏都应填列完整清晰,以便于查阅。

二、会计帐簿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 各业务日或各月的会计帐簿可由业务经办人在当期打印输出并保管,日常系统

数据由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负责维护;

2、 会计年度终了,必须将全年的所有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辅助帐等都统一

打印输出,并整理装订;

3、 档案管理人员在与业务经办人办理帐簿交接手续时,应认真检查帐簿是否有残

缺、遗漏,确定无误后,应对所有帐簿进行归类、编号,妥善保存;

第五篇:会计制度设计00

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1)完善会计规则体系(2)优化会计组织结构,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3)完善内部会计制度,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4)提高会计工作效率(5)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合规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总会计师职责(1)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的使用资金(2)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4)负责本单位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5)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6)协助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决策,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等方案的制订和重大经济合同的研究、审查等。

(7)监督本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和制度。(8)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目设计的意义(1)便于为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2)为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1.会计科目的设计,保证了复式记账法的广泛应用2.会计科目的设计,为顺利编制记账凭证提供了依据3.会计科目的设计,为开设账户、建立账簿提供了依据4.会计科目的设计,有利于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财产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5.会计科目的设计,为编制会计报表奠定了基础(3)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合理分工和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目设计的步骤(1)明确会计科目设计直接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2)全面了解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内容

(3)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分类,确定会计科目名称

(4)为会计科目编号,建立会计科目体系(5)编写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6)列示主要会计事项是财务处理方法

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1)保证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2)为登记账簿提供依据(3)加强岗位责任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4)便于开展会计检查和审计工作

会计凭证设计的步骤

原始凭证的设计步骤(1)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原始凭证种类(2)按照原始凭证用途,设计原始凭证的格式和联次(3)制定原始凭证的传递程序(4)建立原始凭证的使用、保管制度

记账凭证的设计步骤(1)设计记账凭证的种类(2)设计记账凭证的格式(3)规定记账凭证的用途和管理制度。

账簿设计的原则(1)账簿组织与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相适应(2)满足会计报表的资料需要(3)账簿设计要与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相适应(4)设计的账簿要便于登记、审核与保管

会计报表设计的意义(1)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2)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3)为债权人进行信贷和信用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4)为财政、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企业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各种信息资料(5)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部门检查、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1)完整性原则,即会计报表及其指标体系应当严密完整(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即会计报表的设计既要满足国家统一规定,又要满足企业具体需要(3)稳定性原则,即报表指标内容、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4)简易性原则,即报表内容及指标要求力求简明易懂,便于编制

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1)编制单位名称,即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及主管部门的名称,表明会计报表所反映经济内容的空间范围。(2)会计报表的名称及编号,表明各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在报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程度(3)编制报表的日期,即编制会计报表的日期或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期间,表明会计报表所反映经济内容的时间范围(4)计量单位,即会计报表中所使用的货币量度(元、百元等)、劳动量度(工时、工日等)和实物量度(吨、件、个等)的单位。(5)经济指标,即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除必须具备本期数外,还可包括本年累计数、本期计划数、上年数和历史先进水平数等。(6)补充资料(或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报表使用者阅读和使用报表指标而提供的一些参考资料。

财务处理程序意义(1)体现会计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机运行

(3)提高会计核算质量(4)节约会计耗费,降低会计成本

新建单位账务处理程序设计的步骤为新成立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设计账务处理程序,其步骤与第一种情况一般相反,即先分别设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具体内容,然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所需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由于新建单位一切从零开始,既无成形的凭证、账簿、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又不了解财务人员的习惯,因此,可以不受原有模式的束缚,在一张“白纸”上自由“作画”。

具体地讲,这种设计的基本步骤是:(1)根据经济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分别设计所需要的凭证、账簿及报表的种类和格式,并各自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2)将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与记账方法有机的组合起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记账程序,从而构成整体账务处理程序。(3)对不适应或不利于整体账务处理程序实施的各个核算环节,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补充。 内部控制的作用(1)保护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制度体系中,不像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不能作为独立的部分,而是贯穿于会计制度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会计制度的实施起保护作用。(2)防错消弊,保护企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将经济的业务的办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业务经办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设计周密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手续。(3)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使用价值。(4)加强岗位责任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经办业务的各有关人员按专业分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有机的协作关系。(5)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单位经营效率。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机构分设、岗位分工、制度标准化业务处理流程、规范业务经办手续,可以有效的防止权力膨胀、预防个体性决策行为的发生,从而起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3)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4)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5)制衡性原则。企业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利。(6)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7)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受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管理制度,无论当时设计如何科学、合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总会表现出局限性。因此,企业应在保持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环境对其不断予以修订和完善。 分权控制的基本内容分权控制又称职务分权控制,它要求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分工掌管,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单独办理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避免因一个人包办经济业务全过程而容易出现的弊端和错误。在一般情况下,以下职务和权利应当实行分管:(1)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职务应予分离。(2)经济业务的执行职务与记录职务应予分离(3)财产物资的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应予分离(4)经济业务的经办职务与稽核检查职务予以分离。(5)货币资金出纳职务与总账记录职务予以分管。 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1)成本开支范围的确定。(2)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项目的确定。(3)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的规划。(4)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和确定。(5)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报送制度。(6)其他有关成本核算的规定。 成本计算对象的具体设计内容(1)在单件小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通常为一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全厂,成本计算期一般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期一般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实体一般为该件或该批产品,只计算产成品成本。(2)在单件小批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一般采用二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期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实体为该件或该批产品的各加工步骤,一般只计算产成品成本。(3)在单件小批多步骤平行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为二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车间,成本计算期为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实体为该件或该批产品,只计算产成品成本。(4)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只能采用一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全厂或封闭式生产的车间,成本计算期按会计期间进行,每月一次。(5)在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必须采用二级核算,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期为会计期间,成本计算实体应当为产品各加工步骤,既计算产成品的成本,又必须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即成本计算对象既有最终的,又有中间性的。(6)在大量大批多步骤平行加工的企业,成本管理体制应为二级核算体制,成本计算空间为各生产车间,成本计算期采用会计期间,每月一次,成本计算实体是产品品种及其零部件,分别计算产成品和半成品成本。

www.qiquha.coM Edit

篇2: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

第一篇: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

【内容摘要】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笼统庞杂、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 干部人事制度 决策过程 特色 重要意义

引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决策的过程,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或许看上去不象是英雄,但它作为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在决策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不搞“两官分途”,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鲜明的制度特色。

一、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队伍笼统庞杂:从国际角度看,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干部”一词都有着非常广泛的涵义,包括党、政、军、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公有制企业、工、青、妇、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国过去也同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广泛使用干部的概念。新中国成立若干年来,随着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的涵义愈加混乱,外延日益扩大,队伍越来越庞杂,管理越来越困难。近3000多万人的干部队伍,包括有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对如此庞杂的管理对象,根本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只能采取粗放的、僵硬的管理方式。

2.管理权限过于集中:虽然干部队伍范围很广,但是管理权限却相当集中,这种矛盾的现象必然会导致管理中的问题。长期以来,把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实在微观的具体管理工作中,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对干部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由于权力的扩展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往往会造成管业务的行政首长管不了人,而管人的又对行政业务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使管人与治事相脱节,造成业务部门与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问题上的尖锐矛盾,真正用人的部门其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以往的干部管理,多采用延安时期沿用下来的管理办法,即对所有干部都采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强调思想工作,注重政治管理,没有考虑各类干部的具体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这种传统的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并为组织部门所熟悉,但不利于按照工作的不同特点,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4.管理制度很不健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虽然在干部人事管理方面也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总的来看,还缺乏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责任制。主要

在录用工作中,只有笼统定性的政治考察,没有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在干部使用上,缺少严格的任期规定,造成能上不能下,死抱铁饭碗的问题。在干部调配上,只有计划机制,没有流动机制,强调“个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在干部的考核、奖惩、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教育、培训等方面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

5.缺乏监督机制:长期以来,由于法制观念的淡薄,人治问题的存在,使监督机制受到忽视。监督机关缺乏足够的权力,监督工作显得软弱无力。查案办案受到种种牵制,有时还要冒很大的个人风险,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滋生。上述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铁皮箱环境”随处可见;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不加以改革,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拦路虎和拌脚石。因此,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就成为当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从中央到地方,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有一个总的人事法规,而中国却一直没有,这很不利于人事管理的规范化。为此,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人事部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过渡。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中的一些单项制度,如考试录用制度、亲属回避制度、人事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并取得了明

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了。

三、决策过程分析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决策的过程,可谓“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社会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越是严重的错误越难以及时纠正。如果把步子迈得小一些,那么发现了问题就能够及时纠正。迈大步往往意味着进行重大的政策变革,这样的激进型做法一方面可能会引起决策层内部的紧张和冲突,导致权力的改组和社会形势的重大变化,所冒的政治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可能会在制度安排和公众心理方面遇到很大阻力,特别是来自目标群体的阻力,将形成政策执行中的巨大障碍,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很不利于社会形势的稳定。如果能够把大步变为连续的小步,步幅虽小但频率不慢,那么上述的风险就会大大地缓解。

然而,渐进决策也并非没有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带有一定保守主义的偏见,对旧有政策过于留恋,并受思维定式的左右,具有一定程度的惰性,且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资源。在社会加速变革时期,渐进决策可能会显得无所作为。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走过了一段相当曲折的道路,从酝酿到出台其中经历了不少磕磕绊绊的事情。为此所做的资源付出也是很大的,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的投入。下这样大的力(本文来自制度大全:WWw.HaoWORD.Com)量就是为了在稳定中求变革,积小变为大变,逐渐淘汰落后的干部人事制度,真正使国家公务员的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区别。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总而言之,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它学习和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积极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制度化。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性法规和总的章程,所以只能规定公务员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执行过程中,还应逐渐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

五、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是以考任制为基础的,在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上以“进”为突破口,建立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我们过去的干部任用方式极为单一,完全靠领导说了算,往往是黑箱操作,透明度很低。难怪老百姓创作了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在这种环境中,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难以合理就位。这就好比踢足球,不仅好球员可能得不到上场表现的机会,而且该踢后卫的可能错当了前锋。从而造成人才的大量积压与浪费,妨碍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考任制已在中国全面起步。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称快。他们说:“卷子总比条子好,赛马总比拍马强。”的确,从“伯乐相马”到“赛场比马”确是一种质的进步。到目前为止,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府机关的各类人员已超过万人。其中不仅有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而且还包括一些司局一级的政府高级公务员。尽管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多表现于技术和操作层面,随着执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公务员制度的整体完善,相信那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环境一定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舒放,王克良 《公务员制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谭功荣 《公务员制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南方日报 《公务员选拔人才观转变背后》 2014.9.27

齐惠 《略论我国公务员机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6.12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二篇: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分析

作者:yeahtech 来源:yeah!!免费论文 加入时间:2014-10-26

内容提要: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笼统庞杂、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了改变这样一种局面,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标志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这项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决策的过程,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或许看上去不象是英雄,但它作为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在决策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 不搞“两官分途”,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综旨,具有鲜明的制度特色。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举措其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

一、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队伍笼统庞杂:从国际角度看,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包括前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等)“干部”一词都有着非常广泛的涵义,包括党、政、军、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公有制企业、工、青、妇、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国过去也同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广泛使用干部的概念。新中国成立若干年来,随着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的涵义愈加混乱,外延日益扩大,队伍越来越庞杂,管理越来越困难。近3000多万人的干部队伍,包括有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对如此庞杂的管理对象,根本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只能采取粗放的、僵硬的管理方式。特别是把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与从事一般社会职业的人员混为一谈,这就难以根据前者的特殊工作性质,提出明确的任职要求,以保证国家行政机关的效率与活力。

2.管理权限过于集中:虽然干部队伍范围很广,但是管理权限却相当集中,这种矛盾的现象必然会导致管理中的问题。长期以来,把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实在微观的具体管理工作中,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对干部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由于权力的扩展是必然的趋势(政治学中的“寡头政治”铁律),所以往往会造成管业务的行政首长管不了人,而管人的又对行政业务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使管人与治事相脱节,造成业务部门与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问题上的尖锐矛盾,真正用人的部门其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组织部门对干部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实际上不但管不了,而且管不好。 3.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以往的干部管理,多采用延安时期沿用下来的管理办法,即对所有干部都采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强调思想工作,注重政治管理,没有考虑各类干部的具体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职业特点,这种传统的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并为组织部门所熟悉,但不利于按照工作的不同特点,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社会上还逐渐形成了所有职业都套用行政级别的问题。由于工作和生活待遇都要与行政职级挂钩,无形中强化了整个社会的“官本位”意识,从而造成“千军万马奔官来,百万雄师争挤独木桥”这样一种不良局面,非常不利于干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4.管理制度很不健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虽然在干部人事管理方面也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总的来看,还缺乏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责任制。主要表现在:

l 在录用工作中,只有笼统定性的政治考察,没有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l 在干部使用上,缺少严格的任期规定,造成能上不能下,死抱铁饭碗的问题。

l 在干部调配上, 只有计划机制,没有流动机制,强调“个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l 缺乏岗位责任制。职责不清,权力交叉,相互推诿,办事拖拉的问题普遍存在。

l 在干部的考核、奖惩、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教育、培训等方面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

由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因而用人缺乏法制,领导部门和领导者的主观随意性很大,表现出浓重的人治色彩。

5.缺乏监督机制:长期以来,由于法制观念的淡薄,人治问题的存在,使

监督机制受到忽视。监督机关缺乏足够的权力,监督工作显得软弱无力。查案办案受到种种牵制,有时还要冒很大的个人风险,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滋生。“一种权力一旦失去监督与约束,其发展就必然会走向腐化与堕落。” 这巳经成为政治上公认的定律。政府的公共权力应该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国家的干部应该做好人民的勤务员。然而,如果缺少监督机制,这种服务就难以实施 ,这种主仆关系就必然颠倒,权力就会异化,腐败就难以避免。

上述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铁皮箱环境”随处可见;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不加以改革,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拦路虎和拌脚石。因此,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就成为当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从中央到地方,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如一些部门在录用干部时采取了考试的办法;一些基层单位还大胆采用了合同制的干部聘任方式;一些机关实行了干部岗位责任制,采用民主评议的方法来考核干部;一些地区建立了干部交流制度,试行了干部回避的若干规定。但是,所有这些改革都处于试验性阶段。从整体角度来看,一些单项制度的改革往往因为缺少全局的配合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局部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必须从全局出发,从具体问题的相互关系上来把握,进行综合性的配套改革。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有一个总的人事法规,而中国却一直没有,这很不利于人事管理的规范化。为此,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人事部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过渡。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中的一些单项制度,如考试录用制度、亲属回避制度、人事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了。

三、决策过程分析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决策的过程,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这并非是有林德布罗姆的渐进模式可依,只是在实践中形成了某种契合。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验、不断反馈和调整的过程。渐进决策无疑具有很多的优点,它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社会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越是严重的错误越难以及时纠正。如果把步子迈得小一些,那么发现了问题就能够及时纠正。迈大步往往意味着进行重大的政策变革,这样的激进型做法一方面可能会引起决策层内部的紧张和冲突,导致权力的改组和社会形势的重大变化,所冒的政治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可能会在制度安排和公众心理方面遇到很大阻力,特别是来自目标群体的阻力,将形成政策执行中的巨大障碍,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很不利于社会形势的稳定。如果能够把大步变为连续的小步,步幅虽小但频率不慢,那么上述的风险就会大大地缓解。正象林德布罗姆自己所讲的“政策制定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蚕食’代替了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的‘全盘解决’”?。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或许看上去不象是英雄,因为它缺少惊人的壮举,但它作为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在现实生活中?创笥杏梦渲

篇3:规章制度汇编

第一篇:学校规章制度汇编

目录第一部分党群工作

1、中共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委员会议事规则……………………………………1

2、中共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委员会委员职责……………………………………4

3、中共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委员会支部委员职责………………………………8

4、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实施办法……………………………13

5、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意见………………………15

6、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规定………………………18

7、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劳务工加入工会组织的试行办法………………………23

8、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送温暖”工程的苦干规定……………………………25第二部分行政工作

9、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26

10、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职工聘任条例………………………………………29

11、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中层干部职务任期试行办法…………………………33

12、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职工考勤试行办法…………………………………34

13、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校内津贴试行办法……………………………………36

14、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职工进修、培训有关规定的修改规定……………41

1(谢谢你访问好范文WWw.hAowORD.COm)5、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关于参赛各级比赛获奖的奖励试行办法……………42

16、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编外人员管理试行办法………………………………45

17、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财务管理办法…………………………………………51

18、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58i

19、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旅差费管理办法………………………………………62

20、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财务报销审批手续的苦干规定………………………66

21、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关于进一步规范采购工作的规定……………………68

22、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关于合同管理的苦干规定……………………………71

23、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74第三部分教学工作

24、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师德建设实施方案……………………………………78

25、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83

26、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专业带头人管理条例…………………………………85

27、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师培养”实施方案………………………………87

28、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93

29、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100

30、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备课教案要求及标准…………………………………105

31、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107

32、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考勤管理办法……………………………………114

33、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分制实施办法………………………………………116

34、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成绩考核管理办法……………………………………124

35、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试行办法……………………………127

36、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教学实习实施细则……………………………………130

37、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138

第四部分学生管理工作

38、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140

39、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142

40、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困难补助暂行条例……………………………………145

41、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专业科综合评比细则…………………………………149

42、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早操管理办法…………………………………………153

43、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晚自习管理办法…………………………………154

44、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155

45、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操行考核评定办法………………………………147

46、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集体外出活动审批制度…………………………157

47、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规定…………………………158

48、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60

49、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161

50、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生管教师职责…………………………………………167

51、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毕业生鉴定工作实施办法……………………………168

52、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学生会工作章程………………………………………170

53、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社团管理条例…………………………………………175第五部分后勤工作

54、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用电管理暂行规定……………………………………177

55、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180

56、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182

57、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等应急预案…………………………184

58、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车辆使用暂行规定……………………………………186

59、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车辆管理暂行办法……………………………………188

60、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意见……………………191

第二篇:规章制度汇编(目录)

目录

第一篇规章制度

质量方针和目标 ??????????????????????1-1

第一部分党群工作

领导班子廉政建设暂行规定 ?????????????????1-2 办事公开群众监督暂行规定 ?????????????????1-3 计划生育工作规定 ?????????????????????1-5

第二部分财务

财务管理暂行规定?????????????????????1-11

第三部分行政劳资

关于电话、传真机、电脑和复印机使用的规定?????????1-27 员工考勤暂行规定?????????????????????1-28

第四部分岗位职责

领导管理职责???????????????????????1-31 办公室工作制度??????????????????????1-33 财务部岗位责任制度????????????????????1-34 质安部岗位责任制度????????????????????1-37 贯标办岗位责任制度????????????????????1-38 预算部岗位责任制度????????????????????1-38 设计分公司岗位责任制度??????????????????1-40i

第二篇 质量安全规章制度

第一部分质量安全生产各项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制度 ?????????????????????2-1 各级管理人员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2-1 各职能部门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2-4

第二部分施工现场安全要求及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八大纪律”,“十三项措施” ????????2-7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9 安全检查制度???????????????????????2-10 加工厂设备保养规程????????????????????2-12 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度??????????????????2-14 防火、防爆规章制度????????????????????2-15 高空作业人员施工安全制度?????????????????2-16 中小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16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制度???????????????????2-17 电动机具规章制度?????????????????????2-25 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保管制度????????????????2-26 运输汽车安全管理及保养制度????????????????2-27 高层建筑外墙脚手架的搭设?????????????????2-27 安全生产奖罚制度?????????????????????2-28

第三部分各工种操作规程

木工???????????????????????????2-29 电工???????????????????????????2-29 电焊工??????????????????????????2-30 气焊工??????????????????????????2-31 油漆工??????????????????????????2-32 水管工??????????????????????????2-32 仓库保管员????????????????????????2-33

第三篇:2014年规章制度汇编

规章制度汇编

一、学习培训制度

1、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全体干部职工、镇内单位工作人员要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学理论、政策、法律、业务;党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全年要有1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并结合工作实际和主题实践撰写2篇学习心得,有1篇以上调研文章,一般干部要有1万字以上读书笔记,1篇心得体会,1篇调研文章。

2、坚持集中学习制度。一月一个专题,半年一次外请讲座,半年抽查一次读书笔记,年底进行一次理论考试;集体组织的学习、活动要按时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

3、培训制度。党政干部外出培训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调训的规定执行(附文件),审核报销培训费用;参加培训的党政干部,根据学习地域不同,分别给予县内20元/人.天,县外市内40元/人.天,市外省内60元/人.天的生活补贴,不再报销生活费用。 二、工作交流制度

1、党委政府班子坚持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会议制度,沟通思想,通报情况,交流工作。

2、各设办公室坚持每周一次工作交流制度,总结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措施,强化落实及时安排下周工作。

3、政府干部职工坚持每半年一次工作述职测评会,全体干部参加,各办主任述职和党政干部随机述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交流,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

4、分管领导坚持定期指导分管单位工作,参加分管单位的工作和生活会,加强思想交流,督促工作任务落实。

5、联系村的干部及镇直单位坚持定期下村制度,指导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解决发展稳定中的问题,确保农村各项政策和工作的落实。

三、工作纪律制度

1、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全体干部和职工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按照各办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按时、保质、保量做好各项工作;要精益求精,争创一流,务求实效,不留尾巴和隐患,严禁拖拉推诿;凡因工作不负责任,酿成严重后果和隐患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鼓励干部、镇直单位和村争先创优,镇政府分类实施奖励,其中获综合奖励的政府干部和单位,县级奖500元,市级奖1000元,省级以上奖2014元,获单项奖励的政府干部和单位,县级奖200元,市级奖

500元,省级以上奖1000元。 2、严肃工作纪律。各办公室负责同志负责所属干部职工的工作纪律管理;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搞好办公室清洁卫生,热情接待来访人员,上班时间做到衣着整洁,不穿背心和拖鞋上班,不准上网聊天和玩游戏,不得随意溜岗、串岗;所有干部职工,电话要保持24小时畅通,凡因电话关机联系不上或是2次以上不接听电话而贻误工作的,视情节轻重扣发或停发当月公务通信费补助,并追究责任;严禁打牌赌博,特别是工作日和下村工作时间,一经发现,从重从严处理;工作时间中午不得饮酒;违反规定按水政发【2014】4号文件处罚。

3、请销假制度。党政班子成员、村书记主任县外出差和因事请假,须填写书面请假条经镇委书记、镇长批准后告知镇党政办公室备案;党政干部、单位负责人镇外出差和因事请假,由分管机关领导批准,3天以上的,须经书记镇长批准;外出返回后,要及时向有批准权的领导销假,并及时告知镇党政办公室;不按规定请销假的,以违纪论处。

4、值班纪律。实行书记值周、领导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交班时间为每日上午8:00;值班时间内,值班人员要保证通讯畅通,要按时到岗到位,履行值班职责,做好上级通知、下级报告的记录和来访人员接待,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妥善处理;对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安全事故等,在请示主要领导意见后按要求上报;因值班人员擅离职守或因疏忽大意出现失误和事故的,追究值班人员责任;交班时,交清待办事项,作好值班记录,由办公室主任审签。

5、接访纪律。实行首问责任制,所有工作人员对来人来访实行首问责任制,要做到热情接待,并做好登记,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积极想方法帮助解决,对于无法解决的,耐心引导找相关部门或责任人解决,严禁推诿;对待群众来信,要先登记,填写处理单后按主管领导批示,转交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办理,严禁出现工作失误。

四、会议制度

1、会议审批。会议实行审批通知单制度,全镇大型会议召开,必须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分管工作会议、部门会议召开,由分管领导向党政主要领导报告批准;所有会议召开都要填报会议通知单,经党政主要领导审签后予以通知。

2、会议通知。办公室根据审批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将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内容、主持人、资料准备等相关事项通知给参会对象,并做好通知记录。

3、会议纪律。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会的,必须在会议召

开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参会对象必须准时参会,不准迟到和旷会,凡无故迟到和缺会的,按督办通报制度执行;会议期间手机调成震动,不得做与会议主题无关的事。

五、文件管理制度

1、发文管理。下行文和上行文由党政主要领导签发,平行文和党政办文件由党政副职签发;各办公室、各单位需要镇委、镇政府或党政办行文的,文稿应经分管领导审阅、党政办审核后,再报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发文;未经签署同意意见的文件,一律不发;上送、下发的文件、资料要建立登记薄,办理签字手续,以便备查。

2、收文管理。按照及时、准确、保密要求,收文坚持先登记,由办公室负责人签署拟办意见后,呈送相关领导签批办文意见后传阅,严禁横传,分管领导根据签批意见,落实专人及时办理;其他人员代领的文件应如数交给收发人员按程序办理;领导在阅文办文时要做到及时不拖延,确保件件有着落。

3、档案管理。档案由档案室统一管理,各部门、各办公室在次年第一季度内,应将文件材料送交档案室统一进行整理归档,凡是反映本镇工作活动,遗留矛盾处理文书,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档案借阅只对单位,一般不接待个人;外单位借阅档案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三密”文件按有关规定执行。

4、保密规定。严格执行各项保密规定,禁止携带“三密”文件离开办公室;严禁将文件、刊物、资料当废纸使用或当废品出售;严格执行党委政府议事规则,不得外传决定决议以外的其它内容,从而影响决定决议的执行效果。

5、文印管理。小型材料、文件初稿原则上由各办自行打印,需批量印发的文件、材料经机关办公室主任审定后在机关文印室文印。。

六、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公务支出审批纪律,按照保证运转、厉行节约的原则,控制公务费支出。机关财务实行月度扎帐制度,并分办公室公示核定的当月经费开支情况。

2、严格执行审批制度。重大事项开支要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取消各办公室财务,各办公室开支由经办人填制报销凭证,各办主任审核把关,经政府机关办公室主任、镇长两级审批后,财务室报账。

3、加强办公用品管理。严格办公用品购置管理,使用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建立采购申请制度,审批后财务室统一采购。

4、严格财产管理。各办财产由政府财务室统一登记和

资产管理,各办实行公物使用和保管责任到人;工作或人员变动时,按照财产登记进行核对,并办好交接手续;任何人不得将公物据为私有或随意损毁,否则将照价赔偿并追究责任。

5、严肃财经纪律。经费开支必须先批后支,不得先支后批;机关工作人员因公或外出学习在财务室借支经费,必须在公务活动结束或学习期满一周内审批报账;每年度财务借支往来,必须当年度结算扎账,严禁白条抵现。

七、客餐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原则上镇内公务接待在机关食堂就餐,镇外就餐严格控制,不准上烟和高档酒。

2、各办所有公务接待由党政办统一负责安排。 3、办好机关食堂。实行每人每餐机关补贴制度;机关食堂要做到优质服务,价廉物美,饭菜可口,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和干部职工进餐满意。

八、公务用车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各办车辆由各办负责严格管理,油料、维修及保险等费用支出,严格按财务审批程序审核后在财务室报销。

2、抢险救灾、应急事件处理、安全专项检查、集体活动、接送专家客人等特殊情况实行公费用车;公费用车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由各办负责同志审核费用支出,经机关办公室主任、镇长审批后报账。

3、驾驶员要保养好车辆,及时排除故障,不断提高驾驶技术,确保行车安全。车辆维修、保险提前申请报批,经机关办公室主任审批后在定点单位维修、投保,维修、保险费用由各办负责同志审核费用支出,经机关办公室主任、镇长审批后报账。

4、文明驾驶,带头遵守交通法规,违章等一律由驾驶人承担,财务不予报销。

九、房屋管理制度

1、严禁改变政府机关所有办公和宿舍房屋的结构,严禁对房屋乱凿、乱挖,自觉爱护水、电、电话和有线电视管线等公共设施;购房户需进行装修的,由个人提出申请和装修方案,经分管机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禁止个人占用房顶、楼道等公共区域种菜、堆放物品、养殖大小型动物。

2、各住户要保持户内外卫生整洁,勤扫楼梯间等公用区域,及时清除垃圾;工勤人员要做好责任区域内的卫生工作,确保环境整洁优美。

3、干部调出本镇或其他原因需出售房屋的,政府优先

回购或收回其所住房屋,搬迁时应办理交结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调换、出租、转卖和占用住房。

4、各住户要注意安全,搞好防火防盗;家庭和睦相处,邻里团结互助;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

十、督办通报制度

1、督办目的:为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特实行督办通报制度。

2、督办原则: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格制度、按章办事;注重实效、狠抓落实;纳入考核,奖惩分明。

3、督办范围:包括各村(居委会),镇内各单位(含垂直单位),政府内设各办,机关单位干部职工。

4、督办方式:督办工作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各责任单位挂图作战,坚持党政办公室负总责,通过文书、实地调研、电话等方式,具体检查督办工作的落实情况,激励执行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5、督办内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镇委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重要工作部署、重要决策决定、阶段性任务考核的落实情况;镇委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重要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机关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其它需督办的工作情况。

6、督办办法:镇委政府对各项督办内容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并进行通报。对工作落实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好经验、好做法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力、机关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因主观原因造成重大工作失误、违反管理制度情节严重且认错态度不好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通报表彰的结果与年终评先表模直接挂钩,当事人每年度二次通报批评的年度考核按程序定为基本称职(单位职工二次通报批评的与经济待遇挂钩),当事人每年度达三次通报批评的,年度考核按程序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村级督办通报情况与村级年终考核、评先表模和经济待遇挂钩。

7、督办要求:承办单位要认真办理督办事项,在督办工作任务完成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汇报办理情况;党政办公室要对承办单位的办理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督办要求的,退回承办单位补办或重办,对符合交办要求的,呈报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阅知;凡列入督办的事项,都应当有明确的督办结论,结论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详实准确,对需要整改的问题要提出具体措施;因特殊原因导致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的,承办单位应书面向镇委政府汇报情况,并跟踪办理,每周报告办理进展情况,直到办结为止。

第四篇: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管理大纲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大纲。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员工守则

一、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二、维护公司声誉,保护公司利益。

三、服从领导,关心下属,团结互助。

四、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五、不断学习,提高水平,精通业务。

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求实创新。

财务管理制度

总则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局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二、公司设财务部,财务部主任协助总经理管理好财务会计工作。

三、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四、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近期报帐。

五、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六、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帐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移交交接必须由建设局财务科监交。

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

七、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凭证和帐簿、内部审计和财产清查、成本清查等事项的规定。

八、记帐方法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帐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九、一切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中各种文字记录用中文记载,数目字用阿拉伯数字记载。记载、书写必须使用钢笔,不得用铅笔及圆珠笔书写。

十、公司以单价2014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资产为固定资产,分为五大类:

1、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2、机器设备;

3、电子设备(如微机、复印机、传真机等);

4、运输工具;

5、其他设备。

十一、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

1、房屋及建筑物35年;

2、机器设备10年;

3、电子设备、运输工具5年;

4、其他设备5年。

固定资产以不计留残值提取折旧。固定资产提完折旧后仍可继续使用的,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要补提足折旧。

十二、购入的固定资产,以进价加运输、装卸、包装、保险等费用作为原则。需安装的固定资产,还应包括安装费用。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应以投资协议约定的价格为原价。

十三、固定资产必须由财务部合同办公室每年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报废及固定资产的计价,必须严格审查,按规定经批准后,于年度

第五篇:规章制度汇编

1、

2、

3、

4、

5、

6、

7、

8、

9、 规章制度汇编(段细) 风险管理成册 故障分析一事一分析(一式两份) 安全大检查回头看专题会纪要 冬季劳动安全专题会 干部写实跟班(文件) 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下文 安委会纪要要有对策表 两违报告

10、 专项整治

11、 职工业务技术档案

12、 三新人员培训计划

推荐其他精彩文章: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规章制度汇编――考勤制度

规章制度汇编――会议制度

cng加气站规章制度汇编

会计制度设计】链接地址:http://www.qiquha.com/html/201912/429288.html,由制度大全网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