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我见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我见

2024-03-09 阅读 8868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我见

关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我见

新课标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德育理想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志陶冶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及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上好一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的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且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多位数时,可以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们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第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他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教材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与定义里,如果只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同学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用自己又有利用他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果的习惯

数学,教学

制度大全 www.QiquHa.com.com

篇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汪清县第二实验小学校朱东春

【摘要】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其根本的本质包含着“教书”和“育人”两个层面。汉代大思想家王充曾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可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我们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我们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文将从培养学生习惯、根据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和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三方面粗浅论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成才。

一、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首先强化认识,规范学生操作。我们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要引导他们遵循操作规范,比如,在介绍关闭计算机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使他们了解这样做可以避免计算机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等。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平时文件的存放上,学生保存文件时毫无目的性,经常是下节课来上机实践时,就找不到自己的文件。对于这点,我在演示保存和另存文件时,会在D盘目录下建立一个相应的文件夹,注意了这个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分门别类存放文件的好习惯。

最后,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教师可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正确的使用电脑、合理的操作软件等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从早抓起,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虽然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与形式,但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情感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应用,认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初步感性认知信息,并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和素养。据此,教师可以把教材当成德育的载体。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键盘指法、电脑画图、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和网络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把握教材内涵,明确教育目的,充分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恰当地插入事例,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追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直至“内化”成品质。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史时,其中明确提到中国的八卦学说对二进制理论有指导作用;中国的算盘是最早的运算工具;中国研制的巨型计算机神威系列、银河系列性能都挤身于世界前列。从中找出我国科技与国际科技的距离并不远,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的渗透,这些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富有时代感。应因势利导,把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育中,力求达到真正“授业解惑”,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篇3: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明确提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所有信息技术老师都很关心的课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就;德育渗透

教育部周济部长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关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关闭计算机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使他们了解这样做可以避免计算机内的数据遭到破坏,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等。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也应该有良好的习惯。从德育角度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少有三方面: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系统目录中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演示中保存和另存文件时,注意这个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分门别类存放文件的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就会照葫芦画瓢,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形成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二、充分结合教材。有机运用媒体,紧密联系生活

(一).结合教材,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通过介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看到我国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发展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如使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从而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当然也要让学生们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如在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时候,也要提到金山WPS。告诉学生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在讲到病毒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在图片信息的加工内容中,要求学生处理学校风景照片的任务中可以渗透爱校、护校的教育,要求学生制作贺卡的任务中进行友爱教育、亲情教育、敬老爱幼教育等。

篇4:自然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自然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组利文婷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做人及待人处世。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及一名班主任,我明白很多德育的机会就存在于我们平时的授课之中,因此,如何利用教材或练习中的篇章,进行自然地德育渗透,是我一直努力尝试去做的,接下来就谈谈我以前的一些经验: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外国风俗习惯的时候,教师一方面传授给学生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国内外风俗习惯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中国更多的文化。比如,如果被人当面赞美Youareaprettygirl!、或Youlookbeautifultoday.时,西方式的回答一般都是:Thankyou.西式的回答直截了当,而中式的回答因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体现出谦虚谨慎的语气。同时,教师还应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体现英语课的实用性,以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引出我国的各地名胜古迹,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开阔眼界。

在高一第二册Module1中,课文的阅读讲的是zhoukai平时生活习惯很健康,可是因为不听妈妈的劝告,冒雨打球而得了重感冒。在上这篇课文时,我就问学生,这种情境是否也经常发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当父母劝告他们不要做一些对身体不利的事情时,他们是否也向zhoukai那样。同时指出他们在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醒他们注意健康,尊重父母。

我的学生中曾经有一位理科学习成绩优秀而英语一般的学生找到我,说自己英语成绩不好,很苦恼。我就鼓励他既然能够学习好理科,那么就说明他不但聪明,而且能够做出努力,英语成绩不理想也许是方法还不科学,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然后就其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并且在课堂内外多督促鼓励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名学生英语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便他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学习了,总体成绩提高很大。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教师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可用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利用日常交际用语、文章等采取自然渗透的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外语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水乳交融。当然,英语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方面,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它与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可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