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2024-03-09 阅读 4088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重视在各个领域中培养儿童合作的态度和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呵护溺爱,再加上大多数家长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不会与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识等。当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幼儿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帮助解决。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性格非常明显,从小在家里当惯“小皇帝”,但孩子总是会长大的,终归是要走上社会这个大家庭的,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交错复杂的社会关系让他们不能再一味的当着“小皇帝”的角色,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势在必行。

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唯我独尊,合作意识这个词的概念在家里似乎没有发挥的余地,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时间,可以说其他们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因此,培养孩子合作意识的重任落到了幼儿园老师的身上,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也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我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兴趣爱好,还对比了三大类游戏的特点,从中选择了建构游戏,作为重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从严格上来讲,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抓住一重点,我开始计划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一、注重材料的投放,创造主动合作的契机

建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当然是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是开展建构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造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上学期我班所选用的结构游戏的材料有: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积木;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等,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的串珠、插板、拼板等。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为为建构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城堡》这个主题是从《我们居住的社区》这个主题延伸出来的,在开展这个主体时我就有这样的预设,让孩子们先学会拼插个体的东西,比如常见的各种各样的房子、桌子、椅子、花、树、汽车等社区里有的东西,孩子们在拼插这些独立个体的时候并不懂得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社区,第一次,我让孩子们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但这并不代表是孩子们合作的成果,我的初衷是要让孩子们感受看个体和观看整体的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他们那种集体的合作意识。果然,当这些独立的个体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时,我发现,孩子们是兴奋的。

“哇哈哈!这是我们的城堡!”张子闰小朋友高兴的大叫,从此,《城堡》主题就这样诞生了。

“小朋友们喜欢城堡吗?”我试探地问。

“喜欢!”孩子们几乎是一口同声的回答。

“老师,我们建一个城堡吧?”孩子的眼神里充满了喜悦和渴望。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讨论《城堡》要怎么建?城堡里有什么?孩子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只要是孩子们想得到的,说出来的,我都让他们尝试着搭建出来,尽管有的我怎么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只要是孩子们做出来的,我都让他们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激情,从而为游戏的合作提供更好的机会。当然,这一次也还不算是一种合作,因为他们只是把各自做的东西放在一起而已,虽然他们是有分工的,但并没有交流协商,称不上是一种交往。所以当孩子们第二次把东西放在一起要构成一个城堡时,孩子们明显没有第一次兴奋和喜悦,也许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城堡跟他们脑袋里想的城堡太不像了,什么原因呢?城堡的整体感不够突出,但什么原因不够突出呢?孩子们表达不出来,如果这时候有孩子能从中发现问题,可能最兴奋的那个人是我。我应该怎样为孩子提供合作的机会呢?第三次建构城堡时,我负责给城堡搭建了一个大门,我让几个孩子们帮我搭建城堡的围墙,等城堡的围墙建起来后,再把城堡里面的东西放进去,这时候,搭建围墙的几个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合作起来,他们把适合搭建围墙的积塑材料选出来,接成长条,然后几个人连在一起,就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我看到组织能力比较好的孩子负责连接,能力较弱的孩子负责搬运积木之类的材料,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全班小朋友又一次兴奋起来,也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城堡有围墙是这个样子的?这才像围墙嘛?如果城堡的围墙要一个人来搭建可能会不成功,因为城堡的轮廓需要较大,孩子的视线有限,合作就成了必然。这是我给孩子们的一个小小的提示,希望他们能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发展。接下来的第四次、第五次游戏,孩子们慢慢地懂得了合作,比如,孩子们各做给城堡搭建公路,合作的两个人一人一头开始搭建,一直搭建到连接在一起。

“哦,成功了”孩子们高兴的叫着,又是一次不同的体验,那是合作带来的快乐。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难发现这些玩具总归只有几种常见的玩法,所以这学期我把一些废旧材料也用于了我们的建构活动,马路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车子,有用积木搭的,有用材料做的;建构的的房子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对牛奶盒进行加工,画上窗户、小门、……一幢漂亮的房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的对盒子进行雕刻,有的……材料的多样性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建构的具体事物,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活动,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幼儿的交往,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在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趋向与群体化,这就让幼儿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就要让幼儿学会与同伴、老师交往,学会合作。

在幼儿结伴共同建造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时,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注意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进行疏导,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在《城堡》建构展示活动中有一组小朋友建造了一个体育馆,我引导他们自由分工后,有的建足球馆,有的架双杠,有的搭乒乓台,……。当发现一个小朋友建的人比另一个小朋友建的双杠还高出许多时,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发现这一不合理的地方,启发他们想出修改办法。一个小朋友马上想出了主意:“我把双杠再筑高些,你把人变矮些好吗?”另一个说:“对,好办法!”他们边修改还边议论,怎样搭得更好。经过指导,这组幼儿配合默契,一幢热闹的体育馆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高兴地又鼓掌又叫好。这是他们合作建造的成果,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团结协作成功后的欢乐。

在建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合作技能的习得以及活动的成功与否。由于幼儿的知识能力有限,手部小肌肉尚未发育好,再加上建构物结构的复杂性,幼儿在建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我经常发现有的男孩急得抓耳挠腮,女孩急得默默掉泪,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总是及时给以关心引导,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注意夸奖其作品,分享其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他们在困难面前积极开动脑筋,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建构游戏并努力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无拘无束、自然亲切的气氛,使幼儿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让他们能主动与老师交往,而不是等老师发现再去解决。

三、注重快乐的合作体验,提高合作的稳定性和自觉化。

在游戏活动中大多幼儿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的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这样,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在游戏中幼儿可逐步摆脱家庭中的“自我中心”角色。充分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这种积极效果幼儿自己通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每当我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相互协商或给予帮助时,总是及时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当幼儿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后,他们会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机,会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经过一年的建构游戏,幼儿无论在认识方面、创造力方面,还是社会交往方面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大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我们也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对每位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和谐健康的发展。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二十一世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我们今天的孩子将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学会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与和平共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在合作中与不合作的伙伴间增进友谊,相互了解,因此,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与能力将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信息技术环境下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朱各庄镇中心校李爱先王凤斌

摘要: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对课堂教学的冲击非常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可以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与同学合作学习和友好竞争,不仅学会了知识,也了解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围绕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深入理解知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对课堂教学的冲击非常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可以为其注入新鲜活力,从而改革传统教学中受众多教育工作者指责的诸多缺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很多,按照迪伦伯格的观点,主要有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分享理论,它们对协作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探讨专门适用于合作学习需要的基础理论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将更加重要。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际网络的发展,为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前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理念虽然以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具体到课堂上,仍能见到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抽象地问,学生消极地答的现象。教学内容课本唯一,教学方法传授唯一,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日渐泯灭,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网络系统打破了信息来源教师唯一的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支持下的非线性与多维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学习可视化、情境化。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合作学习的好处有很多

(1)使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探究学习,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2)使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习过程具有协作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4)使教师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于信息技术环境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力求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相关成果转化成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整合的创新之路,让我们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在农村小学的学科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技能得到了培养,从而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做好学生引路人。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巧妙的引导下完成的,教师只有不断充实、改变自我,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才能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树立新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

篇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助精神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