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总结:小议班级良好常规建立

总结:小议班级良好常规建立

2024-03-09 阅读 8868

总结:小议班级良好常规建立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总结:小议班级良好常规的建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指的“规矩”、“方圆”就是指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在幼

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

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去维持各环节的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在游

戏中幼儿也无法自主地玩各项游戏材料,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相反,一个班级常规好,能给孩子

一个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良好常规的建立非常重要。下面,简单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幼儿良好

常规的一些做法。

一、民主、尊重、信任的师幼关系式常规建立的基础。

新《纲要》关注师幼间的情感交流。纲要在“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这一内容中也指出目前的师

幼关系的内容分布上表现较为明显的是重规则性轻情感交流。教师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过于关注,而缺乏

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从而使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于消极、被动的关系。而积极的师幼关

系能让孩子的被动遵守规则行为变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亲密的师幼关系的建立,会使孩子体验到集体生

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有了感情基础,就为我们的常规管理打下了基础。

1.建立亲密、和谐的师幼关系。

我常利用晨会、饭后、离园前等时间和孩子们闲话家常,在谈话中增进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建

立亲密、和谐的关系。在我一次次主动与孩子们谈心,慢慢地变成一个个孩子围着我说这说那,气氛非

常融洽、温馨。

记得在冬季某一天的饭后,阳光明媚,我听从孩子们的建议:去大操场晒太阳。大家兴高采烈的来

到操场上,找一处无风的地方,围圈坐了下来。我们唱唱歌、讲讲故事,不知不觉中,圆圈越来越小,

最后好多孩子都坐到了我身边,个别孩子甚至还为我捶背、捏肩膀。我从孩子们的动作、表情中读懂了

他们的意思:老师,我喜欢你!我也通过微笑、摸摸他们的头等细小的动作告诉他们:老师也很喜欢你

们!亲密、和谐的师幼关系就这样慢慢地形成了。

2.尊重、信任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常规的培养方面,教师要充分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要相信孩子能自觉遵守规

则,让孩子感受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如在一次午睡中,已经过去15分钟,但还有很多孩子在讲话,更别谈自己脱下衣裤、整理好、安静

地入睡等常规了。遇到这样一种状况,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如:不要讲话了,快点做事情;看*X已

经睡好了,看谁也能跟他一样;老师数到三,看谁的动作最快,能够睡下去了……这次,我不再提醒他

们,我用的方式是“将他们一军”,我说:“我们是大班孩子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都知道到午睡室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现在,老师要到办公室做件事情,我相信,等老师做好回来的时候,大家

肯定都已经安静地睡好了!”说完我头也不回地走了。(其实,我并没回办公室,只是在门外幼儿看不

见的地方,正在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我的话效果非常好,原本吵闹的午睡室马上变得鸦雀无声,大家动

作迅速地脱好衣裤睡了下去。等到大家都睡好了,我慢慢地走了进去,孩子们个个脸上笑眯眯的,我马

上用惊讶的语气说:“哇!都睡好啦!你们真棒!真不愧是大班的小朋友!”在我的肯定中,孩子们得

意地睡了。我这次的方式就是运用了信任孩子们能自觉遵守规则的方式,让孩子们对各自的行为进行自

我约束,效果还真好!

在信任孩子的同时,教师还应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特别是在中大班幼儿常规的培养中,老师应

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老师来规定。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中、

大班,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如果老师一味的把成人对孩子的要求强加给他们,并不会

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能由于孩子所处的叛逆期还会出现更差的表现。所以,在培养孩子常规上,对待年

龄大一些的孩子教师可以发挥孩子的自主权,由他们来制定一些班里的常规要求。

如在饭后的自主阅读中,许多孩子都喜欢到阅读区阅读,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阅读区更拥挤了,有

些较调皮的孩子明知坐不下还非要挤进去,同伴间的矛盾就这样一次次不断地上演。虽然每次发现都及

时提醒、教育,但收效不佳。又一次饭后,哭声又从阅读区传了出来,当听到哭声,我内心真的觉得很

无奈: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这次我将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来想办法解决。没想到孩子们的反

响还很热烈:规定人数、先到的先进去、饭后只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阅读……许多规则就自然建立起来

了。接下来的饭后,我只要提醒说:“你们自己定的是什么规则?”孩子们就很自觉地安*在自己座

位上看书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在给孩子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后,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二、充实、有效的一日活动是常规培养的时机。

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说过:“幼儿在园的一日就象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就

是一颗珍珠,教师要让每一颗珍珠都闪亮发光。”因此,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

的时机。

1.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

很多教师在组织完某一个学习活动后都会有这样的埋怨:孩子们坐不定,要求没听仔细,所以他们

都不会操作;总有孩子发出不该有的声音,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倾听;孩子们不积极害得我越上越没劲…

…在这些埋怨的同时,教师怎么就不反思自己的活动设计得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需要呢?试问:在一堂

非常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会不仔细倾听、会不认真操作、会玩椅子发出噪音影响同伴吗?肯定不

会,孩子们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听清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所以,教师在抓课堂常规,

效果不显著的时候就得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设计,因为在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中,幼儿的各项常规表现

肯定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2.有错误控制的游戏活动。

错误控制就是用一定的方法预防孩子的错误发生,让孩子自主检验。在常规培养中也是一样,有经验的

老师就会预测孩子可能出现的结果,并预设好方法来避免错误的发生。

如区域活动中,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每投放一种新游戏、新材料,孩子们都会簇拥在那儿,商量半天

都没解决好,游戏常规就出现了问题。我在投放新游戏材料时,我们班的游戏常规仍井然有序。我就是

预测到了孩子们会出现的问题,通过游戏场地合理的划分来避免拥挤进新游戏的现象发生。我一般会将

新材料投放在班级角落、场地不大的地方,并把相应数量的椅子摆放在里面。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方便幼

儿找到座位坐下,没坐到位置的幼儿也就知道人数已满,不再挤在里面不出去了。

在趣味性强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课堂常规;在有错误控制的游戏活动中培养游戏常规;在午睡、餐点中培

养生活常规……幼儿的各项常规就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培养。

三、正面教育的手段是常规巩固的策略。

幼儿毕竟还小,有太多因素会诱惑、干扰到他们,要让幼儿时刻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各项学习、游戏、

生活活动是不太可能的。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

,幼儿更易接受规则。因此,“表扬、肯定”这一最平常但又最直接、最有效的正面教育手段不能不用

。通过教师的表扬,不仅能使受表演的幼儿巩固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对其周围孩子起到榜样、示

范作用,让受表扬孩子的良好表现影响周围的孩子,带动全班一起建立良好的常规。

另外,在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同时,教师要有一颗平和、接纳的心态,要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允许

个别孩子出错。因为在一个集体中,往往有一些有个性的孩子。对这些幼儿来说,强硬的态度往往会造

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的信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进

行常规的训练及培养。

幼儿各项良好常规的建立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能想着一时半会儿、一天半个月就能

看到成效。常规培养要从点滴抓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幼儿的各项行为方式在反复的实践中

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常规。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www.qIquha.com.com

篇2:小结:建立良好班级常规之我见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小结: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之我见

班级规则又称班级常规,是指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各种活动时要遵循的某种秩序,包括教育常规和行为常规,其中行为常规又包括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幼儿行为规范、值日生制度、活动区规则等。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在园的生活质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常规是做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需要,是保证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它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它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发展自身,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在我们的幼儿园当中,有那么一些常规培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有的教师属于自由放任型的,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幼儿“活”起来,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由活动,却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结果滋长了幼儿自由散漫的习性;有的教师属于严格型的,对幼儿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不允许孩子这样那样,要求孩子必须是“我说你做”,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使幼儿心理受到极大创伤;有的教师因为过分强调常规,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上,导致真正的教育活动时间所剩无几。还有那些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她们往往不知如何建立良好常规,经常出现状况如:老师只管自己上课,孩子们有的说话、有的走动、有的坐在位子上发呆;午睡时,好多孩子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入睡,有的甚至没睡。

从教二十多年的我,深知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从一开始,他们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制约,他们必须学会遵守规则的约束。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教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会因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常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从小班幼儿抓起,从幼儿第一天入园抓起。下面我来谈谈一下几点有效的方法:

一、常规培养应从入园时开始。

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因此,我们着眼于老师教幼儿学,把常规教育于丰富有趣的生活内容之中,有序、有趣的内容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服从常规要求。比如:用短小的儿歌、游戏、音乐等多种手段来教孩子如何上课、吃饭、午睡、排队等,不厌其烦地采取多种形式,示范并结合具体讲解指导,通过游戏进行练习,让幼儿理解并执行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转换指令,养成好习惯,做到进出活动室慢慢走、不奔跑、不互相追逐;见到老师会问好,与教师一起收拾玩具,与同伴愉快地游戏等等。每一项规则,一点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逐步学会独立完成。

二、给与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三、随机教育,巩固养成。

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是老师向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收到实际效果的―个途径,从而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随机教育。每次让小班的孩子在户外集合时,孩子们总是我行我素,而且慢吞吞的,甚至不听老师的口令。这时我们就利用“红绿灯”的游戏,让孩子们看着老师手里的红绿灯,来驾驶自己的小汽车来排队集合。(小汽车笛笛笛,红灯亮了,停下来,绿灯亮了,向前开)同时还可以变换角色,如:小飞机(我的飞机就要开,呜呜呜呜,飞到队伍快集合,快快快,小鲤鱼游啊游,快快游到妈妈旁,快快快),这样孩子们既能听清老师的口令,又能又快又好地排好队伍。在组织幼儿进餐,除了要让孩子们在整洁、安静、愉快的环境中吃饱、吃好,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进餐习惯和独立进餐能力,例如:“今天菜多香啊!绿绿的青菜和红红的胡萝卜是小兔最爱吃的,还有香香的鱼是小猫最爱吃的。我们小朋友呢?”、“什么都要吃!”还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又如教育幼儿节约用水,我们向幼儿讲述了《水龙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说说怎样节约用水。活动后,班级中每位小朋友都很自觉,每次洗手把水龙头拧得紧紧的。同样,在入厕,饮水、午睡乃至自由活动的前前后后,幼儿之间是否友爱是否讲文明礼貌,对公物是否爱护,对成人劳动是否尊重等,教师都可以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我们经常说:“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在家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严格的规范,教育的一贯性。而在家里即使制定了一些规定,也由于父母娇宠惯养,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这些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所以,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有效的家园沟通,延续幼儿园的某些常规制度,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对幼儿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当幼儿出现违反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提醒纠正。

五、建立有效信号机制。

我们在长期的常规培养实践中以方便、统一、易实施为基础,坚持使用多种信号机制,建立班级常规文化,主要有:1、口头指令信号。通过口头指令信号,直接告诉幼儿该做什么;2、铃鼓信号。铃鼓可以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可快可慢,可轻可重,可敲可摇,在它的多种变化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解放老师的嗓子,更可以达到培养幼儿多种良好习惯的目的;3、音乐信号。在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播放音乐,让孩子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产生愉悦、饱满的情趣,并逐步知道听到某一乐曲,就明白该干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熟悉大量的歌曲和乐曲,享受音乐的熏陶,另一方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收特定的信号,形成良好的习惯;4、肢体语言信号。老师可使用自身的肢体,做出不同的动作,用肢体提醒幼儿,用眼睛与幼儿对话。如队列训练时,老师通过不同的手势可以让幼儿完成不同的动作。

六、发挥评比激励作用

值日生是一个光荣的职务,是老师的小帮手。幼儿园的值日生活动总是受小朋友欢迎的。每次要当值日生时,他们都会自豪地向同伴和家长说:“今天我当值日生了!”当他们带上值日生标志时,显得尤为自豪。我们在常规教育中,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开展轮流当值日生活动,让值日生协助监督和管理。我们请的值日生是能遵守规则、又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朋友。在当值日生的这一天,值日生不仅要管住自己,同时也要督促同伴遵守规则。如培养孩子良好入厕习惯时,我们请值日生看好,检查小朋友是否拥挤,是否正确洗手,是否将水龙头关紧等。餐后,为了培养幼儿主动漱口的习惯,我们请值日生检查孩子是否都漱口了,提醒没有漱口的孩子及时漱口,并让孩子弯下腰轻轻放杯子。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值日生的指导和督促下得以改进,良好的习惯也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还在每周五进行“五角星找朋友”的评比活动,让孩子们说说一周内发生各种好事或自己进步的事,比如:上课不开小差会举手发言了,吃饭快了、不挑食了,能独立午睡了,做操认真等等,谁进步了谁就能贴一个五角星以此奖励。这个“五角星”在孩子们的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孩子们为了得到这个“五角星”,不好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消失。

最后,我要对大家说,常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教师应做“有心人”,把握好常规教育的度。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坚持常规培养,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