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管理故事千姿百态课堂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管理故事千姿百态课堂

2024-03-09 阅读 3633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管理故事千姿百态课堂

今天早上我们学校检查学生自身卫生,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手不太干净(可能是早上打扫卫生还没来得及洗),于是乎我感觉到已经有段时间我没强调孩子的行为习惯了……

随着优美的上课铃声,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我站在讲台上环视一周,孩子们有“趴着坐的,靠椅子坐的,手执着下巴的,脚在地上画圆的……”顿时间,千姿百态的“美丽画面”呈现在我眼前。想想平时孩子们都是在我们的一声声“1,2,3”中坐端正的,可在这种无人管的自然状态下,却是令一番情景……

于是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主题是‘千姿百态的课堂’”,我话音一落,班上几个机灵的孩子立刻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坐的很端正;其他孩子在小声议论中,我就随机叫了几个“代表性姿势”的小朋友搬着凳子坐在讲台上;起初有些孩子在窃喜,在迷茫,老师这到底要干什么啊?不过有一点:大家都在指指点点的议论着,诸如“某某的脚怎么这样放,某某怎么手一直放在脸上;某某怎么扭着头坐啊……”议论声此起彼伏,“1,2,3,我坐端”,孩子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讲坛上的同学,我说:“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刚刚热烈的评论,其实这就是你们平时上课的姿势……”我话音未落,孩子们都低下头了,连班上最调皮的孩子也都红了脸;“孩子们,今天你们仅仅看到这几个孩子上课坐姿,就议论纷纷了,平时你们上课如此,老师站在讲台上看到你们这样,老师心里会怎么想啊?”所以,孩子们,上课良好的坐姿习惯很重要,首先:上课精神满满的,学习知识时就更有信心;其次:写字时良好的坐姿,可以避免近视;最后:良好的坐姿,给各个任课老师一个好印象,让老师更加喜欢你,更想给我们班小朋友上课……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班主任教育故事:用爱心熔化学生用耐心等待学生

参加工作两年多,对于初中数学知识,我认为: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对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学生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指导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而且我对基础很差的学生也很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学好数学,我对学生的信心通过上课及课后交流自然地感染学生,使他们树立起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然地培养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我们的教学中只有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学生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教学中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记得在教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表面积后,我和学生们正在学习“体积与表面积的对比”这一知识,通过讨论,得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面积不但计算方法不同,而且计量的单位也不同。看学生们像都明白了,心想下面就来做个练习吧:一个正方体,棱长6分米,问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列式做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6×6×6=216立方分米,表面积=棱长×棱长×6=6×6×6=216平方米。题目同学们都做对了,但他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不同呢?我灵机一动,给学生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同学们,你们比比看,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大还是表面积大?”原以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同学们肯定会踊跃发言,达成共识,不料,真是让我始料未及,我的问话刚落,孩子们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很多同学都不假思索的说:“一样大。”也有的说:“表面积大。”还有少数说:“体积大”。此时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心情以及他们的心理我都尽收眼底。我咕哝着说:“哎呀,只争不行,请讲出你的理由来。”“你看,都是6×6×6=216,当然一样大了。”“不对不对,立方米要比平方米大得多,当然是体积大。”两派学生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我暗暗摇头:“唉!这帮孩子,概念教学时那么强调,还是没有明白体积与表面积的含义。难道我还要再泛泛地跟他们重复强调吗?我耐心的等待着,期待着。

正在这时,同学大声说:“体积和表面积根本不能比,就像周长和面积一样。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面积是一个物体表面的大小,而体积是这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所以它们不能比!虽然结果看起来都是216,可是一个是体积,一个是表面积。就像人和狗一样。”好一个人和狗的比喻!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不约鼓起掌来,同时个个都仿若恍然大悟的样子,更有甚者锤足顿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一点想到......

篇3:小学班主任:我教育小故事

我曾在<<青年教师导报>>上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他叫杨金军.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任课老师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英语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杨金军,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英语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

篇4: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师数学老师教育故事集锦

幸福源自学生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小学王端端

昨天是教师节。收到了许多来自孩子们的礼物,看着一件件孩子们亲自做的礼物,一种幸福感溢满心头。

今天来上班,以为教师节已经过去,一切都应该归于平淡。放下车子,走到班里的环境区,想看看大家的值日情况。这时,两个男生走了过来。手里都拿着东西,像是彩排好了一样,齐声说了一声:节日快乐。接过东西一看,是两块小石头,略有差别,但都写着: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旁边还有彩笔画的小花。那一刻,我竟有一种想要跳起来的欲望。转过身走进教学楼,我终于抑制不住大笑起来,我想那个时候看到我的人大概都会说:“你笑的跟一朵花似的!”也许有人不明白了,不就一块石头吗,至于?是的,石头并不贵重,可是送它的人对我来说与众不同!这是两个上学期在班里总是惹事,经常打架的两个孩子!为了改变他们,我开始研究心理学,看管理书籍,进行了无数次的谈话……我真心的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今天他面对老师的批评不再横眉冷对,而是微笑!慢慢地,他们变了,懂得友善待人了,懂得控制自己了。

开学两周了,他们一直都很好,没有惹任何事。我欣喜的发现,他们变了,变得成熟了,也懂得认真学习了。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也学会了感激!作为老师,我想这个时候是最幸福的了。

爱,可以融化一切坚冰!

篇5: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师数学老师优秀教育故事欣赏

巧用招数化“意外”为“精彩”

福建安溪县蓬莱新林小学马征东

新课改送来了数学教学的春天。更多的老师将新理念运用于全新的课堂教学中,一幕幕的课堂精彩瞬间正如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形成了一曲悠长动听的咏叹调。驻足倾听,着实觉得异常精彩!下面这一案例是我在课堂中的亲身实践,它是我在教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那是上星期五下午第一节数学课,我走进教室,四十多张求知的面孔映入眼帘。我想,何不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好让学生放松心情。于是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了“自己出题考老师”几个大字。

同学们看后为之一振,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巡视四周,亮开嗓门说道:“同学们,这节课由你们出题来考老师,范围是求平均数应用题。如果老师答对了,请你们鼓掌一下;如果答错了,就罚老师唱一支歌。好吗?”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认真地思考着本节课教学思路和重点,而学生们却纷纷地忙开了。

急性子的王龙来了个开头炮,向我发起了挑战:“新城服装厂去年四个季度分别生产服装12.5万条、13.5万条、14万条、15万条,求:①去年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万条服装?②去年平均每月生产服装多少万条?你看王龙这一炮打得太准了,正是我要强调的找准“总份数”的应用题。我得意地写出了算式,获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找准“总份数”“总数量”是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适应了我的教学思路,顿时我感到一阵欣慰。下一步他们还要提什么问题呢?其顺我意,王晓伟同学提出了既要找准“总份数”又要找准“总数量”的复合应用题。

由于王龙同学领了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类似形式多样的应用题,使大家耳目一新。一个个问题的提出,随着阵阵掌声,一个个被解决了。事情竟是那么巧合,正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一疏忽,找错了“总份数”所对应的“总数量”列出了一道错式。班长林小萍立刻指出了错误,而且讲明了“病因”。学生们对林小萍的不客气,流露出不满,都纷纷为我辩解:“老师还没来得及检查。”我理解学生们的心情,更喜爱林小萍对科学的严肃态度,主动唱起了《小草》这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你看,一向善于刨根问底的唐强同学,两眼不住的环视,好像在寻找什么破绽,他站起来用带有商量的口吻说:“我提一个问题,师生一起做好吗?”学生立刻向他投去不理解的目光,追问道:“你又出什么鬼主意呀!”“好呀,快讲吧!”我微笑着双手示意,鼓励他说出来。“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由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40+60)/2”。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算式,并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向唐强*。只有几名学生费了好大心思才列对了算式。

面对一张张“得意”的面孔,我感到心酸内疚,是我没有讲清“根据问题找准‘总数量’和‘总份数’”,以至于大多数同学造成这样的失误。这道题只要抓住“往返”这一关键词语,就不难找到“总数量”是往返的总路程。“总份数”就是往返用的总时间。

唐强同学的问题,如同一颗炸弹,无情地击中我的要害,指出了我在教学中的失误之处。这种坦诚的胸怀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老师的热爱。这怎能不令我高兴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教育艺术,不会拘泥于具体的模式和形式,而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