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新《义务教育法》解析

新《义务教育法》解析

2024-03-09 阅读 1751

新《义务教育法》解析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日前,《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正式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专家评价,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施行,将为我国义务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管理机制与制度支持(7月3日《光明日报》)。一言以概之,新《义务教育法》,新在“公平”。

新《义务教育法》开宗明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在明确统一性、强制性的同时,新《义务教育法》突出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而公平,无疑是“公益性”最根本的属性。

为了真正体现由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的特点,新《义务教育法》对免除学生杂费的时间与步骤,专门作了授权性规定。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义务教育免收学费、杂费的法律原则,将惠及我国城乡的广大适龄儿童、少年。从今往后,不会再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缴不起学费、杂费而辍学,这是教育公平的一大经济保障。

学费、杂费不收了,学校的经费如何保障?修订案确立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障,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这是重大突破,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模式。国家为缩小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的差异,还将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并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富校用大理石铺地,穷校用塑料薄膜挡风,这样的教育不公,有望成为历史。

公平的义务教育,既依赖均衡分配的经费,更依赖于均衡发展的体制。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为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孩子”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办学体制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校际差距,还着重体现在师资差距上。为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新《义务教育法》专门为鼓励城市教师、高水平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作了诸如“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地区补助津贴”等项规定,通过经济待遇的倾斜,努力为教育公平提供师资的保障。

此外,还有关于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保障,还确立了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可以骄傲地说,新《义务教育法》醒目地大写着“教育公平”的字样。

如何保证“教育公平”能从新《义务教育法》的纸上走下来,则是同一枚硬币的另一面。要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就必须确保义务教育不再走到“产业化”的邪路上去;免收了学、杂费,更要防止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有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就必须刚性地体现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取消了重点学校、重点班级,要防止它们变脸为示范学校、特点班级;至于要引导优质师资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除了经济待遇,还得在评优、晋级和职称评定上,体现力度足够的倾斜……新《义务教育法》让人看到了“教育公平”的希望,但要让“教育公平”真正付诸实践,依然任重道远。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剑锋磨砺出梅香苦寒来――解析升学管理培训部2022中心教员训练方案及实践

剑锋磨砺出梅香苦寒来――解析升学管理培训部*中心教员训练方案及实践

当前,如何在短期内训练出合格的中心教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合格的中心教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有扎实的技术、规范的教姿教态、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按产品标准实施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训练出合格的中心教员,升学管理培训部在以往训练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近6年的教员训练实施经验和中心的反馈制定出5月份新的中心教员训练方案,并成功实施。

此次训练总时间为8天半。每天白天上课,晚上是自习课。训练的第1天到第4天为第一阶段,主要训练新教员的基本教法规范、教学技巧、教学模式、实验课实施等内容。第5天到第9天为训练的第二阶段,主要进行课程重难点评测、项目机试。训练成绩较好的教员可以在第7天离营,其他教员根据训练情况于第8天和第9天上午离营。

下面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精彩而充实的训练安排吧。

1.开班典礼和入口考试。

在开班典礼上,主要收集中心教员信息,告诉新教员训练的意义、训练日程、出口标准,实验环境,提醒教员要严格遵守训练纪律,营造紧张气氛。然后进行各个模块入口技术笔试。这次入口考试方式统一改为2个小时的技术笔试,而以往一些模块评测是6个小时的上机考试(这种方式耗时较长,不利于训练日程的统一安排,并且评测覆盖面又太窄)。新方案在时间控制、评测的全面性方面比以前有优势。

2.生动活泼的产品培训课。

教员先听约40分钟的产品培训视频,然后讨论10分钟。采用视频学习的好处是在课下和晚自习教员还可以重复听课。随后进行基本教法规范讲解和示范。让没有授课经验的教员知道正确的基本教法规范(语言,目光和表情,站姿、手势和位置,板书等)和常见错误。

3.精彩的产品试讲课。

每人试讲约15分钟产品内容,目的是发现基本教法规范存在问题的教员,并纠正对产品理解不准确的地方。如果试讲不合格,访谈,并且当晚重讲,如果是基本教法规范不合格者,在第二天另分配技术内容试讲。

4.深入人心的教学技巧课。

首先训练师进行教学技巧讲解示范,让教员理解3w1h、对比、提问设问和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技巧。然后进行教学模式常见问题讲解。接下来进行教学技巧试讲,主要考察教员能否灵活使用教学技巧讲解技术课程。给出相应技术章节试讲,讲解时要注意使用教学技巧,例如benet的教学技巧有3w1h、案例、对比、提问设问等。

5.强调动手能力的上机/实验课试讲。

上机/实验课试讲,主要考察中心教员是否能够能按照环节要求实施上机/实验课。进行如何带班培训,主要讲解班主任的工作以及中心教员如何与班主任配合共同促进升学。

6.旨于共进的重难点评测课。

进行两轮技术课的重难点评测。每个模块指定16个重难点,让每个教员顺序讲解。具体实施采用协同式教学法,即一名教员上台试讲,其他教员听讲,试讲后大家点评,分析优点、缺点,并作教法和技术方面的讨论。这样,让优秀教员起到示范作用,较差的教员也得到锻炼和提升。因为每个教员在教法和技术方面各有所长,互相切磋,使彼此都有长进。

7.考察综合能力的项目机试课。

进行项目机试,考察教员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持证教员进行上机/实验课试讲。

通过这8天半的实践,新方案比以前的训练方案有了很大的改进:

第一,训练安排上的时间统一。

accp有5个模块,benet有4个模块,共9个模块,如果再加上未持证和已持证教员的分类总共需要18个班。如果一个班配置一个训练师,训练师资源需求量大,而且有些模块参训教员较少,配置专门的训练师也是资源浪费。采用新的训练方案后,许多模块可以合班训练,努力在现有资源下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第二,入口技术考试统一成2小时的笔试。

以前9个模块考试安排不一致,benet的4个模块和accp的s1模块是2小时笔试,而accp的s2和y2模块是6个小时的机试。机试虽然考察了动手能力,但缺乏对参训教员技术能力的整体把握。统一成2小时笔试可以便于参训教员准备,也有利于全面考察参训教员技术水平。

第三,取消产品笔试,改为产品试讲。

以前产品培训后需要中心教员机械地背诵产品,而这次采用产品试讲的方式,既考察了教员对产品的理解,又检查了教员的教姿教态。

第四,上课形式多样化。

本次训练有训练师讲解、示范、组织研讨的形式,有中心教员台下对练、试讲、笔试、机试的形式,还增加了视频课件,例如产品培训、基本教法规范、教学技巧等内容都录制了视频,便于教员反复学习。

第五,在重难点试讲环节采用协同式训练法。

协同式训练法就是在训练师组织下,参训教员轮流互换教员与学员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在某参训教员试讲过程中,其他人通过听课、提问、补充、点评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最后由训练师在教法和技术层面总结,从而实现班级成员整体教法和技术的综合提高。教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博采众长、各取所需。

第六,每日排名、加强竞争。

每天根据训练成绩对教员张榜排名,督促教员努力训练,争取尽可能大的提高。从第7天开始,教员根据训练排名的成绩分批次出营。

第七,加大了试讲密度和强度。

教员在训练期间从基本教法规范、教学技巧到综合的重难点的学习,每天都要进行大量试讲,每天晚自习准备第二天的试讲和实验,通过试讲、点评,切实提高中心教员的授课水平。

本次训练方案从设计开始,就本着实事求是,切实提高中心教员授课水平为目的,通过精心组织和筹划,保证中心教员训练的效果。尽管参训教员在训练中比较辛苦,但回过头感觉这种付出还是值得的。“剑锋磨砺出,梅香苦寒来”,只有经过千雕万琢、千锤百炼,才能成玉成钢。只有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员。

篇3:解析制度变迁与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解析制度变迁与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摘要:

改革中的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使得弱势群体子女在获得基础教育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为了维护基础教育的公正,地方政府应当关注住房制度改革与基础教育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城市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均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和市场手段维护基础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关键词:制度变迁;基础教育;公平

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城市社会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良好基础教育机会的获得越来越与经济能力挂钩,低收入者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获得良好基础教育机会减少。如此的后果是造成弱势群体的代际复制。子代由于缺少好的基础教育机会,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机会,最终失去了获得好的职业和拥有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机会。基于此,基础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维护基础教育公平也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有效举措。

一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就是坚持方便与公平的原则。政策上的就近入学避开了人为地选择学校,使得辖区内的居民,无论贫富,无论是否有正式工作,其家庭子女都有公平的入学机会。不同学区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同会造成这些地区教育公平的障碍。正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差别存在,城市居民的理性选择应当是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种选择一直受到就近入学政策的限制,如果想突破限制,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将户口迁移到好的学区之中;二是通过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来择校。户口迁移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要在好的学区中拥有住房,但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城市居民的住房大多为单位分配或者时代承袭,很难有机会自主选择居住的区域,因此这种居住模式决定了这种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

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城市社会成员具有了选择商品住宅的自由,基于使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住房资源与教育资源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住房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住房制度改革增加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度,从而也增加了有选择性获得公共资源的机会。按照一般的假设,富裕者会通过自己购买商品房的行为选择居住地,有效利用基础教育中“就近入学”的政策,使得子女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相关研究提出,在城市住房市场化的过程中,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制度会促使父母在住房市场上用脚投票为子女选择更好的学校,从而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均等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阶层分化[1]。这个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居住地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然而,假设本身也受到两个方面的质疑。第一个方面是现有的基础教育学校都有“择校”的政策。即不在基础教育法定片区的居民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取得该校的入学资格;第二个方面是所谓的“就近入学”并非指的是实际居住之“近”,而是户口所在地之近。由此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法规规定的就近是就户籍所在地之近,而非实际居住地之近。这就说明,城市居民要获得好的基础教育资源并非必须居住在“好学校”片区,居民一方面可以通过“借读”选择进入好的基础教育学校,另一方面可以将户口保留在好学校的片区之内,即便是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发生分离,仍然可以运用就近入学政策获得好的基础教育。

二通过选择住房和户口来获得好的基础教育资源的前提是家庭要拥有这种选择的经济能力,以达到间接择校的目的。显然,围绕教育资源展开的竞争将炒高好学区周边的房产价格,而较高的商品房价使得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难以用购房的方式来实现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其后果是在社区空间上产生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离,因而导致了社区的分化。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对城市社区的影响上,也必然导致"生态隔离"的现象。社会各界层的不同需要促使商业社区的建设出现不同的档次和品位,为人门提供了多种选择余地。根据新开发的商业社区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开发商投资力度也不一样。在交通便利、自然景观较好的地段,小区建设的档次往往比较高。除了住宅建设的高档次之外,这类社区往往还拥有先进的基础教育设施。

篇4:解析提高阅读水平(高效阅读高速阅读解题技巧)

解析如何提高阅读水平(高效阅读高速阅读解题技巧)

摘要:

语文教学包括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都有好处。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很重要。

关键词:高效阅读高速阅读解题技巧

有许多同学认为阅读理解题难做,理解一篇文章难。他们认为:文无定法,这个作家这样写,那个作家那样写,理解他们的文章像猜谜语,难以琢磨。其实不然,文章类型多种多样,但不是无法可依,凡事都有规矩方圆,如果不通文理、胡乱猜想,是把握不准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针对同学们对文学的误解,我每隔两星期都要抽一两个课时专门讲解文体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文体特征,教给学生记叙文是什么,议论文是什么,这种文体常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哪些?学生对文体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后,他在阅读文章时能够辨别出这是哪种类型的文章,假如他遇到的是议论文的话,他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论点、论据,就会思考文章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这样一来,他就会一定程度地理解了这篇议论文。所以我认为花点时间给学生讲些理论知识是必要的。

我们来看一下课标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

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

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平时欣赏一篇文章可以慢慢来,但考场上要求高效、高速完成阅读理解,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

一、先读题、后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是一种针对性的阅读,可提高阅读效率。

二、想快速理解一篇文章,我们不妨找这篇文章的“眼”。

1、重视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有可能是此文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的对象,如《孔乙己》、《背影》、《敬业与乐业》;也有的能表现出此文的主题,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纪念白求恩》。所以重视文章标题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

2、重视文章首段和尾段。文章的首段和尾段非常重要,它们往往起着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如《背影》首段和《枣核》尾段。有的文章的首段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如:《白杨礼赞》首段。

3、重视每段的首句和尾句。它们往往是本段的中心句,如《纪念白求恩》二、三段的首句。

4、如果是一篇记叙文,应重视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起到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如《我的母亲》的尾段。

篇5:解析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产生原因

解析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原因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九年制学校范飞姜佳荣

[内容摘要]对中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行为习惯教育,即做到自尊、自重、自勉、自信、自强、自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向上,有益他人,从而真正有益自己。自私自利、自满、自馁、自毁、自弃。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首要一点是:帮助具有不良行为的同学以健康的心理、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些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像失去了自控力一样,稀里糊涂地上贼船、破罐破摔。中学生不良品德的产生与社会、家庭、学校甚至和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中学生不良品德产生原因

【正文】中学阶段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常常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在和许多教师的交谈中常常听老师们说:“某某学生真难教!“某某学生又打架了!”反映学生难教、成绩差、不好管、品德不良等的怨言。这种怨言在农村学校的教师中普遍存在。所谓不良品德行为,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行为。虽然它和违法犯罪不是一回事,但今天的不良品德行为往往会导致明天的违法犯罪。有许多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就是从品德不良开始的。因此,做好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当前中学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我对农村中学生的不良品德进行了归类:

一、厌学型。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没有积极性。如逃学、迟到早退、不按时、不认真完成作业等。

二、浪荡型。做事马虎,吊儿郎当,放荡不羁。

三、两面三刀型。当着人一面,背着人一面。做事狡猾、不诚实,不讲信用。

四、压抑型。遇到挫折时和不快时不愿与人交流,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消沉、低落;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自我评价偏低,对自己甚至社会感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五、破坏型。一些学生的对道德规范有错误的认识,遇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造成不好的后果。这种学生常常以违反道德规范;如;说谎、骂人打架、破坏公物的方式和手段表现或发泄自己的心情,且不易接受教育者的评价,对行为后果一般不后悔,甚至有满足感、得意感。

根据农村中学生所处的环境,我分析出造成学生出现以上不良品德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每一天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生活习惯,家长对社会事物的评价等时刻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但在农村环境中,家长们往往存在着如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