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师工作感悟:梦想带我向远方

教师工作感悟:梦想带我向远方

2024-03-09 阅读 6032

教师工作感悟:梦想带我向远方

教师工作感悟:梦想带我向远方

时光荏苒,从2000年7月师范毕业来到家乡z做一名农村教师,转眼间已经13年了。忘不了儿时对教师的憧憬与向往,也忘不了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更忘不了为师路上的爱与责任。13年,带着对教师的梦想和热爱,我一直追寻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路上,辛勤地耕耘,努力地工作,渐渐地我从一名稚嫩的学子成长为学校的骨干,从常态教学走向教育研究,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学先进工作者、临沂市优秀班主任、临沂市教学能手、罗庄区课改之星......我深知,这些荣誉代表的并不是我的优秀,而是见证着我不断成长的历程。

在求索中踏上征程

毕业的第一年,我被分到了一个仅有三名教师两个教学班的贤孝庄小学任教,学校条件极其艰苦、环境相当恶劣、学生的学业成绩可想而知。接过班,见过学生之后心中有些灰冷,但因幼年丧父而在穷苦中磨练出来的我,有着一股天生的韧劲,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好好地爱学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要干出样子来!

(一)教育,要的不仅仅是成绩。

刚参加工作,我吃住在学校,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辅导几乎是“一对一”,我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很多学生底子相当薄弱,我就从基本的20以内的加减和乘法口诀教起,就这样每天边补边讲边练......凭着我的执着和坚持,期末,我带的那个班在教学质量调研中从全镇倒数一跃成为了全镇第一。优秀的教学业绩很快得到了镇教研室领导的赏识,20**年的春天,临沂市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研讨会在兰山区举行,镇领导毅然把这次学习的机会给了我,这也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次外出学习。清楚地记得当时参加这次会议的老师要么是县里很有名气的骨干教师,要么是各乡镇教研员,只有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小教师,那时谁也不认识,一路上只是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发呆,听着其他骨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高谈阔论,很是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甚至有些多余......

接下来两天的活动中,我诚惶诚恐地看着课,记忆犹新的是临沂三小尚军老师执教的《连乘应用题》,当时,对于什么是好课我心中一点概念也没有,只是课堂上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还有圆桌式的学生座次排列深深吸引着我,直觉告诉我,尚老师的课上得很精彩。晚上,大家一起议论时,骨干教师们的交流我似懂非懂,轮到自己发言时支支吾吾说不到点子上,紧张地浑身冒出了热汗......学习就这样结束了,这次迷茫又尴尬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但心底却不住地叩问自己:我此生是否也能登上这样的舞台,向这些骨干教师一样展示自己?

面对成长的梦想,我知道自己匮乏的东西太多了,只有埋头苦干“死”抓成绩,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是,我的切入点在哪里?我该怎么办?自己苦苦挣扎了很长时间也一直找不到出路......

(二)求解,在学习中汲取养分。

正当自己苦苦不得其解的时候,同事宋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送给我只有薄薄几页的一本黄皮小册子。我匆匆打开,原来这个小册子就是当时镇教研室领导在点评课时说的“6(复习)-16(新授)-8(练习)-8(作业)-2(小结)”的教学模式。我如获至宝,巴不得一下子把这个小册子印在脑子里,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沉浸在这个小册子的学习之中,边读边学,边学边用,课前按照小册子的模式来设计,课后再拿着自己上过的内容往这个模式上套。慢慢地我感觉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很规范也很有型了,我多次主动邀请学校的老教师来听我的课,那时学校的几位老师大都是没受过专业学习的老民办教师,他们听后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他们却无法清晰地说出我的课好在哪儿。

“到底课为什么这样设计?好在哪儿?”我在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那么,我就没有了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我再次陷入了苦闷之中。又一个不经意的午后,我在校长的办公书橱上偶尔发现了刘焕皋老师编写的《小学数学认知程序》一书,翻阅一看,这里边既有学科知识的理论指导也有学生认知规律的阐释,更有精品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评析。它让我心里窃喜,这不正是我所求的“为什么”吗?它就这样陪伴着我在求索中开始上路......时至今日,面对丰富的网络和书籍信息资源,我始终舍不得将这本书丢弃,时而翻阅总觉得别有一番味道。在那个学期末的县级课堂达标活动中,县教研室的赵主任评价“这是我在乡镇小学年轻教师的课中,听到的最好的一节课。”得到专家这么好的评价,我兴奋无比。校长鼓励我好好锻炼,争取参加县里讲课比赛。此时,我觉得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随后的日子里,设计教学思路成了我最大的乐趣,茶余饭后当其他教师闲谈时,我开始寻找更多的“精神食粮”。那个年月学校没有网络,唯一的刊物就是《山东教育》,杂志中的“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是我最喜欢的栏目,再后来我发现老师很少借阅,就向校长申请了一项“特权”--可以直接在书上圈圈点点肆意勾画,一个学年下来,几乎期期篇篇都留下了我的笔迹......

在赛课中历练积淀

工作三年后的20**年,我有了参加县级讲课比赛的资格。我踊跃报名,经过学校和镇教研室的层层评选,我终于被推荐参加了苍山县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从此,我便开始了我的赛课磨砺之旅......

(一)模仿,展现我的优质课堂。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夏日午后的第二节课。我精神百倍地进入课堂......不久之后成绩公布,我荣获了一等奖。这个荣誉不高但是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却已相当“厉害”,这也是我们镇第一个获得县级数学学科的一等奖,记得当时镇教研室的领导每次见到我总是鼓励不断,面对领导的夸奖内心更多的是愧疚,其实自己只是一直在“背”课,教学只是在模仿着别人和按照设计的程序进行,学生亦步亦趋的跟随在我的指挥之下,所谓的小组合作也只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现在想来,或许正是“走教案”带来的这些思考才促使了自己不断的追梦!

一晃又是五年的时光过去了,20**年我以扎实的基本功在县讲课比赛中脱颖而出,并作为我县唯一的一名农村教师参加了市讲课比赛。当时在县里比赛执教的是《倒数》,大家普遍认为思维含量底,不易“出彩”,要我重新更换课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准备了《购物策略》一节,备课的折磨不言而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如何在购物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困扰着我。在一次次的试讲中,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与学生常常是一节课两台戏!这促使我不断的思考与反思,我突然发觉每一次教学设计竟还是囿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来构思,却忽略了我的教育主体--学生!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思路,以“学生”思维的提升来推进课堂的进程展开教学,比赛那天我激情的演绎、学生出彩的表现、课堂精彩的生成不时博得场内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预设和生成竟是同样的重要,学生思维的提升才是数学课的核心所在!

(二)自塑,展现我的个性课堂。

从那以后我便有机会成为市小学数学骨干团队的一名成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一系列“军营”般的训练:临沂四小的骨干教师培训班、QQ论坛、南京学习......一路走来,我汲取着国内名师专家和同行的智慧营养不断滋养自己的课堂。20**年的10月,我有幸参加了省优质课比赛,现在想来比赛中的点点滴滴又在脑海中回放开来......

记得那段日子里,我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调思路、改课件、备学具(当时自己执教的是三角形内角和,每次试讲都要准备大量的学具)”的忙碌中。磨课中的我更多的在思考:如何在尊重学生研读教材之上解读我自己的课堂?从设计到试讲,从观察到分析,更多的诠释是自己对数学教育的“和谐之美”“探究之趣”的个性解读,终于在省级赛台上我以自己个性化课堂风格在同课异构中脱颖而出!磨课的过程是痛苦的,更是幸福的,只有在亲自体验中的人才能深刻感悟,这是值得我用一生回味的情感,这种情感应该叫“珍惜”。

每讲完一次优质课,都会经历蜕变的痛苦,但同时也有蜕变后的美丽!我在想:课堂--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课堂的个性解读者!

后来,于老师读完我的磨课感悟在博客里写给我这样一段话:读完王永胜老师的文章,我很感动!王老师是一位最基层的数学老师,一直工作在农村联办小学--仅有6个班级的学校。与其他工作在城里学校的老师比较,他的每一步成长都很艰难!但他却一路走来--20**年县优质课一等奖--20**年市优质课一等奖--20**年省优质课二等奖。他的每一步胜出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也体现了他的实力,他的勤奋、理性和执著,成就了他的今天!......

我深知,这番话是对我的鼓舞,更是对我的鞭策!我想,只有怀揣梦想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在反思中找寻方向

时至今日,省市县区级大大小小的公开课我上过近二十节课,一次次的历练,让我越来越感到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我的风格又在哪儿?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我开始反思......

(一)阅读,在思维碰撞中寻求方向。

一次在与校长的谈话交流中,校长曾这样说到:犹太人平均一年的阅读量是64本,而我们中国人只有4.39本,我们要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语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敲醒了苦闷中的我,我在实践的同时却忘记了读书,何来风格?这不正是自己底蕴缺乏的根源所在吗?!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从此我开始静下心来读书,全国名师的书我在读--读《邱学华尝试教学课堂艺术》、读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读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读高胜祥的书、陶继新的书等;省内名师的书我也读;大部头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皮亚杰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我在读,小刊物我也在读,近年来我个人先后自费订阅了《小学数学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等六七种教育类期刊。

在读书中,我学会了反思,在边读边学中我适时把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碰撞,比如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关于获取知识中,我写下了这样三点感受:一是获取知识的根本是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二是关键在于产生疑问,三是“什么是疑问?如何产生疑问?怎样利用疑问?”就这样,我在读书中实现着与先哲的对话沟通碰撞。

当然,现在偶有所得我也会把它悄悄记录下来,放到自己的博客,在读书和记录中我又享受到另一种做教师的快乐......

(二)研究,在不断求索中找寻路径。

随着对教育的理解逐步深入,现在越来越有一种认识:一个教师真正耕耘的不是舞台而是讲台。我也越来越喜欢常态的课堂,喜欢看常态课里孩子们的甜甜笑脸、喜欢听常态课里孩子成长的拔节声声......在常态的课堂中我学会了等待,我学会了思考......

慢慢地,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教育的根本在哪儿?数学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自己的学情调研。全校高年级二百多名被调研的学生中竟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会自学,何谈探究,于是,我尝试从自己的“自留地”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草本研究--《小学数学主体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并把学校的几个年青教师邀请进来一起参与实践。从上学期起,我们从学生的计算教学开始入手,先后实践了课前五分钟口算实验、直观策略在计算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计算小能手评比等实践和探索,无论是算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去年,我区“三百工程”评选,我主持承担的《小学数学主体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被评为罗庄区“百佳”特色课题之一,并且连续两年被评为“课改之星”,科研正引领我向新的更高的教育方向行走。

有人说:好教师传授知识,优秀的教师启迪智慧,智慧型的教师点化生命。这或许就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轨迹,初为人师我对成绩的追求、成长中对课堂的磨砺和现在对教育的认识不正是在梦想中一次次超越自己吗?

回望自己走过的路,13年来我只是在小事中锤炼自己,在历练中悄悄地实现着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我深切的感受到成长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教诲与培养,离不开单位同事的支持与关心。或许这些帮助关心对领导和同事只是举手之劳,但却改写了我的人生道路,在未来的路上,我依然会怀揣梦想,坚定前行!

编辑:www.qiquhA.com.com

篇2:教师成长感悟奇思妙想

我们的生活从不单调,其中的事物之间绝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奇思妙想。请问,您亲手制作过豆浆吗?

要想在清晨起来喝一杯自己亲手制作的浓香四溢的豆浆是有前提条件的:头一天临睡之前将干黄豆洗净后,放入有清水的小盆中浸泡,水一定要没过黄豆。早上起来,将浸泡了一夜、吸足了水分后变得饱满圆润的黄豆捞出,放入加了清水的机器里进行打磨、熬煮。一定的时间后,经过过滤倒入杯中,或原味或加糖,皆有个人喜好决定。至此,一杯散发着清香、沁人肺腑的豆浆就大功告成了。这简直就是剔除糟粕,留其精华的过程。哈哈!你不觉得这打磨豆浆的过程与“磨课”之间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吗?

其实,我们每次的“磨课”亦如打磨豆浆一般。你大概会惊奇地质问:你怎么会有“磨”课呢?只有要上观摩课的老师才有机会“磨课”!“磨课”不仅配有大量的、连续性的时间,还配有一个智囊团。咱们天天上的都是再平淡不过的常态课,怎么会有“磨课”呢?又哪儿来的时间“磨课”?谁又跟你“磨课”呢?请问你有智囊团吗?小团队也行!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偏离教学的航道了。我们平时的常态课,较之观摩课,的确没有强大的气势,但也绝不平淡无奇,它也时时有着精彩,闪烁着师者智慧的光芒。不仅我有“磨课”,你也有“磨课”,大家都有“磨课”,只是我们没有主动意识到罢了,因为它在于无声处。

每到寒暑假期,我们拿到教材便开始细细翻阅,在欣赏篇篇精彩的课文和注视棘手的知识点时,大家的脑海里一定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册书的单元与单元之间有什么联系?我该采用哪些方法和怎样有效的手段去引导学生,化解难点?这正是你我在为备好课而进行的第一次的总“磨”!继而,当将要开始一个单元的授课时,我们打开教案,再次翻开课文、查阅教参,我想我们正在为高效率地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而细“磨”!此时,先前的备课已不令人满意,我们发现了“糟粕”开始剔除、修改,兴许这个过程进行中还要与其他老师交流讨论。于是,你“磨”出了“二次备课”。马上要进行一篇课文的讲授时,再次翻开教案,“磨”又开始,甚至将学生的情况再次考虑一遍……这样一路“磨”来,留下了精华。咱们各位的随堂课上得也是得心应手,精彩纷呈。我们讲授、引导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也滋滋有味。这“磨课”难道不是与打磨豆浆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可见,常态课的“磨课”是自己跟自己的较劲,在于无声处。如果不仔细回味,还真是不易觉察出我们平时都在磨课。的确,为了一节成功的观摩课而进行的“磨课”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升华的过程,谁又能说为常态课所做的不显山露水的“磨课”过程不是呢?

前两天又看了孔雀公主杨丽萍的《雀之灵》,禁不住在想她那颀长柔美的双臂、双手,还有那留了四十年的指甲

篇3:《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读后感悟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读后感悟

自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受到学生喜爱、家长认可的优秀的教师。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学修养,这与爱读书、常读书是分不开的。有句话说的好,“读书学习是教师永远的备课”。同时,言传身教,我们教学生读书,当然自己要先读书。在这个学期,我阅读了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彬福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这本书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许多素质:热爱语文教育,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职业信念和追求,视语文课堂教学为一种生活,教书育人;自觉提升专业素养,具备足以从事教学活动的专业技能;善于借助教学科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使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收获;有面对问题和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有敢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的胆识;有善于运用智慧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追求;有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品格等等。要想都做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起码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说还需要历练。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首先,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有思想的教师。所谓有思想,就是有自己的信念,有语文教学追求目标。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体现着一种理论或理念,不管行为者自觉不自觉。我需要不断提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自我学习,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其次,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善于积累、习惯自我反思的教师。这里的“善于”和“习惯”两个词不容易做到,都需要下些功夫,而这正是优秀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所谓“善于”,指不仅注重积累,而且“会”积累,会用自己的眼光识别有价值的东西,并将之熟记在脑海中。所谓“习惯”,就是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只要上课,之后都会“回想”“总结”其中的优劣得失,坚持那些合理、有效的行为,修正那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做法。

书中对于语文教师应该读的书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语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读六类书。第一类是语文教育史,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个学科的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加清楚哪些是需要传承的精华,什么是要剔除的糟粕。第二类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一些学习理论足以引导我们去探寻语文学习的规律,去回答“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语文”的问题。第三类是文学作品,它们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爱读书,不仅要反复读名著,也要关注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文学研究的动态,还要阅读新的文学创作,吸纳多元的文学作品。第四类是语文学科教学论,选一种比较具有权威性的进行精读,以便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形成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五类是专业杂志,关注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第六类是杂书,虽然不直接与语文教学相关,但是触类旁通,读得多了也会受到启迪,同时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开阔见识。

这本书给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在我未来的教学生活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争取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语文教师!

篇4:教师生涯感悟做一个好老师

教师生涯感悟怎样做一个好老师

研修,不是一声谢谢就能说清我心底的感觉,不是一句惊喜就能道清我心底的愉悦。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我心底的悸动。研修,是一双温柔的手将我轻轻搀扶,是一把犀利的刀剥去我眼中的阴翳,是一声召唤,让我看见了千山万水;是雪后的春天,让我看见了万紫千红。研修的路上,有你有他有我。研修,是一次美丽而震撼的心灵之约

心灵守望的日子,那么短又那么长。短短的相聚之后是久久的沉思。如果说以前的日子都已经过去,然而从今之后,我的教书之路岂能再次蹉跎?不,绝不!挥一挥手告别过去,让我抬起头来,春暖花开,享受我教书的日子,恬淡从容,做一个智慧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何止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呢?那是一份艺术一种创造。多少年之后,有多少公式定理灰飞烟灭,可是语文活着,文字活着,精神活着,随着岁月镌刻在每一张美丽的脸上,一份愈来愈清幽的香浓,愈来愈真醇的高贵,那是一份掩饰不住的智慧与修养。

做一个智慧型的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爱”字。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三位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来选择吧?”母亲沉吟片刻,决定把爱的天使请回家。爱的天使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天使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答曰:“我们两位是跟着爱来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与智慧。”

所以请以一颗母爱的心无条件地爱着我们的孩子。孩子是小小的天使啊,他们的心没有芜杂,不要让我们这第一只引领他们的人生的手染上尘烟,刻上势利。如果你说做不到,那么请反过来想一想,假如这是你的孩子,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心来对待他(她)?你期望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面目在她(他)眼前打开?

语文老师,请先上好每一堂文本之课。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当做我们的教材的文本,每一篇文字都是一次爱的教诲。你看到的只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一排排印刷的字么?不是,是许多个人,历史上的,现当代的智者,告诉你许多故事和道理,那里面由作者的灵魂,那上面有编者的期待,还有我们民族精神的寄托。孩子才是民族的未来,给孩子塑造一个美的心灵,就在于我们每天的文本解读。

为了这份解读,为了在作者和孩子的灵魂之间架起一座桥,那么语文老师,让我们读书吧!读很多的书,历史哲学古代近代,做班主任的甚至要通晓所有的课程,然后你才能轻挑慢捻,回味悠长,才能不让孩子仰望的眼睛里没有失望。

请平视孩子的眼睛,请您关注孩子的心灵,让每一篇文字都活着,活在孩子们的心上,至于用什么方法,图片小组讨论习题作业,那只是解读的一种,千千万万的方式不过是“器”的东西,我们的追求却是轻敲孩子的心灵。

语文老师,请您仁爱、负责、激情、幽默、技艺高超魅力无穷。是因为他们研究课堂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请上好每一堂人生之课。语文老师课堂之上讲文本是学科之核,然而语文的外延还有德语的功能,所以语文老师请您再做好一个德育老师。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仿效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儿童对教师的进一步关系的建立,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做语文老师,我们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无一不对孩子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有时一个高尚的言行就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篇5:中学教师白板集中培训感悟

感言心得培训学习,总是有所收获,只不过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感兴趣的事物不同,因而对培训的感悟和收获也就不尽相同。

在培训中,我的感悟点就是,要换位思考。我们集中培训了两天,就有人喊苦叫累,没有作业没有负担,只是听,只是动手操作和注册,粘贴复制发表而已。想想我们平时在干些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干些什么,如果我们也像学生那样,我们还能受得了吗?

想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听课,就不会觉得听课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想想学生在学习中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理解的问题,你让学生怎么办?能够按时把作业抄袭完成,就很不错了。反思想想,也就多了一些对差生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