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2024-05-05 阅读 3502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教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听讲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孩子能否认真听讲,与孩子的注意力有关。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课上爱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因为这个年段的孩子有效的有意注意力也就是25分钟左右。如果教者在设计上婆婆妈妈,嗦嗦,就会让孩子觉得索然无味,那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无法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各种问题来激发学习动力;还可以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

第二,注意课堂的互动

  特别是讲解到重点知识时候,声音的高低起伏,语言要干净准确,做到能将知识化繁为简,让孩子们都能听得懂。

第三,是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鼓励,多推动,当他们能回答出简单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夸奖。我在班上实行打五角星活动。哪个学生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打一个五角星,让大家都羡慕他。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望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也大多集中在:某某某哪儿说错了,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当听同学发言时,要耐心、静心、用心,听对于低段的学生,从他们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看,就最能知道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所以,课堂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明确要求。听老师或同学读书时,身坐正,眼睛看书,而不能东张西望。听老师讲课时,眼睛看黑板或课本。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经常提问他们,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

第五,家校配合,解决问题

  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习惯做起。父母在平时就要训练让孩子听一、二遍就马上做到,吩咐的事情不说三遍。再则,孩子正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要打扰他。比如,孩子在画画或折纸时,不要轻易去打断,也千万不要叫孩子来吃什么好东西叫他停下等。

  只要我们老师在工作中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不断摸索规律,必然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制度大全-www.Qiquha.com.com

篇2: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篇3:少儿版画教学之心得体会

少儿版画教学之心得体会

当今的教育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小学美术的教材中就有很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章节,基于小学生爱画画、爱动手、爱表现的天性,其中在岭南版小学第八册的第四单元就安排了少儿简易版画的四种制作技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适合学生学习。版画是一门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儿童的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纯朴用色等艺术特色与学生稚拙的美感特点天然吻合,教学时更易于唤起其绘画灵感,发挥个性,大胆构思,发展其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其勤动脑、巧动手的良好习惯,并养成一定的意志力和工作的条理性。根据我在版画教学中的多年经验,提出几点操作方法与同行们探讨:

(一)注意课前准备的必要性

材料的准备是版画教学难开展的原因之一。版画制作涉及到一些必要的工具材料,而当今学校在这方面的资源毕竟有限,要想完成好教学任务,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工具材料是必须的。我的方法是,学校能解决的尽量由学校解决,学生也自行解决一部分,为学校分担一些,还有能够代替的就代替。如,硬纸板从废纸盒中选取,商品的外包装、台历、挂历都可以代替。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美术教学也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表现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大师的和学生的,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和鉴赏水平;教师的示范也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方法,示范过多会导致学生照搬,锻炼不了学生的思维,示范过少又会导致学生看不明白,不会做,我的方法是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说我来做,一起完成示范作品,通过学生这样的积极参与,学生是积极的,自主的,看得清记得牢,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三)提倡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在《水和蜡的游戏》一课中,我采用当今最流行的“魔术”进行情境教学引人,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课伊始:“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老师什么最厉害呀?”学生回答:“画画最厉害。”老师说:“你们全错啦,老师还有更厉害的是耍魔术,老师是魔术师,不信了吧?想不想看老师露一手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接着教师示范,把准备好的画纸(已经涂好白蜡图案的)快速的涂上色彩,由于蜡笔和水分不相溶的原理,作品立马显形出来,学生一看除了惊呼就是感叹了。教师接着又问:“想学吗”学生的回答那就可想而知了。提问题、留悬念引趣,创设情境激趣,都能活跃课堂,让学生快乐而学。结果教学内容完成的较好,无论是制版还是拓印、不管是独立创作还是小组合作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的拓展和延续性

课内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方法的主阵地,要想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版画作品,仅靠课内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延续性和知识的迁移。我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就特别注意对知识的小结和拓展。如:在《水和蜡的游戏》一课结束时:“同学们,刚刚我们用双手创作了蜡笔和水的神奇版画,我们还要给他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才行,希望我们把今天学到的魔术回家露一手给爸爸妈妈看,你可不能献丑哦。下节课请同学们带好牙签,我们用牙签来画画,到时又有什么样的玩法,我们下节课见”。作品展示是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很好平台。要是能提供学生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根据学校的现有橱窗,向学校领导提出申请,要一个橱窗做学生的美术作业展台,每两周换一次,这样一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身为人师,感知担重。为了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未来,我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当到暮年晚霞时,能有会心一笑,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