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度大全 > 政教处理想信念感恩励志教育实施方案

政教处理想信念感恩励志教育实施方案

2024-01-15 阅读 2115

政教处理想信念感恩励志教育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五、六月份分级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活动,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七、八年级侧重理想信念教育,九年级侧重感恩励志教育。

一、活动内容:

1、七、八年级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1)、各班级开展“理论集中学习和大讨论”活动

利用班会或者思想政治课堂,由班主任或政治老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实质教育。让学生弄清楚理想、信念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关的故事,明确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理想是如何促进拼搏努力上进的,理想信念时刻在提醒着自己不断的进步。然后,每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理想(要切合实际),在班级内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主题讨论,来提高活动的时效性。

(2)、各班级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

在七、八年级学生中,深入开展“树立理想、建立信念”活动。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和制定近期目标的意义,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的关系。班级开好“我的理想”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各自理想,并通过互相评议、小组评议等形式加以教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的理想是以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结合的正确理想。

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观看优秀影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唱优秀的歌曲、了解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活动内容,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3)、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切实结合当前社会、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梦青春梦”教育活动;结合期中考试总结表彰、“五四”朗诵比赛、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学生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年级和年龄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的开展理想信念活动,使之深入人心、成效显著。

2、九年级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内容

九年级紧密结合中考复习和毕业考试,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1)、各班广泛开展励志教育。

利用班级黑板报、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用一些励志故事、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在学习之余能切实感受到努力的甘甜,看到努力的希望,受到启发、激励。

(2)、各班开展感恩回馈教育。

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九年级学生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有针对性的消除毕业前夕的消极悲观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感恩亲人的养育之恩、感恩恩师的授业之恩、感恩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母校的培育之恩。

从小事做起,保护好班级财产,维护好班级秩序就是一种感恩情怀。

从身边做起,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同学的学习就是一种感恩情怀。

二、活动要求

七、八年级各班将教育活动内容(主题班会、观看影片、优秀手抄报图片等)做好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总结,归档保存,并将作为班级考评的基本依据,九年级结合中考有机调整教育内容不做硬性规定。

*中学政教处

*年4月24日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中学励志教育方案

戍上中学励志教育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一)、社会教育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情况。网络文化的泛滥,单亲家庭的日趋增加,隔代抚养教育的普遍增多,独生子女的百千宠爱集一身,家长的重分轻德,学校在中考、高考指挥棒重压下的急功近利,现代快节奏社会下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缺乏,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德性问题、品行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和思考。*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然而,纵观教育,很多家长抱着“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就是成功”的观念,忽视了孩子的成功品质的培养。导致了一部分中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考指挥棒,变的无所适从,甚至自暴自弃。因此如何尽早培养孩子们可以受用一生的成功品质,如何为社会培养富有德性的富有自我激励精神、敢于善于应对人生各种挑战、努力追求成功的年轻一代,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者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教育部门,作为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初级中学,及时引进励志教育,培养学生成功品质,已是一种刻不容缓的行动。

(二)、本校情况分析:

1、生源结构及来源分析:

我校地处鹿城的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随着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农民的生存理性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由此在我校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民工子女。

目前我校三分之二的辖区生中约有一半为留守儿童。他们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第一: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第二,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亲戚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亲戚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随着鹿城轻工园区的投入使用,我校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为民工子女。由于地域差异,对于来自内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工,其家庭教育意识,尤其是现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缺少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外出打工赚钱,让女子不缺吃、不缺穿,供其读书,就是尽父母的责任,能否成才全靠学校老师和孩子自己。家庭教育没有明确目的,持“树大自然直”的观点。长期处于这种教育环境的学生,产生依赖、懒惰、自私、任性、霸道的习惯,时时处处只知“自我”,不考虑别人的情感和需要;只顾自己尽兴快乐,不愿接受社会、集体和家庭的任何约束,他们往往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他们对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更没有上进要求,苦闷、忧郁、悲观、自卑、易怒、敏感,并有一定的社会不良习气行为。所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校教育的一个新难点。

2、后进生较多,学生厌学情绪普遍

我校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后进生较多,他们的厌学情绪较普遍。

以20**年九月入学的七年级新生为例:130多名新生中,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其小学升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全部为“e”或部分为“e”。他们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具有以下特点:一、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二、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三、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3、家庭教育“无法”,学生不思进取

家庭教育又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殊"教育。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如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所阐述的:"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我校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存在普遍的棍棒教育

农村家长打骂体罚孩子现象十分普遍。他们不理解、不尊重子女,对子女实行高压政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甚至实行棍棒教育,亲子之间沟通较少,因而关系不甚融洽。据调查显示:农村家庭子女心目中的家庭类型结构显示,34.02%的家庭属于专制型,42.27%的家庭介于民主型和专制型两者之间,说明这些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威严有加,民主不足。这一点,在我们对部分家长的个案访谈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证实。他们都普遍承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未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和内心感受,处理问题一般都是独断专行,绝对权威。

2)、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一部分家长让孩子到学校的目的不是为孩子今后考取高一级学校,改善家庭生活。他们让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最基本的字,甚至有家长这样对老师说:“我们不要让孩子怎样,只要孩子不出事,能够自己写名字就行,学到多少是多少。”家长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3)、家庭关注不够,冷漠教育。

孩子小的时候,聪明伶俐,父母脸上有光,于是百般宠爱。孩子长大了,或者表现平平,或者调皮捣蛋,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的态度大为改变,由原来的满心欢喜变为或者冷嘲热讽,或者不闻不问。有些家长或在孩子考试不及格之后,或者在老师家访"告状"之后,一两个月甚至半年不跟孩子说一句话,用这种"冷处理"来渲染自己的失望痛苦的心情,以期达到促使孩子良心发现痛改前非的目的。

由于上述原因,他们的子女普遍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学习态度不端正、品德行为不良、心理素质差、和父母关系疏离等问题。

二、开展励志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成功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在通俗意义上,简单地讲就是指那些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

学校通过开展系统的励志教育,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娱乐、学习等各个环节里感受到熏陶和激励,养成自觉内省的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人生规划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形成成功者所必须的热情、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果断性、探究性、勤奋踏实等优秀品质,获得心灵的塑造,完成人格的跃升。从而为今后人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品性基础。忽视或者漠视对学生成功品质的培养的学校教育,不是负责任的学校教育,也不是成功的学校教育。

学校德育要切实提高实效性,必须从激发学生的成功需要即成就动机出发,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以激发志向、培养意志、养成良好的品质修养,从而走向人生成功为目的的励志教育,恰好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励志教育使学生明白,我们所要求的一切的美好品质,不是学校和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发展和人生成功所必需的。这样学校教育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学生发展由被动变成主动,实效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我们始终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上的潜在的优势智能领域,并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的迁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励志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发展潜能,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在价值。这既是对学生个人负责的态度,更是对国家、社会、民族负责的态度。

励志教育的目的有:

1)、感恩自励,培养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刻苦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5)、培养学生怎么立志,怎么践行志向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和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三、励志教育的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

学校以学生的励志教育为主线,强调以人为本,从人(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励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因时而化,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的对象也是不断发展的人,励志教育应该不断创新。

2、引导为主,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励志教育巧妙渗透地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对立,并要遵照循序渐进和刺激学习兴趣的原则,以生动、形象的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发展健康的人格精神为目标。

3、以点带面,全员参与原则

以全员参与励志教育管理为目的,促进各教研组、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全程互动,以点带面,形成团结、友好、互助、向上的良好励志教育氛围,从而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不断促进的生生互助模式以及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师生互助模式。

4、教师引领和学生参与相结合原则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全体教师以内在的素质彰显形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要求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做到教师的引领作用。此外,在政教处、团委的牵头组织下,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从仪表、行为到思想境界对学生一步一步培养,制订班规班约等管理制度,点点落实,级级强化。通过班级班风、学风的评比、考评、目标责任制等多项规章制度,以文明监督岗、文明活动月、征文比赛、联欢晚会等不同形式为平台,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习惯。

5、重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的可塑性,道德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在励志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波动性和反复性,所以,运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进行评价。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要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以便学生本人根据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对自己的行为重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品质水平不断提高。使评价在了解学生需求、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特长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让学生在受到充分尊重和取得自信的前提下,认识其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6、注重实效性原则

增强励志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确定教育专题进行教育,既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要在行为上得到规范;既要对学生现实有教育作用,又要对学生今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开展励志教育的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20**年9月至20**年1月,宣传发动和校园励志教育氛围的营造

第二阶段:20**年2月至20**年12月,励志教育活动开展阶段

第三阶段:20**年1月,励志成果展示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始业教育举行全校“刻苦学习、励志成才、感恩父母、报效祖国”专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2、第二周周前会议全体教师会学习校专题活动方案,细化操作程序,明确活动要求。

3、通过校广播台播放励志系列歌曲。

4、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思想及励志教育的要求,营造活动氛围。

5、建立励志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z、各班主任、各教研组长

具体分工:

1、校长总负责

2、其他安排:

励志环境布置:zz各班主任

励志教育各项专题活动的开展(含励志导师制度落实等)、励志手册的规范使用以及检查指导:z各班主任

励志图书的征订以及教职工励志书的分发(人手一本):z

励志书借阅读书活动开展:z班主任

励志特色班级争创计划制定以及开展特色争创活动:z各班主任

励志教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渗透:z全教研组长全校教师

励志教育的音像资料收集整理:z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展示评比活动:z

励志教育各项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z

(二)、校园励志教育氛围的营造

重视并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来熏陶学生,让学生经常得到鼓励,处处受到激励,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学校结合“四节活动”,定期开展诵励志诗歌,唱励志歌曲,讲励志故事,看励志影视系列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广播台、宣传栏和校园网站等媒体,宣传励志事迹,宣扬励志理念,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逐步做到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块石头说话,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富有教育意义,富有激励作用。主要完成以下环境的布置:

1、班级氛围2、楼道文化3、橱窗宣传

(三)、励志教育活动的开展

1、自我认识--积极引导,培养坚韧意志

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是不行的。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家常便饭。如何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坚持奋斗,坚持学习,是励志教育中最难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使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坚韧的意志:

以政教处德育后20%学生的教育为契机,开展励志教育。

晨会:编好励志教育的校本课程,安排学生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形式是励志小故事、励志文章等等,目的是培养坚韧的意志。一个学期精心安排,力求中心突出。

班会:班主任在安排班级的班务计划时,将励志教育作为重点给予体现,每学期至少要有4次励志教育的专题班会。开学初班主任要提出本学期的要达到的目标要求,确立目标追求,要求每位学生也确定自己的学期目标。期中考试、月考等大型考试后,请优秀学生谈学习方法、学习标兵谈自己学习经历。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要求,但始终围绕励志教育进行,重点突出意志教育、挫折教育。

教育手册:制定励志教育手册,要求学生每周自省、每月励志小结、每期末回顾和展望,班主任每月检查、政教处学期检查。切切实实的开展励志教育,使学生有所收获。

“四节”活动:以“四节”为载体,进行励志作品创作。如艺术节的绘画比赛、剪纸比赛;读书节活动中的书籍选择、征文比赛等。

黑板报:2月份:学习目的性、确立学习目标为主题的励志教育

3月份:以学习雷锋精神为载体的励志专题

4月份:迎接期中考试的励志专题

5月份:以“五.四”青年节为载体的感恩教育

6月份:迎接中考、期末考试的励志专题

9月份:以教师节为载体的感恩教育

10月份:国庆爱国主义专题

11月份:迎接期中考试的励志专题

1月份:迎接期末考试的励志专题

其他*:教务处、政教处要不定期的安排一些获奖班级、学生的颁奖仪式,鼓励做得好的班级和学生,树立榜样和典型,形成一种积极的导向。

2、立志教育

1)、不断实施成功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心理暗示法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方法,而老师的话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初中学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的话都是圣旨,但是对老师的说教基本上是认同的。因此,我们把成功心理暗示法引入励志教育,要求老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成功暗示。要求老师每天必须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老师对学生不能说“你不行”,要说“你行,你一定行。”“通过努力你一定能不断进步。”“三年后,我觉得你肯定能考上学校”之类鼓励性的话语。老师向学生灌输积极的信息,学生心里就会产生积极的反应,不断的成功暗示,久而久之,就会定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即使学生真的不行,他也会认为我行,从而树立起一种强大的自信力,进而付出努力,学习成绩也会逐渐提高。好的成绩又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心情与新的动力,成功心理暗示的良性循环也就逐渐形成了。

特别是对那些好玩、心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关爱,经常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在毅力、智慧、交际等方面的优点,然后慢慢迁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全班学生树立起了走向成功的信心。经常向学生灌输“你能行”的信息,不但讲述伟人如何在困难中走向成功的生动故事,而且结合身边在挫折中成才的真实人事,对学生进行成功心理暗示。

2)、大力渲染信念目标追求

没有信念和目标追求的学生,就好比是大海上一只没有航向的小船,随风飘荡,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针对我校后进生较多的实际,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其从自卑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上初中的目的,以及三年后的目标,让原本毫无目标的学生,在踏入校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做上高中的梦。对于新生,要通过各种办法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如:一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选定一所目标高中,集中张榜公布。这样一来,每一个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就明确了目标,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目标学校,了解录取分数,分析自己的差距,似乎自己已经成为了目标学校的一名准学生,心理暗示和目标引导作用是相当大的。二是,学校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励志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潜能。

3)、庄严宣誓,提升自律品格

宣誓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品格,励志功能显着。要求各班在每次班会课前,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在班长的带领下进行庄严宣誓。誓词如“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刻苦学习......”如“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我们在一起,但很快也将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誓词庄重、严肃,通过宣誓,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宣誓还可以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增强紧迫性,每当贪玩松懈时,一喊起口号,心里就会惭愧,自然会约束自己。当然,我们的宣誓活动,也是由不庄重到渐渐严肃转变的,我们要求老师加以管理和监督,先从形式上做起来,再追求学生从内心里主动、自发宣誓,这种宣誓就成了一种心灵的洗礼,一种庄严的承诺,就会增加了学习的紧迫感以及精力的收入,自律品格就会不断提升。

4)、开展责任教育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责任,更缺乏对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有的初中生把读书当成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自己是为了父母才读书。读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要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监督之下,才勉强做好。抱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还不少。从表面上看,这些学生似乎也承担完成父母、老师任务的责任,但实质上,这是对责任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责任是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求学是他们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如果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确求学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目标追求就会更强烈。因此,我们把责任教育当成励志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抓。

3、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的付出,更把父母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是“感恩”教育缺失的特征。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的必备品质。只有心存感恩、心存美好、心存美德,才会更好地承担责任,才会更自觉地追求目标,才会更迫切地渴望成功。每学期都让学生写亲情作文,通过作文形式来体会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恩情。教育学生表达感恩,立志刻苦学习,宣誓用成绩来报答亲人。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读感恩文章、放感恩歌曲,通过多种形式弘扬感恩精神。学校还在教室悬挂以孝感恩为主题的壁画,借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活动,激励学生为感恩而努力学习。

4、实践行动--注重细节,抓好习惯养成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励志教育离不开习惯养成这个重要内容。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情怎么做,使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锻炼时间,形成良好习惯。鉴于七年级新生缺乏习惯养成的特点,要狠抓七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强化一抓三年工作。入学伊始,我们就要做好相关工作,使学生养成了良好习惯,八年级、九年级就轻松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习惯养成教育分教学和德育两块,无论教学还是德育,我们都要重抓细节。

五、总结与评价:

1、每学期要有阶段性评价、反馈、不断调整提高

2、每学期通过评价、表彰激励学生不断深入开展励志活动

3、每学期要有个人评价、班集体评价记录

篇3:某中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参与对象

全体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各班级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将以识恩明志――感恩立志――报恩壮志为序列,结合传统节日教育,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时间:4月17号前上交)

4月6日带初一学生去扬州烈士陵园扫墓。

“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评比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2、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

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和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3、“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时间:5月15号前上交)

各班级要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

4、“我让(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时间:6月12号前)

各班级要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

5、举行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新案例评选活动。出一期以感恩励志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

篇4:中小学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参与对象

全区中小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要相互结合,有机进行。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假日的内涵,精心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做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各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歌谣传唱、感恩美文欣赏等形式开展各项活动,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主题教育。

城乡管理局将以识恩明志―感恩立志―报恩壮志为序列,结合传统节假日教育,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后,各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德育活动基地,观看革命战争题材影视片等主题教育活动。城乡管理局将开展全区中小学生“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评比活动,以“祭先人,感养育之恩;、忆先烈,励报国之志;颂先贤,行求知之路”为主题,纪念清明节传统节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

2、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纪念日教育内涵,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的由来,加强民俗文化宣传,普及民族传统节日知识,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和青少年德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树立革命理想,积极投身于学习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之中。

3、“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比赛。各学校要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体验活动,通过为家庭、学校生活服务,感受师长工作,捕捉令人感动的瞬间,撰写亲身感受,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理,养成爱劳动、会自理、乐学习的品质,城乡管理局将组织开展“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活动。

4、“我让(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各学校要组织学生走进家庭、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城乡管理局将举行“我让(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感恩故事会活动,组织学生讲述知恩、感恩、报恩的故事,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真情行动,感恩你我,回报社会。

5、举行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主题班会、团队活动、黑板报和主题手抄报等。参加黑板报、手抄报评比需提供照片资料或实物资料,主题班队会、团队活动可同时提供dv资料。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好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各学校要结合教育质量效益年动员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统筹安排好各项活动。各校活动计划安排于4月15日前上报城乡管理局。

2、认真组织,确保活动质量。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强化活动组织与领导,细化活动措施,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成效。各学校要及时做好参赛的作品集中上报工作。

①“祭先人、忆先烈、颂先贤”征文活动,各校于4月18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征文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大校指施中、八中、施小、八小、花园、三元桥,下同),小校5篇(小校指二小、扬子津,下同)。

②“让我感动的瞬间”征文活动,各校于5月18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征文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小校5篇。

③“我让(父母或老师等)露笑脸”故事征集活动,各校于7月31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故事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10篇,小校5篇。

④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各校于9月30日前将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上报城乡管理局,大校5篇,小校2篇。

3、重视宣传,营造活动氛围。各学校要重视感恩励志教育和传统节假日教育活动的宣传,要以各种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要加强校园感恩励志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各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要及时上传到“扬州市中小学德育网”()和“开发区教育网”()进行宣传报道。

五、总结评比

城乡管理局将对各校上报的各类征文和作品进行评比,颁发获奖证书,并选择优秀作品上报市教育局参评。

开发区城乡管理局

2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