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2024-01-16 阅读 5099

水泥企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程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保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缺氧窒息、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一、定义

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2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⑴密闭设备:储罐、罐车、搅拌车、锅炉、烟道、压力容器、浮筒、管道、立式磨、球磨机、选粉机、烘干机、收尘器、热风炉、分解炉、旋风筒、篦冷机、回转窑、增湿塔等设备

⑵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坑、池(垃圾池、蓄水池、污水池、化粪池)沟(地沟、地下电缆沟、排水沟、下水道)井(建筑孔桩、电梯井道)等。

⑶地上有限空间:仓库、料仓、储库、储藏室、垃圾储站、垃圾转运站、封闭厂房等。

二、适用范围

1本规程适用于作业人员进入有缺氧危险、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场所,受环境限制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作业的安全管控。

2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一切从事上述危险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扩建单位。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1、GB8958-20**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2、GBZ2.1-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GB/T18664-20**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4、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1、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⑴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⑵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⑶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⑷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⑸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⑺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2、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⑴参与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⑵审核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⑶负责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⑷督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及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

⑸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完好。

3、作业负责人职责

⑴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⑵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险危害因素、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⑷指导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⑸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保管工作,并使之完好,发现存在缺陷,应及时报告。

3、监护人员职责

⑴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⑵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⑶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⑷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⑸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⑹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⑺现场应携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见附件1)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⑻协助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保管工作,并使之完好,发现存在缺陷,应及时报告。

4、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⑴熟悉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

⑵按照作业人员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入有限空间检测;

⑶能按照有限作业空间的气体采样方法采样;

⑷能科学分析有毒有害介质产生原因;

⑸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

5、作业人员职责

⑴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⑵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⑶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⑷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⑸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⑹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⑺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⑻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五、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利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检修、处理临时设备故障时对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有效把关,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能够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部门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

⑴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

⑵部门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安全许可证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并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

⑶部门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

⑷该安全许可证至少一式三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另一份由主管部门兼职安全员保存,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⑸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⑴设施名称:填写详细,应写到具体设施、设备,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⑵作业内容:指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涂刷防腐涂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⑶作业人员:指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有几人就填写几人,进去几人,出来几人,要相互一致,必须本人签名;

⑷监护人员:

1)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然后签字确认;

2)作业中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和沟通;

3)作业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4)按事故应急救援,携带好相应的救援器材,以备急用;

5)进行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时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签字确认。

⑸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应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对整个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参与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

六、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职责

⑴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⑵作业现场所属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措施,填写并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2、范围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有涉及进入炉、磨、塔、罐、库、管道、烟道、下水道、沟、坑、井、池等封闭、半封闭设施或特殊车辆(罐车、搅拌车、压缩车)容器内作业。

⑴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未办理许可证,严禁作业。

⑵《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及审批见《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装置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

⑷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⑸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环境交底,内容应包括:①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②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③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急救方法等。

2)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要工艺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表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有监护;

3)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如不符合上述条件而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部门共同制定作业方案,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公司分管生产领导批准方可作业。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4)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

5)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24V以下。要遵守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动火动焊许可证”,不得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代替;

6)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接触剂量符合国家要求;

7)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无阻,不得有障碍物;

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出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

10)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

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12)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处,并有人监护;

13)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报告工作。

⑺其它非生产区域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七、承包管理

⑴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⑵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⑶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总则

⑴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⑵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⑶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⑴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⑵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5)有关事故案例等。

⑶每年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3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常识

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⑵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⑶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1)一是密闭设备:储罐、罐车、搅拌车、锅炉、烟道、压力容器、浮筒、管道、立式磨、球磨机、选粉机、烘干机、收尘器、热风炉、分解炉、旋风筒、篦冷机、回转窑、增湿塔等设备。

2)二是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坑、池(垃圾池、蓄水池、污水池、化粪池)沟(地沟、地下电缆沟、排水沟、下水道)井(建筑孔桩、电梯井道)等。

3)三是地上有限空间:仓库、料仓、储库、储藏室、垃圾储站、垃圾转运站、封闭厂房等。

⑷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检测

①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②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③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④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⑤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危害评估

①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

②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③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通风

①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②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防护设备

①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②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③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呼吸防护用品

①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②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①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②应急通讯报警器材;

③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④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⑤应急照明设备;

⑥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九、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

副组长:安全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

应急救援组名单:见附录

2、职责

⑴组长:

1)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2)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组织演练;

3)对应急救护组员进行培训;

4)指挥现场救护。

⑵副组长:

1)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⑶组员:

1)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

2)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3、预防与预警

⑴危险源监控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⑵信息报告与处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

4、应急响应

⑴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⑵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⑶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⑷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⑴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⑵医疗卫生救助: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⑶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⑷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项目部门与工程所在地政府、施工队伍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⑸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工程项目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6、现场检测与评估8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7、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8、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组长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9、后期处置

⑴善后处置:项目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⑵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由安委会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具体措施措施如下: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6)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10、应急物资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11、培训与演练

⑴培训: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⑵演练根据有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12、奖励与责任追究

⑴奖励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⑵责任追究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1)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3)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2、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3、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5、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6、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7、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8、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9、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10、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11、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12、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⑴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⑵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⑶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⑸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⑹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13、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附件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

编号:

装置名称

设备名称

原有介质

主要危险因素

作业单位

作业内容

作业人员

监护人

填写人

作业时间*年*月*日时分

至*年*月*日时分

采样分析

采样时间

检测时间

氧气含量

可燃气体含量

有毒气体含量

分析工签名

19.5-23.5%

<最低爆炸极限的10%

合格

%%

主要安全措施

确认人

1、作业前对进入受限空间危险性进行分析。

2、所有与受限空间有联系的阀门、管线加符合规定要求的盲板隔离,列出盲板清单,并落实拆装盲板责任人。

3、设备经过置换、吹扫、蒸煮。

4、设备打开通风口孔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员作业;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或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但设备内缺氧时,严禁用通氧的方法补氧。

5、带搅拌机的设备要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标志牌,设专人监护。

6、盛装过可燃、有毒液体、气体的受限空间,应分析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7、检查受限空间内部是否具备作业条件,清罐时应用防爆工具。

8、作业人员应清楚受限空间内存在的其他危害因素,如内部附件、集渣坑等。

9、检查受限空间进出口通道,不得有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10、作业监护措施:消防器材()、救生绳()、气防装备()。

11、其他补充安全措施:

危害识别:

作业负责人意见:

签名:

安全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名:

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名:

公司领导审批意见

签名:

完工验收时间*年*月*日时分

作业单位

验收人签名:

生产单位

验收人签名:

附件2:应急救援组名单

应急救援组

姓名

联系电话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编辑:www.qiquhA.com.com

篇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司、项目、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能力,特制订本制度。

1、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接受“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三级不少于5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还要接受专项的安全教育培训;

2、公司安全部具体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3、公司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4、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项安全培训,熟悉有限空间作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5、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必须对新上岗的员工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7三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1)公司级培训不少于20学时: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2)项目级培训不少于20学时: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击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分为三级作业环境:进入第三级环境中作业,应对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进入二级环境中作业,作业者应携带便携式气体监测报警仪

公司可以第七条

公司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车间操作员公司规定岗前培训时间为40小时。

第八条

厂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第九条

车间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工段安全生产状况及单位内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条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在本公司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公司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

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年度和平时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三条

公司在年度生产淡季,由生产单位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全员相关的岗位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参照员工入厂时的厂级和车间级培训内容,参见第十一条、十二条。

第十四条

公司在消防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演习在消防管理制度中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公司各单位在班前会或班后会或部门、车间集合会议时,在布置生产任务、检讨质量等问题的同时,要讲安全预防工作。

第十六条

在发生事故调查处理时,要公布调查处理的事故原因、预防措施、责任人处分等情况,以教育全体人员。

第十七条

可以采取各种教育培训方式,比如张贴标语、漫画,放映相关影视等。

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公司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公司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十条

公司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

第二一条

公司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第二十二条

公司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对各单位安全培训及其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培训制度、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的情况;

(二)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情况;

(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情况;

(四)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的情况;

(五)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指本公司的最

2、作业班组要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识别,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落实培训工作,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3、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二、岗前安全教育

1、凡新员工入职,职工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2、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

(5)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案例等。

项目作业区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由工程主管组织实施。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后,要将个人考试成绩及试卷要归档保存。

4、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前,处应当接受厂级和作业区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外必先经过对有限空间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每季度由区域负责人组组织本班组职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卷要存档备案。

高唐昌盛纺织有限公司

2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