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厂安全预防措施

  烧碱厂安全预防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目的为保证烧碱车间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熟练掌握本车间各工序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员工自我保护及防护意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保证...

一 目的
为保证烧碱车间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熟练掌握本车间各工序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员工自我保护及防护意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保证装置安全平稳的运行。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烧碱车间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包装、储存、人员培训、应急救援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三 引用文件和术语
职责
凡参与本企业烧碱生产的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
五 工艺流程简述
5.1一次盐水
5.1.1 配水
本工序盐水精制工艺采用配水工艺。将水倒入化盐水储罐中,根椐配水中含氯化钠多少及原盐含镁离子多少,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即可。本工艺采用ZF膜过滤系统,配水中不得加入碳酸钠,并且碳酸钠含量越低越好。
5.1.2 化盐及前反应
采用逆流接触法化盐,原盐由装载机加入,使化盐桶内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盐,并且化盐桶始终满盐,化盐水通过一定高度的原盐的逆流接触而达到饱和,后自流至粗盐水池内。池内液位由化盐水泵变频器控制泵转速来实现自控,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微量有机杂质,向缓冲池内连续加入含有效氯5%—10%的漂液(当化盐水中含有游离氯时可以不加入)确保粗盐水中有1.5ppm左右的残余游离氯。饱和的粗盐水再通过加压泵送至与处理器。
化盐过程中,盐水含有过量的氢氧化与原盐带入的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此反应为前反应过程。
5.1.3预处理
粗盐水自盐场加压泵直接打入加压溶气罐,在0.08MPA—0.22MPA的压力下将空气溶解在粗盐水中,粗盐水再通过加入三氯化铁作为絮凝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加入的淡碱的量,控制加碱阀门的大小来控制PH值在10—12之间,当粗盐水进入浮上桶后,突然减压,使空气形成微小的气泡释出并吸附在悬浮的表面上,使悬浮物的假比重大大小于盐水比重而上浮,形成浮泥而排出,少量重度在的颗粒下沉在浮上桶底部定期排出,清液自清液出中流出至过滤工序。
5.1.4后反应及过滤
预处理后的粗盐水除去了大部分的镁离子(除去90%以上)和大部分的有机物,但含有大量的钙离子,在反应槽中加入适量碳酸钠,经反应罐充分反应半小以上,形成碳酸钙沉淀颗粒,再自流至缓冲罐,再自流至ZF过滤器。精盐水通过1号阀进入过滤器,经过ZF滤袋进行过滤,清液经上腔排出,过滤一段时间后,当滤饼达到一定厚度时,系统自动进入反冲洗状态,1#、2#、3#阀门按各自动功能自动切换,使滤饼脱离滤袋并沉降到过滤器的锥形底部,系统重新进入过滤状态,当底部滤渣达到一定高度时,系统自动打开4#阀,滤饼迅速排出。
5.1.5中和
过滤后的合格精盐水自流入一次盐水中间槽,用一次盐水中间泵送入一次盐水储槽,并在一次盐水中间泵进口加入亚硫酸钠、盐酸或氢氧化钠、纯水来除去精盐水中的游离氯、调节PH值及降低氯化钠浓度。
5.1.6压滤
由预处理、ZF过滤器排出的盐泥储存于盐泥储罐,由压滤泵直接打入板框压滤机,盐泥压时的压力控制在0.5MPA以下,用压缩气将盐泥充分吹干,压滤过程中自滤机流出的清液回收滤液罐。
5.2离子膜部分
5.2.1二次盐水精制
二次盐水精制系统主要包括螯合树脂吸附单元、超纯盐水罐(V-1501)及辅助设备
60℃左右最终过滤盐水送到由三个塔组成的螯合树脂吸附单元(T-160A/B/C),除去钙镁离子以满足离子膜电解槽工艺要求,三塔通常为两塔工作,一塔再生。螯合树脂失去吸附能力时,用4%的盐酸、5%烧碱和纯水自动再生。
螯合树脂吸附单元是由DCS自动控制的。树脂捕集器可以防止由于重复操作而造成的螯合树脂丢失。超纯盐水从螯合树脂部分被送到超纯盐水罐,用泵送到离子膜电解槽电解。
5.2.2离子膜电解
a)阳极液系统
从超纯盐水罐送来的超纯盐水(下文称作BRS),经过进槽盐水支管进入阳极室。
BRS流率由流量控制回路(FICA-2001)控制。
包含淡盐水和湿氯气的双相流体从阳极室出口溢出,在岐化管分离成淡盐水和氯气,淡盐水靠重力流入阳极液受槽(V-2001)。淡盐水由泵送出,分成三股:一股与精制盐水混合后送往电解槽,一股送往脱氯塔(T-1601)进行脱氯,另外一股加酸后去氯酸盐分解罐(V-1603)进行氯酸盐分解罐。
纯水(下文称作WD),开车期间调节阳极液浓度满足离子膜要求,停车期间用来稀释阳极液防止结晶。
b)阴极液系统
循环碱液经过碱液换热器(E-2001)进入阴极室发生阴极反应,水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循环碱液流率由流量控制回路(FICA-2002)控制。
包含碱液和氢气的两相流体从阴极室出口溢出,在歧化管分离成碱液和氢气。碱液靠重力流入碱液循环罐(V-2002)。离开碱液循环罐碱液分成两股:一股送往界区外的固、片碱工序或罐区,另一股作为循环碱液返回电解槽。
为了使电解槽的操作温度保持在85~90℃,用碱液换热器(E-2001)加热或冷却循环碱液。
碱液浓度由碱液浓度分析指示仪(AICA-2002)监测,向循环碱液中添加纯水,使浓度保持在大约32wt%,是离子膜效率最高的最佳浓度。
氢气被送往氯氢处理工序。
5.3氯氢及废气处理工序
5.3.1 氢气处理系统
由电解来的高温湿氢气,其温度约为85℃,进入氢气洗涤塔(T0505)下部,与塔内喷淋的冷却水接触,直接进行冷却和洗涤,氢气中大部分杂质及蒸气冷凝水被冷却水带走,而氢气温度降至40℃从塔顶出来,进入水环式氢气压缩机(K0502/AB)。压缩后的氢气其压力约为65kpa-80kpa间,压缩后的氢气经气水分离器(氢压机自带)分离,分离后的压缩机工作液经冷却器(氢压机自带)冷却后后回氢压机。压缩后的氢气经氢气缓冲罐(V0510)继续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后的氢气再经分离器后冷却器(E0507)用7℃冷冻水进一步冷却,冷凝下水回循环水池,冷却后的氢气再经缓冲罐(V0501)后去碱雾捕集器(V0513),然后后去氯化氢合成。
氢气洗涤塔(T0505)冷凝下来的冷凝水,用氢气洗涤泵(P0505/AB)经氢气冷凝水换热器(E0506)用循环水冷却后,送入氢气洗涤塔的顶部与氢气接触冷却洗涤氢气。多余氢气凝水溢流回水池回收。
氢气压缩机(K-0502/AB)、缓冲罐(V0510 V0501)、分离器后冷却器(E0507)、碱雾捕集器(V0513)排出的氢气冷凝水回循环水回水总管。
为了使电解槽氢气压力保持稳定,在氢气压缩机后设一氢气回流管道接至氢气洗涤塔前氢气总管上,并设有自动调节阀PICA0519。根据电解工序的氢气总管的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回流量,以保证电解工序及本工序氢气压力稳定。
5.3.2 氯压机油系统
油箱合格的润滑油(油温<20℃时,用电加热其加热到>20摄氏度),经油泵加压后经过油冷却器冷却和有过滤器过滤除去大部分杂质,通过压力控制回路把油压调节到0.45mpa,一路进入高位油箱,另一路进入主机组的各个进油点,通过现场的调节阀调至所需压力,进入压缩机的前轴承、后轴承‘增速器等进行润滑,然后通过各处回油管汇总回到油箱。在油质变坏时(以质检分析为准),通过滤油器向油箱加油,以调节油质,必要时更换新油。
5.3.3 氯气处理系统
来自离子膜电解工序的高温湿氯气,进入氯气洗涤塔(T0501)的底部。氯水由氯水循环泵(P0501/AB)经氯水冷却器(E0501)冷却后,打到氯气洗涤塔的上部与氯气直接逆流接触,洗涤、冷却氯气,除去氯气所夹带的大部分盐雾及杂质,再经钛冷却器(E0502)间接冷却,7℃冷冻水(通过TIC0507)将Cl2冷却后进入水雾捕集器(V0503)从氯气洗涤塔和钛冷却器下来的氯水进入氯气洗涤塔的氯水储槽循环使用(初次开车T0501可加自来水至规定液位),通过LIC0501控制氯水液位,多余氯水由氯水泵送离子膜脱氯系统。氯气经水雾捕集器后进入填料干燥塔(T0502),在塔内与经稀硫酸冷却器(E0503)冷却后的硫酸逆流接触除去大部分水分后进入泡罩塔(T0503)与浓硫酸逆流接触,除去其中水分,使H O/CL 小于280ppm,在经酸雾捕集器(V0505)除去酸雾后去氯压机(K0503)。?
98%的浓硫酸来自浓硫酸地下储槽(V0507),由泵打入浓硫酸贮罐(V0506),再由浓硫酸泵(P0504/AB)打入浓硫酸高位槽(V0504),98%浓硫酸经蛇管式冷却器(E0505)用冷冻水冷却后流入泡罩塔顶部与氯气逆流接触吸收氯气中的水分,经五层塔板吸收水分后被稀释在93%左右,经浓硫酸循环泵(P0503/AB)通过泡罩塔酸冷却器(E0504)冷却后送至最后一层塔板进行循环使用,多余的酸经溢流进入调料干燥塔(T0502)塔底贮槽通过稀硫酸循环泵(P0502/AB),将硫酸经冷却器(E0503)冷却后送送到填料干燥塔的顶部分布器喷淋,与氯气逆流接触。硫酸吸水后流至塔底。循环使用多余的酸由泵送至稀硫酸灌区作为废酸出售。
干燥后的氯气首先进入氯压机一级入口,经一级叶轮压缩后由蜗壳引出进入一段冷却器,冷却后进入二级叶轮压缩,再由蜗壳引出进入二段冷却器,冷却后进入三级压缩,再由蜗壳引出进入三段冷却,氯压机出口压力小于0.38mpa,送液氯分配台。氯压机输送氯气,不允许氯气外溢,采用气封装置,即在前后密封室内充入干燥空气,然后由一级抽气将这部分氯气空气混合物抽入一级入口。
为保护氯气系统压力稳定,设氯气稳压系统:
①自氯气压缩机机(K0503/AB)出口处至氯气洗涤塔(T0501)设一氯气大回流管线,并设压力自控系统PICA0502,当氯气总管压力降低时阀门自动打开,反之自动关闭。
②氯压机(K0503/AB)出入口处设一本机回流管线,并设压力自控系统,透平机入口压力降低时阀门自动打开,反之自动关闭。
5.3.4 废气处理系统
大于8%的碱液由泵(P0506/AB)输送,通过冷却器(E0508)与冷冻水换热后进入除害塔(T0505)内进行喷淋,氯气进入塔内被碱液吸收,尾气由风机(K0501/AB)排入大气。喷淋塔下来的碱液流入碱液循环罐(V0508),由碱液循环泵(P0506/AB)输送,不断的在塔内循环,待次氯酸钠的含量超过一定值后,输送至次氯酸钠生产岗位,碱液则由配碱罐(V0509),通过泵(P0507/AB)不断补充碱液循环罐的碱液液位。
32%的碱液与自来水混合,由配碱泵与压缩机空气将32%的碱液与水混合均匀配成15-16%的碱液,供循环碱罐的使用。
六 常见安全标志及适用范围
编号
图形标志
名称
设置地点及范围
1
小心触电
有可能发生触电危险的设备、线路及各种场所。设置地点如:配电室、电解厂房等。
2
当心爆炸
易发生爆炸危险的场所,如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储运或使用,受压容器等。
3
禁止烟火
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物质的场所和禁止吸烟的场所,如电解厂房、氢气厂房等。
4
禁止堆放
具有明火设备或高温的作业场所,如动火区,各种焊接,切割,锻造,浇注车间等场所
5
小心腐蚀
有腐蚀性物质的生产场所,如:烧碱罐区,电解厂房等
6
小心滑倒
地面有易造成伤害的滑跌地点,如:地面有油、水、冰及滑坡处。
7
必须戴防护手套
易伤害手部的作业场所,如:具有腐蚀、烫伤、污染、冰冻及触电危险的作业等地点
8
当心中毒
剧毒品及有毒物品的生产、储运及使用场所,如:氯氢处理厂房、液氯包装、氯化氢合成等
9
禁止穿化纤服装
有静电火花会导致火灾爆炸或有炽热物质的表面,如:电解厂房、氯氢处理厂房。
10
禁止触摸
禁止触摸的设备或物体附近,如:裸露的带电体,炽热物体,具有毒性、腐蚀性物体等。
11
必须加锁
剧毒品、危险品库房等地点
12
必须接地
防雷、防静电场所,如离子膜电解厂房、氯氢处理厂房等。
13
可动火区
经有关部门划定的可使用明火的地点。
14
应急电话
安装应急电话的地点
七 安全规定
1 一般安全规定
(1)在电解厂房内,如电解槽、母排、整流器、液体、管材、管道附近、管道法兰处的螺栓连接、仪表设备之间可能存在电压或电势差。工作时要注意一下几点:①当电解槽没有供电时也会带电。回路关闭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存在电击危险;②当进行电解槽带电作业时,应穿戴橡胶工作服、长袖橡胶手套、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帽等绝缘保护;③千万不要裸手触碰电解槽。由于在电解槽、母排、邻近的导体甚至是地面之间有电势差,那样做会对人员造成很大的电势伤害;④除电解槽维修人员外其他人员避免在通电的回路上工作;⑤在电解厂房内搬运导电材料时不要直接接触存在电势差的两点;⑥保持电解槽和母排周围的所有通道和空间畅通;⑦尤其注意电解槽短路时可能产生的电火花;⑧在电解厂房内不允许使用接地工具。
(2)不要与装置中的液体和气体有任何接接触;当操作、维护和拆卸电解槽时要始终戴耐碱手套、戴防护眼镜、穿绝缘鞋和长袖工作服,以免受到有毒或有害化学物质的伤害;尤其当拆卸电解槽时,应当注意离子膜和单槽底部框架上残留的碱液和含氮盐水;不要裸手触摸阴极涂层表面。
(3)当处理有毒的氯气时,始终装备合适的防毒面具、手套、防护眼镜、绝缘鞋和长袖工作服避免受到氯气伤害;对有毒的氯气总是要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处理;要知道电解厂房的紧急出口位置;把非相关人员或家禽带入含有氯气的环境中与氯气接触会有生命危险,含有氯气的气体不得排放到狭小空间内或大气。
(4)在进行碱液、盐水、氯气和氢气取样时,有一定的危险,操作员必须能够防护设备才能进行操作,在打开取样接口前,应当加以清洗以防止液体的突然冲出。
(5)打开排污阀后,如果长时间闲置不用,可能会导致热的液体突然喷出,飞溅到附近工作的操作人员身上,烧伤他们的面部和皮肤,操作员应当使用员工防护设备。
(6)所有的法兰接头、阀门、带有填料盖的泵、防爆膜片、蒸汽管嘴和压力计等都有可能渗漏或泼溅出液体。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
(7)蒸汽冷凝液和排污阀、取样口、安全阀在热膨胀和正压过大时排放的废液,都应当通过管道排放到安全区域,以免危及他人安全。
(8)在氢气被导入管道或设备之前,应当注意将管道或设备内的氧气含量保持在0.5%之下,以免气体混合发生爆炸。同样在停车时,应当使用氮气对氢气系统进行充分的吹扫,这一点至关重要。
(9)由于盐水管的堵塞或者供给盐水不畅,都有可能导致盐水故障的意外发生,因此尤其需要注意。监视的歌单元槽通过透明的溢流管的盐水溢流情况,并且对槽电压的儿突然升高进行监视。
(10)在电解槽内不得吸烟,严禁使用火柴或打火机,对电解槽内潜在大的火险和爆炸要有清醒的认识,确认灭火器应当放在指定的位置。
(11)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电解槽室内的电磁场范围内,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植入铁磁体医疗设备的人员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12)不得将有损坏的轻便梯用于电解槽组装平台;检查电解槽组装平台的梯子的横档或扶手是否有缺损;确定梯子的底部和顶部是否摆放正确、牢固;在上梯子时,应当始终面对梯子;一架梯子上一次只能上一个人;在电解槽组装平台上进行高处作业时,应当在平台上使用安全索,以保证个人安全,走路时要小心,应当始终注意自己要去的位置。
(13)使用锋利和尖锐的工具要小心,电解槽的组成部件,如框架、极网、管嘴、法兰部分的边缘也比较锋利。
(14)解除高温下运行的设备和管道,可能造成人员的严重烫伤。对此应当做隔热处理或提供合适的防护设备,以免与高温表面接触;与中温表面接触时也要小心,因为这样的表面亦会造成烫伤。
(15)在启动泵之前,必须在所有的联轴器处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对于电机驱动设备,无论何时进行维修工作,都应当将电机锁住,以免电机意外启动。
(16)不得朝自己身体或周围人等排放压缩空气或氮气,以免伤害皮肤或造成皮肤过敏,或将杂物吹入眼中或口中;当连接气动工具或采用软管连接时,确保连接到压缩空气管线上;操作气动工具时,因某些原因操作工必须离开时,通过软管释放空气压力。
(17)对于狭窄的空间,如地坑、人孔、贮罐、风道和管道等,必须首先确认是否有窒息危险或危害生命的有毒气体存在;在进入任何狭窄的空间之前,应当严格遵照下列预防事项:
①在进入之前和进去后,应当对空间进行严格彻底的通风处理。②是空间冷却到安全等级。③确认紧急逃生和救援的适当方式。④有安全监督人员批准。⑤所有人孔和手孔都应当在开放位置上锁。⑥所有与容器连接的泵都必须锁定在关闭状态。⑦所有与容器相连的管嘴都必须用盲板堵塞。⑧当有一个员工在狭小空间内工作时,必须由至少一名经过培训的助手始终在旁边协助。⑨及时进行了通风处理,也不能始终保证容器是安全的,应当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⑩始终使用救生索。
2 防火和防爆
(1)离子膜电解装置和氢气处理厂房属于甲级禁火区域,严禁一切烟火,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尽力避免在禁火区内动火。若特殊情况需在现场动火时,则应严格动火条件和措施,实施切断氢气源、有效隔离、置换处理并分析合格,办理动火证实施动火,动火时应有专人监护。氢气系统吹扫置换一般可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置换法或排水置换法。
(2)氢气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管道的拆卸,必须采用不发火工具,严禁采用钢质工具敲打管道、设备。
(3)电解系统的氢气总管安全水封应定期检查,确保在非正常情况下能自动排放。同时,应防止氢气安全水封和滴水水封断水,并定期检查处理氢气系统的泄漏点,以避免氢气吸力波动时吸入空气或氢气泄漏到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4)应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减少离子膜破漏,以免氢气与氯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应经常检查和判断运行中离子交换膜的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调换损坏的离子交换膜。正常运行、停槽或重新开槽以后,严格控制不同状态下的槽温和阴阳极液浓度等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以保护离子交换膜不受损坏。
(5)禁止将氢气直接排入厂房内。氢气系统必须保持正压,氢气系统一旦着火立即冷却、隔离起火设备,采用惰性气体或水蒸气灭火,也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亦可用浸湿的衣物覆盖灭火。为避免造成氢气系统负压,禁止采用(减)供直流电的方法。因为氢气火焰不易察觉,救援过程应防止人员烧伤。
(6)停车后和开车前氢气系统必须用氮气(纯度应≥97%)进行置换,确保氢气系统合格。
(7)氢气系统泄漏点、氢气水封缺水可能在氢气吸力波动时吸入空气,以及氯气/氢气吸力大幅度波动等原因,不仅给本工序带来火灾爆炸隐患,还将给后续氯化氢、氯乙烯合成工序带来火灾爆炸隐患。因此,电槽在运行期间要均衡供电,并控制氢气、氯气吸力稳定,同时入槽盐水、纯水、循环碱的压力、流量应控制平稳。
(8)电解厂房内设置的氢气检测通讯报警探头,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定期校验,确保仪表保持完好状态。
(9)电解厂房、氢气放空管道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必须定期检查、检验,确保有效。氢气放空管必须设置阻火器,与放空管道连接的低压蒸汽应常开。
(10)电解厂房内电气设备(包括行车)、照明灯具的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11)电解槽流出的碱液可能带出部分氢气,随碱液进入储罐,辅助原料高纯盐酸储罐可能含有少量氢气。因此,检修酸碱设备或管道,必须先有效切断物料来源,放尽危险物料,并冲洗处理干净后进行。设备和管道动火前,还必须进行氢气含量分析,氢气浓度小于等于0.5%(vol)方可动火。
(12)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应按规定设置防爆膜、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并定期检查、校验,保持其灵敏可靠。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管理应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
3 防中毒
(1)氯气时剧毒化学品,操作或检修中必须使用或佩戴安全可靠的工具和防护用品,精心操作,加强联系,避免氯气外溢。
(2)氯气设备、管道、淡盐水脱氯系统泄露或检修时,空气可能随氯气进入氯气总管,时氯气纯度降低,造成氯气系统倒压。因此,应定时巡检保证氯气设备、管道、淡盐水脱氯系统的吗密封性,防止系统泄漏吸入空气造成氯气系统倒压。
(3)定期检查氯气系统的高、低压水封,确保电解系统的氮气总管正压超标时氯气直接排入事故率其处理装置,负压超标时可自动吸入空气。同时,应防止水封断水,避免正常生产时发生氯气外溢或吸入空气。
(4)合理通风以降低厂房内氯气的含量,定期检查、校验氯气检测通讯报警探头,确保有效,保证氯气在厂房内职业卫生指标在1mg/m3以下。
(5)接触有毒物质进行作业时,应合理佩戴防毒口罩、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进入含有毒物质设备作业时,应事先排空气并用空气置换分析、合格,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安排专人监护,同时根据情况采取其它相关防护措施。
(6)对从事氯气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密切注意其身体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4 防灼、烫伤
(1)盐酸、硫酸和烧碱对眼、皮肤造成化学灼伤伤,操作者在进行接触酸碱介质的操作中,按照操作发要求进行操作。工作时必须佩戴好护目镜、橡胶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防止酸碱喷溅到身上而发生安全事故。
(2)在带压的设备、管道、法兰处巡检时应注意避开易泄漏点,同时禁止踩踏管道、阀门等薄弱处,防止泄漏伤人。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织物、皮革、纸张等有强腐蚀作用,因此,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不能穿绸工作服,不能穿皮鞋操作。
(4)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作用和氧化作用。遇水猛烈结合并放出大量热。对棉、麻织物、木材、纸张等碳水化合物能够脱水使其碳化。在稀释硫酸时,应将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随时搅合。切勿将水注入硫酸,以防浓硫酸猛烈的飞溅,引起事故。浓度低于76%的硫酸与金属反应会放出氢气。
(5)烧碱、盐酸、硫酸等属强腐蚀剂,应定点储存,做好标识。储罐周围应设围堰,并用防渗防腐材料铺砌。
(6)凡采用聚四氟乙烯做填料、衬里、垫片的设备或管道,严禁用明火加热、切割拆卸。
(7)凡接触酸、碱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应急洗眼、淋洗装置。
(8)酸、碱设备检修应办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确认系统无压力,并清洗置换分析含酸碱合格后方可检修。特别是在拆卸电解槽的过程中要小心残留在离子膜上和阴极网底部构架上的烧碱。
(9)离子膜装置内的高温蒸汽管道、氯气管道、清气管道、进槽盐水管道、出槽液碱管道等都可能引起热力烫伤。为了防止热力烫伤,在人工操作频繁的区域,表面温度大于60℃的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佩戴隔热的手套等防护用品。
(10)如果发生火灾,可能对人体造成火烧伤。
5 防触电
(1)经常检查和及时消除电槽与电槽相连的泄漏源,避免因泄露造成绝缘不良而发生接地或短路现象。
(2)电槽运行期间,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鞋、绝缘手套,禁止赤手接触电解槽,操作中必须认真细致,并禁止“一手接触电槽,一手触及其它接地构件”的行为,不得两手同时接触阴阳极。
(3)禁止将长度能导致相邻两电槽间搭桥或引起电槽姐弟的金属丝、棒和物件带入电槽区域。电槽支架和导电母排附近的金属件应当实施绝缘,防止作业时发生短路。
(4)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接地应保持良好。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5)电气设备的开关在安装时要做绝缘处理。一切电气设施如未经证实完全无电时,均应视为有电,禁止非电气人员接触。不得湿手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气设备。手测电机温度时,必须用手背面接触以免触电。
(6)电气装置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和接地设施,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接地设施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不能修复或修复后达不到规定的安全技术性能的装置应予以报废。当电气装置拆除时,应对其电源连接部位做妥善处理,不能留有任何可能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7)严格执行电气安装检修规定,非电气人员不得检修电气设备。检修时应该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将各个可能来电方面的电源全部断开(应具有明显的断开点),对可能有残留电荷的部位进行放电,验明确实无电后方可工作。同时应在电源断开处挂设标识牌,必要时在工作侧各相上挂接保护接地线。严禁约定时间停送电。
(8)如遇电气设备着火,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电源切断,采用专用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并按电气着火扑救规则进行灭火。
6 防机械伤害、高处堕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其他伤害
(1)转动设备的转动部分(及泵联轴节和皮带传动处)必须加安全防护罩。操作人员必须穿规定的工作服,禁止穿宽大的工作服。女同志工作时间应将长辫子及长发盘好,否则禁止进入工作现场。
(2)生产装置的平台、走梯、设备吊装孔洞、各类地下池、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保持完好,沟坑和设备预留孔处必须设置防护栏或盖板并保持完好。
(3)现场操作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4)高空作业必须办理安全作业证,正确佩戴安全带,禁止随意从高处往下抛掷物品。
(5)在装置内进行安装、起重、吊拉等作业时,应按规定办理安全作业证,大型设备的吊拉必须提前做好方案,经各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正常检修电槽作业使用机械设备时,应事先检查吊钩、钢丝绳、限位装置等器件安全可靠,严格执行起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免发生碰撞,吊装电槽坠落等事故。
(6)保全工在日常对搅拌、泵等转动设备的维修中,应采取正确操作方式,避免机械伤害。
(7)检查二次盐水精制用离子交换塔或调换离子交换树脂需要进入塔内作业时,必须提前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在确认排液干净并铺上垫板以后进行,禁止直接站立于树脂之上。
7 个人防护
(1)生产区域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防护眼镜,电槽运行岗位打比重时必须佩戴防毒口罩,电解槽检修人员在必要时还应穿戴干燥和绝缘良好的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2)凡检修场所氯气含量超过职业卫生指标1mg/m3以上或人的嗅觉已感觉到了氯气的刺激气味,检修人员(包括外来施工人员)必须佩带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进行作业。
(3)按工作性质个人配置的防护用品和防毒用品必须保管好,并根据使用情况或有效期限进行更新。
(4)岗位必须按规定配备规定数量的过滤式防护面具或空气呼吸器。(5)应急箱内配置的防护用品和防毒用品必须保持齐全和完好。
(6)在处理或检修可能有酸、碱物质喷溅的场所时,应配备防护和防毒用品,操作时要精神集中。处理喷溅的酸、碱物质漏点时,必须穿戴连体防护衣、防护面罩或防护面具。
8 消防器材
(1)电气设备着火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着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
(2)电解厂房、氢气系统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消用水,配备干粉。二氧化碳等轻便灭火器材或氮气(蒸汽)灭火系统。
(3)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并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4)灭火器不易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在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设施。
(5)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灭火栓不得上锁。
(6)灭火器要定期检查,放置地点不得轻易变动,以备急用。灭火器使用后腰及时更新补充。
(7)岗位人员要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9 人身事故的现场急救
(1)氯气为有毒气体,吸入体内可引起中毒,轻者咳嗽、支气管发炎,重者有窒息感,剧咳呕吐,严重者引起肺水肿或迅速窒息死亡。氯气也可引起皮肤病。
吸入氯气中毒后,首先向上风向撤离至空气新鲜处。轻者在上风向处休息,并将发生的中毒事故通知烧碱中控室;重者应立即撤离现场,将患者平卧,使其上身稍抬起,解开衣领,放松腰带,让患者安静,禁止说话,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同时立即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同时通知中控室联系车辆送医院进行急救。
皮肤接触氯气后,应立即拖去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然后就医;眼睛接触氯气后,应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就医。
(2)酸、碱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灼伤部位至少20分钟以上,然后就医;当眼睛灼伤时,须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30分钟以上,冲洗时不断转动眼球。当人体或皮肤溅到碱液时,也可用低浓度微酸性溶液(如稀醋酸,2%的硼酸溶液等)冲洗患处,溅到皮肤上时可涂以皮肤软膏。若吸入烧碱,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不慎食入烧碱,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对于盐酸的烧伤,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的同时,也可用5%碳酸氢钠软膏外用。
严重时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如遇阳极液(淡盐水)灼伤,切勿用硼酸水等酸性溶液冲洗。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
对产生的烫伤,轻者涂上清凉油脂。重者应立即送到医院医治。
(3)因接触直流电铜排而发生触电事故,应迅速使其脱离电源,边进行施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等),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就医。
(4)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与带电部分脱离,并立即进行急救。在切断电源之前禁止其他人员直接接触出点人员。
(5)当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10 安全教育
(1)对新进厂人员或培训、实习人员等,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岗位,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工作。
(2)烧碱安全教育的内容
①氯气、烧碱、氢气 、浓H2SO4的性质,同时结合生产、工艺、设备特点讲明安全知识。
②结合槽车的安全使用,介绍烧碱包装、储运方面的安全知识。
③车间所有职工,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考核,其成绩记入职工安全作业证。

股份制企业章程 房地产公司章程 股份制公司章程

办公室规章制度 幼儿园规章制度 党风建设责任

烧碱厂安全预防措施】链接地址:http://www.qiquha.com/html/201611/249476.html,由制度大全网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