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电机车检修工岗位主要危险源辨识卡

电机车检修工岗位主要危险源辨识卡

2024-05-22 阅读 9976

电机车检修工岗位主要危险源辨识卡

电机车检修工共有主要危险源10条,其中重大危险源1条。序号危险源及后果等级标准及措施1电气设备失爆,造成人员伤害或引发火灾。重大杜绝电气失爆,作业完毕后认真检查。2检修前未停电,造成人身触电。中等检修前停电、验电、放电并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3运行线路上检修,未注意行驶车辆,被车辆冲撞碰伤。中等检修时设立警戒。4工具工件掉落飞迸,砸伤周围。中等作业时站在安全位置并采取防护措施。5进行电焊操作时,未按措施作业,造成人员烧伤。中等严格按电焊操作规程和措施作业。6起吊、搬运、装卸物料时注意力不集中,被碰伤。中等作业前检查起吊、搬运、装卸等工具并正确使用。7闸瓦磨损程度掌握不够,影响机车正常运行。中等闸瓦磨损余厚不小于10mm,同一侧制动杆两闸瓦厚度差不大于10mm。在完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车轮踏面间隙为3~5mm。紧闸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调整间隙装置灵活可靠。制动梁两端高低差不大于5mm。8撒砂装置不完好,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中等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砂子干燥充足。9换向手把和操作手把没有闭锁,造成机车误动作。中等换向和操作手把灵活,位置准确,闭锁装置可靠。10电机车轮对磨损超限,影响正常运行。中等同一轴两车轮直径差不超过2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超过4mm。轮缘高度不超过30mm,轮缘厚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30%;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超过2.5mm,轴径磨损量不超过原直径的5%。本岗

位主

要不

安全

行为1.定期检查工作不到位,导致电机车存在缺陷运行。

2.检修记录填写不全或不填。

3.日常检查存在漏检虚检。

4.电机车齿轮箱齿轮油未定期更换。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电机车检修工岗位主要危险源辨识卡

电机车检修工共有主要危险源10条,其中重大危险源1条。序号危险源及后果等级标准及措施1电气设备失爆,造成人员伤害或引发火灾。重大杜绝电气失爆,作业完毕后认真检查。2检修前未停电,造成人身触电。中等检修前停电、验电、放电并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3运行线路上检修,未注意行驶车辆,被车辆冲撞碰伤。中等检修时设立警戒。4工具工件掉落飞迸,砸伤周围。中等作业时站在安全位置并采取防护措施。5进行电焊操作时,未按措施作业,造成人员烧伤。中等严格按电焊操作规程和措施作业。6起吊、搬运、装卸物料时注意力不集中,被碰伤。中等作业前检查起吊、搬运、装卸等工具并正确使用。7闸瓦磨损程度掌握不够,影响机车正常运行。中等闸瓦磨损余厚不小于10mm,同一侧制动杆两闸瓦厚度差不大于10mm。在完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车轮踏面间隙为3~5mm。紧闸时,接触面积不小于60%。调整间隙装置灵活可靠。制动梁两端高低差不大于5mm。8撒砂装置不完好,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中等撒砂装置灵活可靠,砂管畅通,管口对准轨面中心,砂子干燥充足。9换向手把和操作手把没有闭锁,造成机车误动作。中等换向和操作手把灵活,位置准确,闭锁装置可靠。10电机车轮对磨损超限,影响正常运行。中等同一轴两车轮直径差不超过2mm,前后轮对直径差不超过4mm。轮缘高度不超过30mm,轮缘厚度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30%;车轴不得有裂纹,划痕深度不超过2.5mm,轴径磨损量不超过原直径的5%。本岗

位主

要不

安全

行为1.定期检查工作不到位,导致电机车存在缺陷运行。

2.检修记录填写不全或不填。

3.日常检查存在漏检虚检。

4.电机车齿轮箱齿轮油未定期更换。

篇3:电机车检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1、必须遵守矿山一般安全规程。

2、使用通用设备、工具必须遵守其安全规程。

3、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机车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和技术标准。

4、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车检修技术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

第二章?操作规程

第一节?一般要求

1、机车入库检修时,未经检查员检查及下达工作票,检修人员不准擅自上车进行修理或操作各种手柄

2、检修作业前,必须将使用的设备、工具、工件准备齐全,并放到指定的安全地点,检查是否符合使用要求,检查作业现场有无影响正常作业的障碍物等,检查机车的牵引线是否拆除,检查走台等处是否有冰、雪或油脂等易滑物,确认无误后,方可上车作业;作业时,应选择好站立点,站稳扶牢。。

3、在库外上机车顶部作业时,必须将机车的正、侧集电器落下,关闭气路塞门,取下控制箱钥匙,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4、上下车时,应先检查车梯扶手、踏板有无断裂、开焊、变形等缺陷,有无冰、雪、各种油脂等易滑物,

5、待安装或拆卸下来的各种设备、设施及备品、备件必须放置在指定的安全地点,且必须放置稳妥,避免影响检修作业及防止倾倒伤人。

6、一人搬动或移动工件时,应站稳抓牢,防止工件脱落伤人,禁止用力过猛。

7、车上、车下多层多工种同时进行作业时,必须制定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车下人员必须佩带好安全帽,互相之间应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

8、使用高脚凳子时,应先检查凳子是否符合使用要求,有无断裂等缺陷,放置时底脚放置平稳,。

9、送电试车时,必须测好各部绝缘,必须由检查员指挥送电试车,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检查员的指挥。

10、检修完毕后,应先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检查员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收工。

11、修理现场禁止堆放影响作业的杂物,各种工具、工件等物品必须放置到指定地点整齐存放,且有专人保管。

12、当天工作结束后,必须详细清点各种工具、工件、材料等物品,防止遗落到电机内或机械内,将作业现场清扫干净,做好文明生产。

第二节?吊装作业时

1、使用起重设备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吊装工具必须符合使用要求,并按规定进行绑挂。

2、吊装时,指挥人员与天车工应密切联系,传递的信号应准确无误,认真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

3拆装重量超过20公斤以上的工件必须使用起重设备或两人以上搬动,搬动时,动作应协调一致,互相联系确认彻底,做好呼唤应答。

4、装卸较大、较重物件时,物件两侧必须栓挂绳索,用于牵引调整。

第三节?支架机车时

1、使用电动架检台前,应先检查工作台各电气、机械等部件是否正常,定位销是否拉出,接地(接零)线有无缺陷,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2、架检台必须放置平稳,台架与机车必须保持全接触,接触处应加垫木板,台架与台车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3、抬落机车时,机车上下位置应对正,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安全监护,先检查机车有无联接处,周围有无障碍,其他工作人员应离开机车1.5米以上,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4、所有台架应一同起落,台架起落应平稳,高度差不得超过50毫米。

5、机车抬起后,先将机车上的台车推出,后将检修台车推到机车支承处,垫好木板,再将机车车体落在检修台车上,同时对检修台车采取止轮措施。

6、机车架起一端时,若机车台车不能推出,必须用止轮器将车轮掩好,防止台车移动;若车体须落在台车上时,必须使用木板垫好。

7、机车架起未稳固、定位销未插放稳妥及未切断电源时,禁止进行检修作业。

8、使用完毕后,必须将电动架检台放到指定安全地点。

第四节?电气设施检修作业时

1、修理各种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开关,如必须带电作业,应制定和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两人以上进行作业,相互之间做好联系确认,呼唤应答。

2、修理完正、侧集电器进行通风试验时,应选择安全的地点观察集电器的工作情况。

3、使用摇表测量控制回路电阻时,必须将控制屏中电压调整器切除,防止将其它电气元件损坏。

4、修理电控接触器和处理触头时,必须关闭气路,放空风管内压缩空气后,方可拆除、更换。

5、修理控制器时,禁止其他人员搬动控制器手柄;如果必须搬动控制器手柄时,必须通知其他修理人员,得到许可后方可操作,互相联系确认好,做好呼唤应答。

6、修理各种电动机时,必须将电动机放置稳妥,防止倾倒伤人;各种工具、工件放置到安全地点,防止掉入电机内或遗忘在电机内,在车下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

7、修理电气部件拆除线头时,必须将拆除的线头名号标记准确,以免造成混线。

8、修理主电阻时,禁止用脚踩踏云母片或电阻片,更换电阻片应检查绝缘杆是否良好,组装时,不得损坏绝缘杆或电阻片。

五、机械设施检修作业时

1、修理各种气阀和制动装置时,必须将总风缸压缩空气排空,关闭副风缸塞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2、修理制动机各部时,禁止其他人员搬动控制手柄,进行试验时,必须与车下作业的修理人员互相联系好,得到许可后,方可进行试验。

3、修理撒砂装置时,必须将气路关闭,修复后应进行通风试验。

4、修理各气路及排水装置时,必须排除残存的压缩空气。

5、修理制动器调整螺丝或闸瓦部分时,必须将被帽拧紧,闸瓦销插好。

6、组装、拆卸各种弹簧时,操作人员必须位于弹簧弹处方向的侧面,禁止对准其他作业人员,紧固弹簧的螺栓必须拧紧,且应进行详细检查,放止弹簧弹出伤人。

7、装卸主轴瓦及垫板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8、压装缓冲器时,必须使用木垫。

9、使用轮箍加热器时,应先检查加热器各电气线路、接线、电气部件及各机械部件等是否正常,有无缺陷;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有无缺损;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10、吊装轮箍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吊具或钢丝绳索必须按规定绑挂牢靠,平稳作业,不得砸碰铁芯和线圈等其它设备部件。

11、轮箍加热时,控制箱必须由一人控制,操作者必须听从装轮箍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离岗,及时停送电;装轮箍人员应随时检查温度,观察轮箍表面色变,不能使轮箍过热;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电检查,加热器停止工作后必须切断电源开关。

12、使用撞杠(悠锤)击打工件时,上下悬挂必须牢固可靠,作业人员必须互相联系确认彻底,动作协调一致,手及身体其他部位必须远离工件击打部位,站稳扶牢,准确对正击打部位,击打一次联系确认一次,禁止未经联系确认连续击打,禁止用力过猛,其他作业人员必须远离悬空悠锤的移动范围。

13、检修工作台上的待修工件、工具必须放置稳妥,禁止一端悬空,防止坠落伤人。

第三章?安全技术规程

1、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检修作业现场。

2、禁止使用有缺陷的各种吊装工具。

3、抬落机车时,车上、车下禁止有人作业,禁止使用金属铁块垫车,禁止与其它车辆连挂。

4、起吊物上、下禁止有人作业、停留或通过,起重设备禁止从作业人员及设备上方通过。

5、禁止将摇表的表线对准其它工作人员,测量结束后应对地放电。

6、修理各气路,禁止带压作业。

7、装卸主轴瓦及垫板时,禁止用手操作。

8、压装缓冲器时,禁止使用其它易滑脱的金属物件等。

9、上下车时,禁止跳上跳下。

10、禁止使用有断裂等缺陷的高脚凳子,高脚凳子上有人作业时,禁止移动梯子。

11、禁止手持工具、工件上下车或攀登作业。

12、车上、车下禁止抛仍工具、工件等物品。

13、禁止跨越地沟等设施、设备。

14、使用各种工具作业时禁止用力过猛,防止滑脱坠落伤人。

15、作业时,禁止靠近或触碰未加防护设施的机械转动部位和带电明线及绝缘不良处。

16、使用各种油料、酒精等易燃物品时,周围10米范围内禁止吸烟或动用明火,盛放易燃物的容器必须放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