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论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4-05-04 阅读 9788

论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吴雅丽

【摘要】“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力。”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时间、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铸就创新能力,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关键词】教学方式,学习兴趣,创新

在教育改革潮流冲击下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落后的、僵化的教学方式的严重弊病,改革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成了当前教育战线上的热门话题,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打破‘满堂灌”、“一刀切,、“注入式”等旧的教学方式,大胆实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当前,人们正朝着“激趣”、“求异”、“探研”、“创新”这教学模式前进,这正是改革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鲜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解放儿童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只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贯彻这种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从根本上打破旧的教学方式,扭转学生的被动局而,就必须从根本上使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主讲变为主导,课堂也由讲堂变为学堂,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趣、求异、探研、创新”就是把实现这一口标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学习的奴隶中解放出来,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两个实际问题,其一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是创新精神。只有自己能从学习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学生才能变为自身学习的主体。

一、解放眼睛,在观察中培养创新意识

表象源于感知,又高于感知。表象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由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中介环节。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思维是建立在客观形象上的。因此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观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能,其创新意识有待开发与激活。要激活并滋长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解放学生的眼睛。眼睛是获悉信息的窗口,学生通过观察吸纳新奇事物,积累丰富的创新素材,由观察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产生稀奇古怪的想法,从而滋生创造欲望,滋长创新意识。

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鼓励孩子在确定观察对象后留心观察,不要轻易转移观察的目标。第二观察要有顺序、有步骤,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里仔细观察。第三,观察要有多个角度,也就是要掌握创造性的观察方法。第四,观察要注重同一事物及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我们有些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眼睛替代学生的眼睛,或者蒙住学生的眼睛,剥夺学生观察的权利。这样,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我们不仅要解放学生的眼睛,更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学会灵活观察,多角度观察,拓宽观察的视野,滋长学生的创新意识。

制度大全 www.qIquha.com.com

篇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作为教师,去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训练;并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也不是老师能教会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的结果,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力和努力来获得。”因此,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主动为学生营建一个创新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承旧创新,而且要提供给学生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创新人格。与此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身的良好的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自己成为具备创新精神的21世纪教师。

  一.营建创新环境,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新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如,在化学的启蒙教学(绪言)中,可把有关“化学史知识”“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物质”等内容结合图片和声音文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期间借助“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由于化学启蒙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在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可供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杨振宁讲,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很多,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同学们研讨,启迪学生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也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这种看似无序的、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研究方法。泰勒就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许多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教育泰斗。我们教师也可以象泰勒那样,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提问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理论或专题上,引导他们追忆、联想,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教师不要向学生直接讲授真理,而应该诱导学生去探求真理。学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发表新的见解。由此可见,课堂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探讨的氛围,使学生在没有顾忌的情况下参与对真理的追求。

  二.正确承旧创新,鼓励发散思维

  创新就是意味着不能因循守旧,不思发展,但也不是完全抛弃旧的,仅仅去追求发现那些前人不曾发现的东西。已有知识是前人反复实践,甚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探索的自然规律,所以对已有知识的继承是学习的捷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知识的实践过程,哪怕是某一学科也不可能亲自实践其全部知识。人类社会不也正是在继承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知,创造新物质的吗?继承了丰富的已有知识才有可能创新。但并不是继承了丰富的已有知识就一定能够创新。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只能循规蹈矩,无所事事。但是如果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并结合实践,大胆想象,就可能会有所创新。当然这种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发现那些前人已发现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继承已有的知识,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去更新创造知识。

  三.提供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

  在创新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而创新也无一不是在广阔知识背景下的厚积薄发。知识的功能之一是开启人的心智,但在以创新为主旨的知识教学中,知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要重点考虑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创新教育中知识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还要研究知识的呈现方式,“创新知识”就是指在“能力”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能有效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知识,教师必须有能力提供这样的创新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创新活动主要以创新实验为表现形式。在化学实验中运用知识,这不仅是学习,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容易遇到新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活动。一些基于生活常用品的创新性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化学学习与研究,指导他们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教师更应该以实验教学法为突破口,还原化学本色,提高化学创新教学水平。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身能力

  课堂教学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协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并组织学生对意义较大的提问进行讨论,以求共同进步。支持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正确的见解教师要及时肯定,给予鼓励;不正确见解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事例的分析与学生讨论研究,矫正不妥。切忌对学生的不正确见解恶语批评、挫伤其创新的积极性。提倡学生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个实验,多种方案。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  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上课应生动有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学科术语,并赋予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应有吸引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中学化学中对于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熟记概念、熟悉联系、明确区别,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实验练就过硬的规范操作能力,这样才有创新的坚实基础。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 的人只能墨守成规,而“奇人”“异士”总能创造出奇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统一的纪律要求,又不要管束得过分死板,以致遏制了青少年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时常发现个别学生的表现与众不同,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才会有所创造。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施行者,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无论是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高素质有创造力的教师。

  首先,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创新往往不是单独应用某个学科的知识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果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全是自己讲授的知识而不予解答或让学生去问别的教师,自己是何等的尴尬不堪!当今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也需要教师有宽大的知识面。教师应有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本功,基础知识雄厚教学才能把握自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应答如流,随机应变,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精神,成为学生祟拜的教师。

  其次要求教师要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教师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囿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在思维方式上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和适当的应变力,有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转换成得心应手的教学资料、方法的能力。如,对教材有独到的理解和处理意见,创造性地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紧扣知识点安排探索性实验;运用特殊方法解析习题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创造性和后天的成绩是教师综合创造力的再现。

  最后,密切师生情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舍得丢弃师道尊严的面具,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中,和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学法,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多一点关怀和爱护,少一点批评与指责,学生会在快乐中接受教师的教育。

  这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开始。我们化学教师应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技能,挖掘化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崭新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因为只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创造精神与科学基础结合一起,才能造就出当今时代的创新人才。

篇3:演示实验中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演示实验中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对于演示实验,要更新实验思路,改变过去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意识,让实验能在学习中创新。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要创设实验问题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后要重视方法总结,改变过去只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观念。

关键词:演示实验创新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实验渗透着方法教育,对养成良好习惯,训练意志品质有积极作用,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演示实验的创新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课堂上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再引导让学生去讨论解开雨后彩虹形成的这个谜。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在这里学习的就不仅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