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语文命题改革实践

小学语文命题改革实践

2024-05-04 阅读 7064

小学语文命题改革实践

小学语文命题改革的实践

考试,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转。如何发挥考试的真正功能,也是我们广大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究、实践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几年来,在语文命题的实践中,既考虑学生的过去,又注重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为它是学生发展的舞台。命题既注重基础和基本技能,又注重积累运用,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渗透在命题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考试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持续发展。但是现在小学语文命题中内容的科学性有待改进、试卷中的难度与教材不匹配。如:在中阶段四年级的语文单元测试卷中多次出现高年级的阅读分析题,学生很难理解,没办法完整、透彻地回答。

在新课程背景下,考试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命题设计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突出考试的诊断、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命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亲和力、注重学科整合、增强趣味性、关注差异、回归生活等原则。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小学语文命题是语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命题要体现关注学生,关注发展的课程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帖近生活,要体人文关怀,要尊重个性表达,要重视积累、感情和运用,要走向文本的拓展延伸,要把握时代的脉博,要渗透整合意识,要凸现发展理念,发挥命题考试对教学活动的导向性。

考试是教学评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考试中,书面考试是评估教学效果的依据,是指挥教学发展方向的“令牌”,而科学的命题则是书面考试发挥其导向作用的关键。科学的命题中能看到教改意识,能了解掌握教改的动向,能引导教学向前发展,对教学起着促进作用。

编辑:www.qiquhA.com.com

篇2:当前小学语文命题中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命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当前小学语文命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注重形式,忽视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给语文测试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在试卷命题的形式上开始关注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如添加温馨提示、改革标题设置、创新呈现形式等,让测试焕发了人文光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卷首千遍一律的温馨提示,卷尾如出一辙的好心忠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学生早已熟视无睹,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表述随意,缺失规范

句子的考查是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每份试卷都少不了句子考查的内容,一般根据学期、年级学习的重点,考查扩句、缩句,按要求改写句子(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等),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补充句子以及排列句序等。没有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述,学生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科学非合理的作答,使考查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而,考试命题不能随意而为。

三、难度偏大,超出基准

新课程呼吁“减负”,切实降低试卷的难度是当前考试的基本要求,所以试卷命题应关注大部分学生,而不能仅仅满足少数尖子学生的需要,更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因为难度大而产生畏惧考试的心理。

四、对号入座,开放不够

词语的考查形式多样,如改正错别字、写近义词反义词等、照样子写词语、根据提示写词语、写出词语的意思、给词语排序、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等题型。常用的形式有填空题和连线题等。题目中的词语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刚刚够对号入座。我们发现学生做此类题目时,第一句或者说前面几个会认真比照,作出选择,但剩下的一个几乎不用思考,将其照抄填入准不会错。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答题习惯。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试题谈改革小学语文命题的思考:

【例题】看课题,想内容,写词语。

例:《欢乐的泼水节》幸福吉祥

《学棋》()()

《蜗牛的奖杯》()()

《“黑板跑了”》()()

【例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青的草,绿的芽,()的花,都像()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这句话让你想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句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表达李白目送孟浩然远去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

这些题目的导向是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文本,多让学生触摸文本,潜心理解。学习语文还要重在积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首先得益实实在在的语言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一定的语言积淀,能力与素养都将空谈。《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基于这样的共识,我们的试卷要体现这样的理念。但我们也要注意超越文本,适当拓展延伸。用教科书教阅读,有不小的改革空间,但毕竟是有限的,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阅读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完善人格。因此,我们在命题改革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要积累文本语言,还要注意善于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注重一些课外拓展。另外,**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这一慎重研究、修改后的表述,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进而突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可以这么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彰显着语文的特质,让语文成为语文。我们命题时也应当坚定不移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足功夫,以让语文真正归位。所以,除了课内的积累外,我们要注意运用,如果在语用方面,体现命题的特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篇3:小学语文命题中存在主要问题

小学语文命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当前小学语文命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科学性有待提高。

2、全面性不够明显。

3、要更好地体现人文性和创造性。

下面我就结合试题谈谈试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我的想法。

一、基础题中存在的问题

1、文字部分的表述存在问题

例: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句中“小草”和“大树”加上了引号,这样表达的用意是

2、题目偏离重难点

例:杜甫被人誉为“”,杜甫的诗被人赞为“”。

3、空格部位的设置不妥当

(1)答案指向不明

例: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刻苦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2)空格与题干,空格与空格间没有相对独立。

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被评价为杜甫。

(3)空格的编排不合适

试题中经常会出现空格线过长或过短的情况,空格线过长或过短往往会引起学生思考上产生误区,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题意,当然也会造成分值与题目考核的价值不相称。

思考:基础题的考查应指向学生的语文课本,指向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与运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拼音、汉字、词语、句式进行考查。以便老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对于题目要求要做到简洁明了,排篇布局要合理。

二、阅读题命题中存在的问题

1、课内阅读题:基础知识考查的比例过重。

很多试题的课内阅读存在命题的目的不清晰,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有一份试卷中的课内阅读部分,关于《北大荒的秋天》的一段阅读题是这样的:

(1)本文节选自课文《》。(1分)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2分)

(3)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2分)

(4)填空(2分)

()的笑声()的高粱

()的原野()的叶子

(5)这段话是围绕“”这句来写的。(2分)

(6)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7)文中从、、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1.5分)

(8)从这段中的“”和“”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2分)

这组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