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涵育校本研修文化凸显生命课堂魅力

涵育校本研修文化凸显生命课堂魅力

2024-05-05 阅读 3846

涵育校本研修文化凸显生命课堂魅力

校本研修旨在“通过学校制度化的组织学习,推动教师专业生长,打造魅力课堂,而最终使同学获得生长”,它的意义显而易见。从校本培训到**年逐步发展为校本研修,我校一路扎实走来,进行了大胆尝试,获得了长足进步,更收获了生命课堂的独特魅力与喜悦!

一、构建“强化专业、阅读分享”的学习文化,让课堂招展思想魅力。

魅力课堂首先应该是充溢思想的课堂,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既要博学多才、又要进行扎实的专业阅读、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积淀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掌握到最新的专业理论!我校学习文化的构建,经历了“激发内驱力、铸造方向标、形成场效应”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造“危机”、营造生机,激发教师学习内驱力。

没有危机感的团队肯定是一团死水的团队。我校是区内龙头学校,长期的“品牌”光环给了老师们强烈的优越感和平安感。那么,如何“引导老师们突破自我满足,构建有益自身专业生长的学习文化”成为我校管理层的首要考虑。

通过广泛调查,我校管理层找到了老师缺乏学习热情的症结--那就是危机感的整体缺失。

为了打破平静,我校管理层开始不时制造“危机”,先后筹划了“白纸备课竞赛”“家长开放日”“教研组大比武”等经典大竞赛、大展示活动。所谓“大”是指参赛时打破以往赛事皆由少数骨干承当,大多数教师悄然在“大树下纳凉”的平安状态,无论老少,无论水平高低全部上场;评价时打破学校局限,大胆推行“家丑家美都敢外扬”的全体家长参评方式。这种彻底的“危险性暴露”很快终结了老师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的“钝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在心理上发生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最终打破了现有平衡,激发自身的学习内驱力。

一位教师在“白纸备课赛”后感言“天道酬勤,思者常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感谢一张白纸显现了我无可逃遁的‘匆促’!明日,当我与你雪白的期待相遇,但愿我能够比今天从容!”

一位教师在家长开放日的磨课时写到“我们班的家长,许多从事着教育工作,他们都是专家,要在他们面前展示自身的教学,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除了努力学习,认真研课我别无选择。”

一位教师在教研组大比武的反思中写到:“我不能因为自身的疏忽而影响我们教研组的成果!”

优越平静了很久学校开始涌现新的生机,教师内心一种对学习的强大需求就这样随同着系列“危机事件”应运而生。

第二阶段:管理示范、制度规范,铸造“专业阅读”方向标。

我校教师是一个优秀的群体,阅读习惯对他们来说由来已久,只不过从来只为休闲而广博的读,只凭兴趣而闲散的读,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为自身的专业生长而有规划的阅读。可专业阅读的匮乏正是制约教师生长的硬伤。为了引导教师走上专业化阅读道路,学校管理层首先进行了管理示范,校级领导们读《学校领导者素质修炼》、读《副校长:有效学校领导的关键要素》、读《说课、听课与评课》等,中层读《怎样做最好的中层》读《细节决定成败》读《说话的艺术》等。在管理中,领导层所展现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和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令老师们折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管理层着手将“教师专业阅读”制度化,先后制定了《学习型教研组评比制度》《学习型教师评选制度》《教师学习分享制度》《教师读书计划》、《教师专业阅读推荐书目》《教师寒暑假读书作业制度》……先后推荐了《教学勇气》《给老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做一个聪明的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一批专业书籍,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阅读行为,为教师的专业阅读铸造了一个方向标。最后,管理层引导老师们开辟出上班和业余的固定读书时间:间周四下午全体教师静心读书1小时,寒暑假定期读书1~2本,保证了制度的有效落实。

第三阶段:固定时间、搭建平台,生成“分享交流”场效应。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在引导教师进行系统专业阅读的基础上,学校设定专门时间,开展交流活动:每周一上午,行政会上有管理类的学习分享活动,下午教师会有全体教师轮流进行的读书分享活动,还定期举行教师读书演讲活动等。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还搭建了多种交流平台,激励老师们随时交流,如:学校网站、教研组博客、教师博客等等。这种分享凸显出三大作用:一是交流争辩中,将阅读推向深入,二是交流互补中,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三是广泛交流中形成相互积极影响的“场效应”。在交流中,我校教师逐渐达成了“教师比同学更需要阅读、教师要重视专业阅读、教师要终生阅读”的共识,并最终形成实小教师阅读交流常态化、阅读交流专业化的一种文化

二、构建“心态求真、行动务实”的研究文化,让课堂彰显“艺术”魅力

新课堂除了有思想,还应该彰显艺术魅力,它需要我们去潜心探索和研究。在以校为本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先破后立,培育开放求真的研究心态。

研究之初,我校省管专家杨校长便以数学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了先破后立的心态培育工作。他抓住老师们的保守评课行为做了深刻的剖析。剖析析如下:1。评价多于反思,2。评价内容保守化。3。评价规范经验化。4。评价视角大众化。5。评价指向泛华。在否定、打破了教师保守的听课评课心态与行为模式后,杨校长又进行了专题讲座,论述了强调“自我”积极参与的新型“观课”观和“没有敷衍、没有保存、没有权威、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倡议相互欣赏、热忱协助、真诚批评”的新型“议课”心态。

有了心态的改变,研课时我们开始从孤立走向开放,走向对教育教学实质的探索。我校教师健康的研究心态也正是从这里萌发并最终走向繁盛的。

第二方面:问题梳理,保证校本研究的务实方向

校本研究倡议“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效果即生长”的务实之路。这种“至下至上的问题提出模式”决定了研究务实的重要性,也决定了一线教师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引导教师从“教师教学行为、同学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问题诊断,进行深入考虑:“我的教学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存在哪些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教师自我诊断后,我们再依照“面向全体教师搜集问题--问题归类,形成问题树--分组讨论,再次筛选”的过程,对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梳理。

经历了一番大浪淘沙,当平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实质问题摆到桌面上时,引起了教师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研究热情。他们感叹到“研究课题真的不在领导的办公桌上俯视我们,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以研究者的眼睛去发现、去分析”。这种问题梳理方式保证了我校校本研究沿着务实之路健康发展。

第三方面:活动整合,推进教研科研的协同发展。

我校本着“以教师发展为主,以同学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开展校本研究。

实践中首先倡议教研科学化,将日常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行为置于科学研究的视野,进行必要的量化统计与分析,努力寻求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升教研品质。

实践中我们也坚持科研“草根化”,从一线教师的实际困惑里梳理出研究主题,先后做了语文的《提问有效性》研究、《读的有效性》研究、《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研究、数学的《练习有效性》研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有效构建空间表象》的研究,以和其他学科如体育的《科学分组、小组互动》等研究。

为了推动教研科研的发展,展示研究效果,我校还搭建了“与名师相约”“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展示”“教学开放”等多种展示平台。

要开展的工作的确很多,那怎样才干以有限的精力做好这些都不可或缺的工作呢?我校管理层在充沛研讨后将教研、科研和展示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一学期里抓住实质做好一件综合性大活动。比方,本学期,我校就只有一个大活动,那就是“教研组大比武”,比武的内容就是教研科研的过程与效果,比武的展示平台就是“家长开放日”。这样的整合最终使教研科研在水乳交融中得到协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研究中得到稳步提升。

三、构建“自我审视、不时逾越”的反思文化,让课堂辉映“缺憾”魅力。

世上本无完美,一堂真实自然的课,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也正是因为缺憾才使课堂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魅力。面对课堂缺憾,我校管理者与老师们一起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审视与不时的自我逾越。

“三篇连环叙事”开创我校教师内省新纪元。

**年,我校管理层开始在全校推行叙事研究,当时,教师对这种与保守优秀论文写作方式大相径庭的新生事物感到好奇,对它的意义感受模糊,对它的推进表示观望。这时,教导处蒋主任在听了37节推门课后,针对所看到的教学细节,率先以这种方式写了有名的管理叙事《面对课堂你准备好了吗》,在教师会上以“课堂很简单也很复杂,课堂很细小也很宏大,课堂很自由也很神圣”三个小标题,谈了自身的感受与观点,这种感性的管理方式震动了全体教师,其中就有年轻的卢应君老师,她很震惊,没想到作为教学骨干,自身的一个教学细节竟然也以疑问的方式受到有理有据有情的点评,从尴尬迷茫、到痛苦的自我否定、再到理性分析,她终于豁然开朗,最终将自身的心路历程写成了《推门之惠》。而《推门之惠》又反过来震动了蒋主任,引发了她对自身管理行为的反思,她将自身的感触写进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一文。这三篇连环反思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以生动感性的方式让老师认识到了反思的价值,推开教师自我反思之门,开创了我校教师在内省中发展的新纪元。

从**年开始,反思写作随同着教育教学和各项研究逐渐成为我校教师学习工作的常态,5年来,我们在省校本教研网上发表文章的排名一直稳居榜首截止到今天,即6月1日,是2235篇,平均每天发表1篇多。这样的成果与我校管理层筹划的两次强力助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两次强力助推”促进专业反思逐步深入。

第一次助推是“推出专业引领,进行方法指导”。教学校长将反思写作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总结提炼后做了一次生动的讲座引导老师们抓妙点反思,追寻点点新移锦上花;抓疑点反思,惊喜柳暗花明又一村;抓败点反思,知来者之可追;抓常点反思,感受寻常中的奇崛。有了这一有力助推,老师们的自由命题反思发展迅速,发生了一批板书。然而,发展到07年,反思质量开始出现水平徘徊。管理层科学分析后领悟:自由命题反思时,教师各有关注点,反思内容缺乏对话与碰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定出现自然停滞。为引导老师们突破反思瓶颈,管理层又筹划了第二次助推--“聚焦主题教研,开展专题反思”,即一次研究活动定一个反思主题:如《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专题反思、“白纸备课”专题反思等等,因为关注点的交汇,因为对话交流,老师们的反思走向思辨走向深刻。

反思行为跟进,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时逾越

从在自我审视中不时探究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到写出反思,这并不是终点,我校管理者要求老师们在反思中设计修正方案,并强调在课堂中行为的和时跟进,要求老师们借助行动研究,而最终实现教学的优化。

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深知前行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考虑,去解决,我们会进一步不时探索,以促进学校的稳步发展。

采编:www.QiquhA.com.com

篇2:涵育校本研修文化凸显生命课堂魅力

校本研修旨在“通过学校制度化的组织学习,推动教师专业生长,打造魅力课堂,而最终使同学获得生长”,它的意义显而易见。从校本培训到**年逐步发展为校本研修,我校一路扎实走来,进行了大胆尝试,获得了长足进步,更收获了生命课堂的独特魅力与喜悦!

一、构建“强化专业、阅读分享”的学习文化,让课堂招展思想魅力。

魅力课堂首先应该是充溢思想的课堂,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既要博学多才、又要进行扎实的专业阅读、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积淀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掌握到最新的专业理论!我校学习文化的构建,经历了“激发内驱力、铸造方向标、形成场效应”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造“危机”、营造生机,激发教师学习内驱力。

没有危机感的团队肯定是一团死水的团队。我校是区内龙头学校,长期的“品牌”光环给了老师们强烈的优越感和平安感。那么,如何“引导老师们突破自我满足,构建有益自身专业生长的学习文化”成为我校管理层的首要考虑。

通过广泛调查,我校管理层找到了老师缺乏学习热情的症结--那就是危机感的整体缺失。

为了打破平静,我校管理层开始不时制造“危机”,先后筹划了“白纸备课竞赛”“家长开放日”“教研组大比武”等经典大竞赛、大展示活动。所谓“大”是指参赛时打破以往赛事皆由少数骨干承当,大多数教师悄然在“大树下纳凉”的平安状态,无论老少,无论水平高低全部上场;评价时打破学校局限,大胆推行“家丑家美都敢外扬”的全体家长参评方式。这种彻底的“危险性暴露”很快终结了老师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的“钝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在心理上发生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最终打破了现有平衡,激发自身的学习内驱力。

一位教师在“白纸备课赛”后感言“天道酬勤,思者常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感谢一张白纸显现了我无可逃遁的‘匆促’!明日,当我与你雪白的期待相遇,但愿我能够比今天从容!”

一位教师在家长开放日的磨课时写到“我们班的家长,许多从事着教育工作,他们都是专家,要在他们面前展示自身的教学,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除了努力学习,认真研课我别无选择。”

一位教师在教研组大比武的反思中写到:“我不能因为自身的疏忽而影响我们教研组的成果!”

优越平静了很久学校开始涌现新的生机,教师内心一种对学习的强大需求就这样随同着系列“危机事件”应运而生。

第二阶段:管理示范、制度规范,铸造“专业阅读”方向标。

我校教师是一个优秀的群体,阅读习惯对他们来说由来已久,只不过从来只为休闲而广博的读,只凭兴趣而闲散的读,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为自身的专业生长而有规划的阅读。可专业阅读的匮乏正是制约教师生长的硬伤。为了引导教师走上专业化阅读道路,学校管理层首先进行了管理示范,校级领导们读《学校领导者素质修炼》、读《副校长:有效学校领导的关键要素》、读《说课、听课与评课》等,中层读《怎样做最好的中层》读《细节决定成败》读《说话的艺术》等。在管理中,领导层所展现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和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令老师们折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管理层着手将“教师专业阅读”制度化,先后制定了《学习型教研组评比制度》《学习型教师评选制度》《教师学习分享制度》《教师读书计划》、《教师专业阅读推荐书目》《教师寒暑假读书作业制度》……先后推荐了《教学勇气》《给老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做一个聪明的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等一批专业书籍,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阅读行为,为教师的专业阅读铸造了一个方向标。最后,管理层引导老师们开辟出上班和业余的固定读书时间:间周四下午全体教师静心读书1小时,寒暑假定期读书1~2本,保证了制度的有效落实。

第三阶段:固定时间、搭建平台,生成“分享交流”场效应。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在引导教师进行系统专业阅读的基础上,学校设定专门时间,开展交流活动:每周一上午,行政会上有管理类的学习分享活动,下午教师会有全体教师轮流进行的读书分享活动,还定期举行教师读书演讲活动等。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还搭建了多种交流平台,激励老师们随时交流,如:学校网站、教研组博客、教师博客等等。这种分享凸显出三大作用:一是交流争辩中,将阅读推向深入,二是交流互补中,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三是广泛交流中形成相互积极影响的“场效应”。在交流中,我校教师逐渐达成了“教师比同学更需要阅读、教师要重视专业阅读、教师要终生阅读”的共识,并最终形成实小教师阅读交流常态化、阅读交流专业化的一种文化

二、构建“心态求真、行动务实”的研究文化,让课堂彰显“艺术”魅力

新课堂除了有思想,还应该彰显艺术魅力,它需要我们去潜心探索和研究。在以校为本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先破后立,培育开放求真的研究心态。

研究之初,我校省管专家杨校长便以数学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了先破后立的心态培育工作。他抓住老师们的保守评课行为做了深刻的剖析。剖析析如下:1。评价多于反思,2。评价内容保守化。3。评价规范经验化。4。评价视角大众化。5。评价指向泛华。在否定、打破了教师保守的听课评课心态与行为模式后,杨校长又进行了专题讲座,论述了强调“自我”积极参与的新型“观课”观和“没有敷衍、没有保存、没有权威、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倡议相互欣赏、热忱协助、真诚批评”的新型“议课”心态。

有了心态的改变,研课时我们开始从孤立走向开放,走向对教育教学实质的探索。我校教师健康的研究心态也正是从这里萌发并最终走向繁盛的。

第二方面:问题梳理,保证校本研究的务实方向

校本研究倡议“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效果即生长”的务实之路。这种“至下至上的问题提出模式”决定了研究务实的重要性,也决定了一线教师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引导教师从“教师教学行为、同学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问题诊断,进行深入考虑:“我的教学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存在哪些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教师自我诊断后,我们再依照“面向全体教师搜集问题--问题归类,形成问题树--分组讨论,再次筛选”的过程,对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梳理。

经历了一番大浪淘沙,当平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实质问题摆到桌面上时,引起了教师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研究热情。他们感叹到“研究课题真的不在领导的办公桌上俯视我们,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以研究者的眼睛去发现、去分析”。这种问题梳理方式保证了我校校本研究沿着务实之路健康发展。

第三方面:活动整合,推进教研科研的协同发展。

我校本着“以教师发展为主,以同学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开展校本研究。

实践中首先倡议教研科学化,将日常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教学行为置于科学研究的视野,进行必要的量化统计与分析,努力寻求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升教研品质。

实践中我们也坚持科研“草根化”,从一线教师的实际困惑里梳理出研究主题,先后做了语文的《提问有效性》研究、《读的有效性》研究、《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研究、数学的《练习有效性》研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有效构建空间表象》的研究,以和其他学科如体育的《科学分组、小组互动》等研究。

为了推动教研科研的发展,展示研究效果,我校还搭建了“与名师相约”“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展示”“教学开放”等多种展示平台。

要开展的工作的确很多,那怎样才干以有限的精力做好这些都不可或缺的工作呢?我校管理层在充沛研讨后将教研、科研和展示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一学期里抓住实质做好一件综合性大活动。比方,本学期,我校就只有一个大活动,那就是“教研组大比武”,比武的内容就是教研科研的过程与效果,比武的展示平台就是“家长开放日”。这样的整合最终使教研科研在水乳交融中得到协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研究中得到稳步提升。

三、构建“自我审视、不时逾越”的反思文化,让课堂辉映“缺憾”魅力。

世上本无完美,一堂真实自然的课,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也正是因为缺憾才使课堂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魅力。面对课堂缺憾,我校管理者与老师们一起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审视与不时的自我逾越。

“三篇连环叙事”开创我校教师内省新纪元。

**年,我校管理层开始在全校推行叙事研究,当时,教师对这种与保守优秀论文写作方式大相径庭的新生事物感到好奇,对它的意义感受模糊,对它的推进表示观望。这时,教导处蒋主任在听了37节推门课后,针对所看到的教学细节,率先以这种方式写了有名的管理叙事《面对课堂你准备好了吗》,在教师会上以“课堂很简单也很复杂,课堂很细小也很宏大,课堂很自由也很神圣”三个小标题,谈了自身的感受与观点,这种感性的管理方式震动了全体教师,其中就有年轻的卢应君老师,她很震惊,没想到作为教学骨干,自身的一个教学细节竟然也以疑问的方式受到有理有据有情的点评,从尴尬迷茫、到痛苦的自我否定、再到理性分析,她终于豁然开朗,最终将自身的心路历程写成了《推门之惠》。而《推门之惠》又反过来震动了蒋主任,引发了她对自身管理行为的反思,她将自身的感触写进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一文。这三篇连环反思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以生动感性的方式让老师认识到了反思的价值,推开教师自我反思之门,开创了我校教师在内省中发展的新纪元。

从**年开始,反思写作随同着教育教学和各项研究逐渐成为我校教师学习工作的常态,5年来,我们在省校本教研网上发表文章的排名一直稳居榜首截止到今天,即6月1日,是2235篇,平均每天发表1篇多。这样的成果与我校管理层筹划的两次强力助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两次强力助推”促进专业反思逐步深入。

第一次助推是“推出专业引领,进行方法指导”。教学校长将反思写作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总结提炼后做了一次生动的讲座引导老师们抓妙点反思,追寻点点新移锦上花;抓疑点反思,惊喜柳暗花明又一村;抓败点反思,知来者之可追;抓常点反思,感受寻常中的奇崛。有了这一有力助推,老师们的自由命题反思发展迅速,发生了一批板书。然而,发展到07年,反思质量开始出现水平徘徊。管理层科学分析后领悟:自由命题反思时,教师各有关注点,反思内容缺乏对话与碰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定出现自然停滞。为引导老师们突破反思瓶颈,管理层又筹划了第二次助推--“聚焦主题教研,开展专题反思”,即一次研究活动定一个反思主题:如《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专题反思、“白纸备课”专题反思等等,因为关注点的交汇,因为对话交流,老师们的反思走向思辨走向深刻。

反思行为跟进,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时逾越

从在自我审视中不时探究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到写出反思,这并不是终点,我校管理者要求老师们在反思中设计修正方案,并强调在课堂中行为的和时跟进,要求老师们借助行动研究,而最终实现教学的优化。

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深知前行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考虑,去解决,我们会进一步不时探索,以促进学校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