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营造有趣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营造有趣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24-05-05 阅读 4337

营造有趣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营造有趣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有效性的实施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无限的发展。余教授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以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学业成绩提高;

2、有效用: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有效率:即教学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较高。(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关键。下面我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谈谈几点思考。

一、认真研读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学专家和一些优秀教师的智慧结晶,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它总体上遵循了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较好的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顺序,呈现了数学知识应有的逻辑顺序。但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静态、有限的,而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动态的、灵活多样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们手中的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像张天孝老师主编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数学读本”,更是将“跳跃性大、分散性广、开放型多”等特点集于教材一身。而这些特点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系统性、连贯性、规范化”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以及教材中大量的“留白、空白”所产生的问题更是令我们教师措手不及,所以我认为认真解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

1、教师应提高教材研读的深度。

前不久,学校开展了一次小规模的数学教研活动,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鸡兔同笼”。教学过程如下:

一、介绍《孙子算经》引出课题:鸡兔同笼。

二、出示例题:鸡兔同笼,共有头8个,共有腿26条,问鸡兔各有几只?让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解决。(此过程大约7~8分钟)

三、教师巡视,请4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到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教师对4种方法逐一进行讲解。(此过程大约15~18分钟)

四、巩固练习:两题“鸡兔同笼”类型的应用题。

在听这位教师上课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鸡兔同笼”还是当年的“鸡兔同笼”吗?十多年前的数学教材,很少涉及像“鸡兔同笼”这类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和学生还会感到陌生、新鲜。但是由于近年来教材的不断改进,在三、四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就安排了此类问题,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学习途径的多样化,“鸡兔同笼”已不是一个新问题,更别说是六年级的学生。课后我对另一个班级六(6)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大概有90%的学生听说过这类问题,50%的学生会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30%的学生会用三种甚至更多的方法解决。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是否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学起点体现在哪里呢?(2)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哪里?是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是课前课后一个样?仅仅是浪费了40分钟时间,仅仅是上了一节数学课而已?

2、教师应提高教材研读的广度。

作为一名称数学教师,应该尽量了解数学知识的体系,这样才能瞻前顾后,避免“脚滑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发生。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让学生强化记忆,机械练习,只关注了学习的效果,而疏于挖掘知识形成的背景及内涵,忽视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新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认识毫米与分米”时,教材仅仅安排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而在第三课时中,教材就出现了大量单位间转换的练习,

如:2米=()毫米7千米90米=()米12厘米=()分米()厘米

300毫米=()分米4厘米5毫米=()毫米4050毫米=()米()毫米

虽然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一些基本单位间的互化,但那时学生仅仅是靠机械记忆一些单位间的关系来进行换算,而并非是真正理解和掌握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所以,在解读三年级的“认识毫米与分米”时,我重新安排了教学的内容。

第一课时:认识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

第二课时:认识千米,研究长度单位的关系,用图表示:

×1000×10×10×10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根据这张关系图,让学生计算并掌握常用单位间的关系:

(画图梳理的方法不仅可以用在长度单位的换算上,而且还可以用在梳理其他单位的换算上,如质量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等等。)

第三课时;单名数间的相互换算。如:2米=()毫米300毫米=()分米等,通过具体的例子,得到转换方法:

×进率÷进率

大单位小单位小单位大单位。

第四课时:单名数与复名数间的换算,如4050毫米=()米()毫米

4厘米5毫米=()毫米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乐趣。

制度大全 www.qIquha.com.com

篇2: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整理完课堂教学改革心得,喝口水,抬头望窗,夜不算深,有些明净,宛如我此时的心情,轻松而明快。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好接准备就已汹涌而来,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通过学习杜郎口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将是一场艰苦的,但却是势在必行的革命.“改革如同潮水一样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谁抓住了这一机遇,谁就适应了发展”。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将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

赞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篇3:课堂教学改革之心得体会

学习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的诠释,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让我感到自己所会的是多么的少、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这更让我迫切的意识到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了。不能再抱着自己旧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了,多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评价学生不能只看考试分数,还要看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社会责任感、行为习惯、学习热情、方法技能、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再次对“知识”的定义认识要转变,改变认为只有书本上、课堂上的内容才叫知识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思想,使课堂的时空无限扩大;教师应有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本质上讲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主动发展起来的。传统语文教育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教师也常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自勉,给人的感觉学校教育就如茶壶(教师)往茶杯(学生)里倒水一般容易。其实这种提法只适合于“传道、接业、解惑”的传统教师功能,当前的创造性语文教育以“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来描述更恰当,所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找水”,才有喝不完的水。

课堂就是一个表演的舞台,问题是为什么表演,为谁而表演,怎么表演?那是理念的转变,方式的转变。课堂这个舞台没有天花板,告诉我们这个舞台无比巨大,教师在课堂上有无比巨大的创造空间,我们只有在这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上,才能诞生出优秀教师。

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总之,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对我的心灵、我陈旧的教育观念进行的一次洗礼,我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