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度大全 > 双50强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双50强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2024-05-10 阅读 8831

双50强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全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市初中学校开展“双50强发展提高”创建活动,建设个性发展50强学校,教学创新50强学校,加强初中的基础性、规范性、个性化建设,强化初高中的衔接,促使初中段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加快教育均衡步伐。“双50强发展提高”创建活动计划三年完成,每年完成三分之一的建设任务,每年8月份对当年申报学校创建方案进行研讨,10月份对申报学校进行验收。

一、初级中学“个性发展50强学校”创建标准

学校要在“生命关怀”教育价值取向指引下,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尽可能多地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丰富学校教育生活,探究学生成长动力机制,积淀学生的生命潜能,努力促成每一个个体生命质量的超越和提升。

1、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发展目标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发挥整体信念的凝聚效应。学校发展指导思想明确,立足实际,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2.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开设多元课程,教育内容全面,个性发展特色鲜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学校按照课程计划100%开足开齐课程,保证音、体、美、劳等课程的教育质量。并在校本课程开发、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计划、有落实、有标志性成果(文本材料、出版书籍、获奖证书等),特色鲜明。

3.个性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科学合理,体现规范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办学行为规范,职责明确,风气正,氛围和谐;学校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模式,效果显著;创建个性化班级,班级管理有特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

4.个性化评价制度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形成个性化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学生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

5.个性化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实践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本校实际,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结构程序,形成学校、学科、教师的特色课堂教学策略;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有成型的模式,在县市区内具有较大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6.个性化教师队伍

学校重视教师培养,形成了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比例较高,学历达标率高,骨干教师数量多;教师的教学个性鲜明、有特色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独有的品牌教师;教师队伍中研究型、学者型、特色型教师占一定比例,确保名师的导向和动力作用;教师近三年参加县级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论文等评选活动成绩在本县市区名列前茅。

7.个性化学生队伍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潜能、爱好与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质量检测成绩等综合评价在本县市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学校综合实力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赛等,成绩在本县市区名列前茅;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有力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学校中的品牌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8.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和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改进和探索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承担(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具有突出成绩,能用充足的事实说明其成效,以及给研究者和学校带来的重要变化。

9.关注学生的差异

关注学生的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来开发,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设计时充分预想学生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差异组织教学;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在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在教学评价时充分承认学生差异,注重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培养。

10.个性化校园文化

学校具有明确的个性文化核心主题;拓宽教育渠道,以务实高效的活动,培养学校文化的个性品质;创设学校教育环境,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学校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氛围和谐,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高。

二、初级中学“教学创新50强学校”创建标准

教学创新的核心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研科研氛围的转变。

1.先进理念引领,创新氛围浓厚

(1)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先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立足实际,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学校管理科学合理、办学行为规范,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课程;重视为课堂教学创新创设良好条件,倡导创新,鼓励创新,有措施,有保障,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2)学校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善于学习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三项基本改革,在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3)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为创新型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舆论支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品质;学生创新意识强,勇于批判、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强,问题意识强,在创新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2.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教师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一项或几项有创新独到的做法,并成效显著

(1)不断深化课程实施,在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突出成效。

(2)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鼓励创新,倡导个性,形成特色,课堂教学达标率显著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和进步。

(3)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学校管理科学高效,人际关系和谐,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学校管理工作得到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

(4)创新教师发展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有措施、有成效,有教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近三年,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论文等评选活动成绩良好。

(5)创新学生培养机制,形成了“尖子冒得出、多数迈大步、差生不落伍”的良好发展局面,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质量检测成绩等综合评价在本县市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学校综合实力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赛成绩较好,有学生成长的标志性成果。

3、重建课改背景下一系列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建立起新的教学常规,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教后反思制度,把教后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实抓好。

(2)不断完善分层教学机制,鼓励和提倡分层次教学,积极探讨分层教学中学生选层和走班、教师和学生评价、教研方式、教学策略、层次班管理等有关制度建设。

(3)重建新课程背景下图书室、阅览室和实验室等管理制度,盘活图书和实验等资源,使阅览室成为学生的自修室,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实验、自我探究的园地。

(4)建立并逐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咨询制度特别是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导师制度、走班上课管理制度、教师论坛制度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保障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

4、积极探索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1)积极探索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改革课堂评价标准,评价的重点内容放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度上,考查的重点对象要从教师教转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办法,走上了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路子。

(2)改革考试评价办法,提倡和支持学科分项考试和自主选择考试,建立试题评价制度,定期对学校日常考试和期末试题进行评价。

(3)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建立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制度。要让教师和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评价。

制度大全-www.qiqUha.com.com

篇2:双50强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全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市初中学校开展“双50强发展提高”创建活动,建设个性发展50强学校,教学创新50强学校,加强初中的基础性、规范性、个性化建设,强化初高中的衔接,促使初中段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加快教育均衡步伐。“双50强发展提高”创建活动计划三年完成,每年完成三分之一的建设任务,每年8月份对当年申报学校创建方案进行研讨,10月份对申报学校进行验收。

一、初级中学“个性发展50强学校”创建标准

学校要在“生命关怀”教育价值取向指引下,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尽可能多地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丰富学校教育生活,探究学生成长动力机制,积淀学生的生命潜能,努力促成每一个个体生命质量的超越和提升。

1、个性化教育理念及发展目标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发挥整体信念的凝聚效应。学校发展指导思想明确,立足实际,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2.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开设多元课程,教育内容全面,个性发展特色鲜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学校按照课程计划100%开足开齐课程,保证音、体、美、劳等课程的教育质量。并在校本课程开发、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计划、有落实、有标志性成果(文本材料、出版书籍、获奖证书等),特色鲜明。

3.个性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科学合理,体现规范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办学行为规范,职责明确,风气正,氛围和谐;学校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模式,效果显著;创建个性化班级,班级管理有特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

4.个性化评价制度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形成个性化评价制度,评价制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学生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

5.个性化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实践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本校实际,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结构程序,形成学校、学科、教师的特色课堂教学策略;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有成型的模式,在县市区内具有较大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6.个性化教师队伍

学校重视教师培养,形成了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比例较高,学历达标率高,骨干教师数量多;教师的教学个性鲜明、有特色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独有的品牌教师;教师队伍中研究型、学者型、特色型教师占一定比例,确保名师的导向和动力作用;教师近三年参加县级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论文等评选活动成绩在本县市区名列前茅。

7.个性化学生队伍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潜能、爱好与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质量检测成绩等综合评价在本县市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学校综合实力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赛等,成绩在本县市区名列前茅;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有力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学校中的品牌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8.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和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改进和探索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承担(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具有突出成绩,能用充足的事实说明其成效,以及给研究者和学校带来的重要变化。

9.关注学生的差异

关注学生的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来开发,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设计时充分预想学生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差异组织教学;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在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在教学评价时充分承认学生差异,注重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培养。

10.个性化校园文化

学校具有明确的个性文化核心主题;拓宽教育渠道,以务实高效的活动,培养学校文化的个性品质;创设学校教育环境,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学校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氛围和谐,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高。

二、初级中学“教学创新50强学校”创建标准

教学创新的核心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研科研氛围的转变。

1.先进理念引领,创新氛围浓厚

(1)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先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立足实际,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学校管理科学合理、办学行为规范,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课程;重视为课堂教学创新创设良好条件,倡导创新,鼓励创新,有措施,有保障,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2)学校教师教学理念先进,善于学习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三项基本改革,在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3)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为创新型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舆论支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品质;学生创新意识强,勇于批判、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强,问题意识强,在创新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2.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管理、教师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一项或几项有创新独到的做法,并成效显著

(1)不断深化课程实施,在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突出成效。

(2)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鼓励创新,倡导个性,形成特色,课堂教学达标率显著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和进步。

(3)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学校管理科学高效,人际关系和谐,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学校管理工作得到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

(4)创新教师发展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有措施、有成效,有教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近三年,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论文等评选活动成绩良好。

(5)创新学生培养机制,形成了“尖子冒得出、多数迈大步、差生不落伍”的良好发展局面,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质量检测成绩等综合评价在本县市区乃至全市名列前茅,学校综合实力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赛成绩较好,有学生成长的标志性成果。

3、重建课改背景下一系列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建立起新的教学常规,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教后反思制度,把教后反思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实抓好。

(2)不断完善分层教学机制,鼓励和提倡分层次教学,积极探讨分层教学中学生选层和走班、教师和学生评价、教研方式、教学策略、层次班管理等有关制度建设。

(3)重建新课程背景下图书室、阅览室和实验室等管理制度,盘活图书和实验等资源,使阅览室成为学生的自修室,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实验、自我探究的园地。

(4)建立并逐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咨询制度特别是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导师制度、走班上课管理制度、教师论坛制度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保障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

4、积极探索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1)积极探索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改革课堂评价标准,评价的重点内容放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度上,考查的重点对象要从教师教转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办法,走上了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路子。

(2)改革考试评价办法,提倡和支持学科分项考试和自主选择考试,建立试题评价制度,定期对学校日常考试和期末试题进行评价。

(3)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建立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制度。要让教师和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评价。

篇3: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全市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市高中学校开展“双十”活动,即:解决高中课改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十大难题,建设十所实施课程改革示范学校,把这十所学校建设成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示范,引领全市高中学校健康协调发展。“双十”活动的时间安排,计划两年完成10所学校建设任务,每年9月下旬对当年申报学校创建方案进行研讨,11月份对申报学校进行验收。

“双十”活动建设标准(注:这十个方面既是十个重点问题,也是示范学校建设标准。)

1、在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与学分制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大特色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申报学校要率先落实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并积极探索实行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教师与学生管理体系及评价机制创新、师资合理配备、学分制管理等。

2、在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索方面有成型做法。

让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申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不同发展需求组成不同层次的班级,重点在学科(也可部分学科)教学领域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要求等各方面体现出差异;也可在同一班级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实行班内的分层次教学,加强分层考试、分层作业、分层任务、不同目标要求的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3、在课程资源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有成型做法。

在办学行为规范之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实施,不仅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发展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申报学校要在如何挖掘、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机制上有比较成熟的做法。

4、在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学生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团活动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提升。申报学校要研究规范办学行为后,根据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相对增加的实际,如何科学安排与管理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如何根据学科教学需要,通过学科社团活动,实现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提升。

5、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中有成型做法。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的另一个亮点。申报学校要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际,设计课内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

6、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有成型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新形势下确保学生学习高效益和教育教学高质量的重要教学管理策略。申报学校要在新形势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应该采取哪些培养形式,应该采取怎样的工作推动机制与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针对学生实际,应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等。如何让学生能够有计划地科学安排自习时间,使自己的学科学习延伸、拓展、深化;如何让学生的闲暇生活过得更充实、幸福、有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对生活有规划,对成长有追求,对人生有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主发展等意识的形成,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自由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觉。

7、在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方面有成型做法。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申报学校要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性、阶段性监测内容、方式及评价机制;如何采取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逐步完善与新课程要求及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8、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根据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导向与激励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适合本校实际、与新课程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与评价办法。通过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引导教师立足岗位,自我培养,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在先学后教原则指导下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流程,探索高效课堂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以课堂为核心,主要针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的课堂结构的构建,课堂的前后延伸及预习学案、课时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使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考试检测等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重点研究探索具有普遍性的优质高效教学流程,凝练升华课堂教学理念,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10、在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讨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实现校本教研常态化,把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和课堂效率提高紧密结合起来。研究重点放在落实“三讲三不讲,解决教师课堂讲授时间过多,课堂效益不高的问题。课堂教学尽可能有设计有较高思维含量,能真正激发学生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将检测、反馈、纠错、追踪检测制度化,将“落实”进行到底,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确定预习目标,明确预习要求,检测预习效果。教学过程中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因材施教问题。探索讲评课课堂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