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责大全 >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6)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6)

2024-05-14 阅读 7948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6)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6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予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部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讲座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施工质量控制检查程序

工程质量控制检查程序:

采编:www.QiquhA.com.com

篇2:二级公司对三级单位管控体系:质量计量管控

二级公司对三级单位管控体系:质量、计量管控

二级公司对三级公司在质量、计量管理上的管控主要在质量、计量管理标准与制度和质量、计量差异协调两个方面。

1.质量、计量管理标准与制度。三级公司可在经销公司制定的标准及制度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标准和制度,并报二级公司备案。

2.质量、计量差异协调。三级全资公司提出申请,经本公司决策机构审议后,上报至二级公司、经销公司进行协调处理;三级控参股公司对于从z方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计量异议时,由本单位提出申请,经公司决策会议审议后,上报二级公司、经销公司进行协调处理。

篇3:锚杆支护质量控制监督保障体系

为切实加强煤巷锚杆支护质量管理,提高巷道支护的可靠性,确保生产安全,结合我矿实际,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锚杆支护安全质量控制与监督保障体系,指导煤巷锚杆支护安全施工。

一、指导思想:以锚杆支护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锚杆支护监测手段,实施锚杆支护动态设计。加强支护材料、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建立符合我矿实际的锚杆支护安全质量控制与监督保障体系。

二、体系目标:实施煤巷锚杆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闭合管理,煤巷锚杆支护率不断提高,锚杆支护监测符合规程要求。坚持“支护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谁监控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三、体系职责界定

1、领导职责:

(1)总经理对锚杆支护管理体系负总责。

(2)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锚网梁索支护参数进行研究、会审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对支护质量负技术责任。

(3)掘进副总对锚杆支护技术培训、支护设计、现场质量检测、锚杆支护设计修改完善负责。

2、部门职责

(1)生产技术部职责

①负责锚杆支护设计、设计校核、论证及修改工作。

②负责锚杆支护材料的动态抽检和定期试验以及存档记录工作。

③负责锚杆支护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巷道监测等技术培训工作。

④负责建立锚杆支护技术档案,抽查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监督检查检测仪器的安装及使用工作,收集分析处理各种监测数据,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

⑤负责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做好巷道顶板岩层钻孔收集、观测及分析工作。

⑥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检查施工单位锚杆(索)施工台帐,督促指导施工单位锚杆支护的日常工作。

(2)安全监察部职责

①负责全矿锚杆支护巷道施工质量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及验收。

②负责对安监员业务培训、支护设计审查、措施的学习贯彻工作,监督检查措施整改落实情况。

③安监员对锚杆支护施工过程现场监督检查验收。

(3)区队职责

①施工单位对锚杆支护技术管理、业务培训、现场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负责。

②掘进队对施工巷道及其生产系统以内巷道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检查、监控、整改、加固等负责。

③当班对本班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终身负责。

3、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职责

(1)施工方负责本单位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落实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监测及验收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考核机制,审查锚杆支护记录台帐。组织落实整改措施。

(2)技术负责人负责全区锚杆支护技术管理工作;协助区长做好本单位锚杆支护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技术员负责本队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巷道位移测站的建立及数据采集。负责锚杆支护日检记录整理和存档工作,按规定做锚杆拉拔力试验。

(3)队长对本队锚杆支护施工质量负责,严格执行锚杆支护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本队小班管理考核制度,监督检查小班施工质量;对所施工巷道及沿途巷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负责锚杆检测仪器的使用和保管。

(4)班长对当班锚杆支护施工质量负责,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及措施规定,完工后对当班施工的锚杆在M型钢带上喷号留名,对当班施工的锚索在托盘上喷号,对当班锚杆(索)施工质量终身负责。

(5)当班安监员认真巡查施工巷道及沿途巷道锚杆支护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处理。当班安监员对本班锚杆、锚索施工质量负责,必须对当班的锚杆锚索安装角度、间排距、外露长度、锚杆扭矩等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责令重新施工。对当班锚索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并签字验收。

五、质量控制与监督流程

1、支护材料

(1)材料选择

生产技术部对支护材料进行选型时,必须严格使用本矿统一规定的锚杆支护材料,不得擅自使用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支护材料,如有其他更改,必须请示掘进矿长同意后,以联系单的形式下发执行。

(2)材料采购

①物资保障部必须根据生产技术部下发的材料选型标准进行采购。

②物资保障部对采购锚杆、锚索支护材料的质量把关,锚杆支护材料必须具有“MA”标志,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每批材料厂家必须提供生产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

③物资保障部必须采购固定厂家的支护材料,变更厂家时,必须经过掘进矿长批示,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采购。

④物资保障部负责管理锚杆支护材料的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每一批到货的产品名称、规格、产品编号、生产日期、到货时间、生产厂家、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发放情况等建册登记,以便鉴别生产厂家和产品质量跟踪。

(3)材料验收

建立锚杆支护材料动态抽检制度和定期试验制度,由掘进副总组织,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物资保障部、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参加,每月抽检一次,每季度试验一次并记录存档,不合格材料严禁入井使用。

物资保障部成批次购进锚杆支护材料以及更换厂家时,必须对锚杆支护材料进行抽检试验。

(4)材料发放与领用

①物资保障部应严格按施工单位材料单上的规格型号发放。

②施工单位对所领用的支护材料进行检查确认,并且登记存档,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拒绝领用。

2、支护设计

必须严格完善锚杆支护设计过程,作到设计规范化。设计流程主要为:初始设计→编制地质说明书→施工设计(至少含三种设计方案)→动态设计。

(1)初始设计

生产技术部设计组在巷道施工设计时按照工程类比法进行巷道支护的初始设计,为施工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2)编制地质说明书

地质组根据巷道设计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详细编制顶板10m范围内岩性柱状图。

(3)施工设计

①锚杆支护组根据掘进地质说明书进行施工支护设计,施工支护设计中必须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和过断层(落差小于设计巷高的和地质预报已知的)、破碎带、淋水带、复合顶板等处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②施工支护设计拟定后,交相关生产矿领导进行会签,再以联系单的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

③施工单位根据支护初始设计、掘进地质说明书、施工支护设计编写《作业规程》及措施。

④巷道按照施工支护设计施工后,锚杆支护组、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全面矿压观测,进入动态支护设计阶段。

(4)动态设计

③生产技术部对全矿使用巷道锚杆支护情况定期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巷道支护的可靠性,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3、支护施工

(1)施工单位严格使用《作业规程》规定的锚杆、锚索及相配套的支护材料,施工锚杆、锚索时做到钻孔直径、杆体直径、锚固剂直径必须“三径”匹配。

(2)锚杆安装

首先打好锚杆眼,然后穿过托盘或钢带孔眼向锚杆孔装入2卷K2350型树脂药卷,人工用装好的锚杆慢慢将树脂药卷推入孔底。用搅拌接连头将锚杆钻机与锚杆螺母连接起来,然后升起锚杆钻机推进锚杆,当锚杆钻机升到锚杆接触顶板岩面时,停止升锚杆钻机,搅拌20秒后停机。等待3分钟以上,再次启动锚杆钻机,拧紧螺母,使托盘紧贴岩面,并保证锚杆扭矩在120N.m以上。

(3)锚索安装

首先打好锚索眼,然后向孔内依次装入1卷K2350锚固剂和2卷Z2350型锚固剂,用钢绞线慢慢将药卷推入孔底。用搅拌连接头将锚杆钻机与钢绞线连接起来,然后升起锚杆钻机推进钢绞线,边搅拌边推进,直至推入孔底,搅拌20~30秒后,用木楔将钢绞线固定,然后卸下锚杆钻机。等待15分钟以上,方可用风动张拉机进行张拉,并保证张拉力在36Mpa以上。

4、质量控制

锚杆支护质量检测实行“四项制度”,即:动态抽检制、区队日检制、小班自检制、质量终身负责制。

(1)动态抽检制

①由安全监察部组织的动、静态检查和每周隐患排查中对全矿锚杆支护质量进行抽查,同时检查锚杆锚索施工台帐,并在锚杆锚索施工台帐上签字确认。

②走动式动态检查:矿领导、职能科室人员对锚杆、锚索质量、锚杆锚索施工台帐随时抽查。

③锚杆支护组每月对全矿锚杆支护每个掘进头进行不少于2次的锚杆、锚索质量抽检工作,抽查内容包括:锚杆(锚索)的间排距、外露长度、安装角度,并填写检测记录台帐。

④对抽检不合要求的掘进工作面进行追查并下达整改通知书,由区长负责落实,限期整改,由锚杆支护组进行复查。

(2)施工队日检制

①队长负责本队前三班施工锚杆、锚索的抽检工作,对抽检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②队长在本队锚杆(索)施工台帐上签字,对于使用完一整页的锚索施工台帐要及时将副本带回地面,交区长审阅,区长、技术主管签字,技术负责人存档备查。

(3)小班自检制

①班长负责自检本班的锚杆质量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内容包括:间排距、外露长度、安装角度等。

②班长负责对锚杆进行根根检测,填写锚杆扭矩力监测记录表。扭矩达不到要求的应进行二次加固,确保扭矩达到规程规定,安监员在现场监督。

③小班施工锚杆及时编排号,锚索喷号,班长认真填写锚杆施工自查表。

④安监员对锚索的现场施工全过程(锚索长度、锚固剂数量、安装程序、搅拌时间、养护时间、预紧力)进行现场监督,合格的在锚索施工记录台帐上签字确认,不合格的必须要求立即整改,生产单位拒不整改的,汇报矿调度停止进尺。锚索施工记录台帐一式二份,对于使用完一整页的锚索施工台帐,一份(副本)由队长负责带往地面存档,一份在现场与锚杆施工台帐一并保存,以便监督管理人员查验。锚索施工记录台帐上没有安监员签字确认的,视为不合格。

(4)锚杆施工质量终身负责制

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的锚杆、锚索质量终身负责,巷道在施工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造成的冒顶片帮事故的,追究施工人员、安监员和当班班长(或队长)责任。当班班长是施工锚杆质量第一责任者,当班安监员是施工锚索质量第一责任者。

5、顶板监控、矿压监测

(1)顶板监控

①当班班长负责本班锚杆孔、锚索孔的顶板岩性描述工作,并记录锚索施工台帐上。

②巷道每施工20m,本队技术员必须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施工锚索长度的探查孔,若在正常锚索孔深度范围内,探查顶板岩性不能满足锚索支护强度要求,则继续向上打不少于2米,编制上覆岩层柱状图并做好记录台帐。

③巷道每施工50m(特殊情况除外),生产单位在指定位置垂直顶板施工一探查孔,观测工作由锚杆支护组负责,地质组和技术员参加。地质组负责影像资料的分析,必须作到当天观测当天分析。

(2)矿压监测

①监测工具必须齐全,并装箱上锁保管,箱内不得存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检测仪器箱距迎头不得超过100m。检测仪器箱由队长负责统一管理。

②顶板离层仪孔同时作为顶板岩性观测孔使用,施工单位必须按时、按指定地点施工。

③顶板离层仪必须由本队技术员现场安装,锚杆支护组成员现场监督。技术员负责顶板离层仪的数据测读,队长负责保护管理。

④巷道位移测站由技术员在安装顶板离层仪时同时建立并定期测读,队长负责保护管理。

⑤施工单位将竣工巷道移交给接收单位时,连同巷道内顶板离层仪、牌板及资料一起现场交给接收单位,接收单位负责对巷道内顶板离层仪和牌板的保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把相关锚杆支护监测资料移交给接收单位技术员,接收单位技术员继续对顶板离层仪进行测读,做好原始记录并存档。生产技术部将以联系单的形式办理移交手续,一式四份,生产单位、接收单位、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四方签字并各持一份。

6、信息传递与处理

(1)生产技术部地质组每月必须做好各工作面的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地质预测预报必须在每月3号之前上网发布。

(2)施工单位每周二上午技术例会上将监测数据交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收集整理,结合钻孔探测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3)生产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突遇断层带、破碎带、淋水带时,当班班队长必须立即在现场按《作业规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同时利用现场电话向区值班汇报、区值班立即向生产技术部汇报。

(4)生产技术部接报后,必须在1日内派锚杆支护小组成员对现场施工的锚杆、锚索进行现场测试,确认加固方案是否满足现场支护需要。如不能满足现场支护需要,必须立即停止进尺采取补打锚索、打挑棚、架工字钢棚等多种加固措施,并报总工程师,由总工程师组织安全矿长、掘进矿长、掘进副总及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护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5)生产技术部现场验证后,随后将(一天之内)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批准的支护方案业务联系单下发到生产单位、安全监察部。

(6)现场施工中突遇未知落差大于巷高的断层,必须立即停止进尺,对迎头进行加固,当班班队长汇报至区值班、区值班汇报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及生产单位立即派人现场看查,查明情况,待制定专项措施后方可施工。地质预测预报中预报的断层施工单位技术员必须提前编制专项措施指导施工。

7、加固支护

(1)针对已施工巷道及正在使用的巷道,通过隐患排查和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①顶板离层仪超过警戒值40mm时,必须加大观测频度,及时关注顶板离层状况。由使用单位观测,观测结果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

②巷道变形严重、顶板离层仪超过危险加固值60mm时,要及时采取补锚杆(索)、补喷、锚注、套棚、打挑棚等符合现场实际的补强支护措施。

③锚杆(索)孔集中淋水严重地段,要进行套棚加固,防止锚杆(索)长期受水浸蚀,锚杆(索)失效。

(2)正在施工的巷道加固支护执行《作业规程》中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