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源于创造性教学

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源于创造性教学

2024-03-09 阅读 8652

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源于创造性教学

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源于创造性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所以教师自身创新精神的培养,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创造性地教学。这一点对于如今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的我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巧妙利用教材,发挥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今年我教的是六年级,本学期的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是孩子们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因为每每学到综合性学习时,他们总是兴趣倍增。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内容,它作为孩子们小学生活阶段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所以对于本次学习,我也是费尽了心思,总想着让孩子们通过本次学习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从中悟出点东西来。

于是,我将班级集体活动的照片翻出来,挨个筛选,最后定了几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1、第一次升国旗2、第一次写周记本3、第一次一起在新学校过元旦4、第一次学口风琴、、、、、、

我准备将这些照片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在ppt上,然后引导孩子们配乐欣赏每一张照片,他们欣赏的同时,我在旁边进行声情并茂地解说,慢慢地为他们打开回忆的闸门,之后将自己当时的感受写下来。

因为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新小学,孩子们都来自附近几所不同的小学,对于即将踏入初中校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学期,所以这段时间会成为他们小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信这段教学会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他们能将自己心中的那份最诚挚的情感表达出来。

“老师,您还记得那次元旦吗?那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联欢会,感谢您和我们一起度过、、、、、、、”

“老师,当我们第一次拿起口风琴,吹出那些不成调的曲子时,您不知道我们的心里有多兴奋、、、、、、”

“老师,元旦合影时,您给我长了两只小耳朵,我却将它当成了前进的翅膀,我不再觉得自己是一名后进生,我要前进,请您相信我!”

、、、、、、、

有效利用多媒体,唤起了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神奇。

制度大全 www.QiquHa.com.com

篇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作为教师,去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训练;并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也不是老师能教会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的结果,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力和努力来获得。”因此,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主动为学生营建一个创新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承旧创新,而且要提供给学生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创新人格。与此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身的良好的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自己成为具备创新精神的21世纪教师。

  一.营建创新环境,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新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如,在化学的启蒙教学(绪言)中,可把有关“化学史知识”“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物质”等内容结合图片和声音文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期间借助“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由于化学启蒙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在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可供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杨振宁讲,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很多,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同学们研讨,启迪学生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也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这种看似无序的、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研究方法。泰勒就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许多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教育泰斗。我们教师也可以象泰勒那样,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提问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理论或专题上,引导他们追忆、联想,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教师不要向学生直接讲授真理,而应该诱导学生去探求真理。学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发表新的见解。由此可见,课堂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探讨的氛围,使学生在没有顾忌的情况下参与对真理的追求。

  二.正确承旧创新,鼓励发散思维

  创新就是意味着不能因循守旧,不思发展,但也不是完全抛弃旧的,仅仅去追求发现那些前人不曾发现的东西。已有知识是前人反复实践,甚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探索的自然规律,所以对已有知识的继承是学习的捷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知识的实践过程,哪怕是某一学科也不可能亲自实践其全部知识。人类社会不也正是在继承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知,创造新物质的吗?继承了丰富的已有知识才有可能创新。但并不是继承了丰富的已有知识就一定能够创新。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只能循规蹈矩,无所事事。但是如果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并结合实践,大胆想象,就可能会有所创新。当然这种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发现那些前人已发现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继承已有的知识,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去更新创造知识。

  三.提供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

  在创新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而创新也无一不是在广阔知识背景下的厚积薄发。知识的功能之一是开启人的心智,但在以创新为主旨的知识教学中,知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要重点考虑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创新教育中知识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还要研究知识的呈现方式,“创新知识”就是指在“能力”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能有效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知识,教师必须有能力提供这样的创新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创新活动主要以创新实验为表现形式。在化学实验中运用知识,这不仅是学习,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容易遇到新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活动。一些基于生活常用品的创新性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化学学习与研究,指导他们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教师更应该以实验教学法为突破口,还原化学本色,提高化学创新教学水平。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身能力

  课堂教学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协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并组织学生对意义较大的提问进行讨论,以求共同进步。支持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正确的见解教师要及时肯定,给予鼓励;不正确见解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事例的分析与学生讨论研究,矫正不妥。切忌对学生的不正确见解恶语批评、挫伤其创新的积极性。提倡学生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个实验,多种方案。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  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上课应生动有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学科术语,并赋予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应有吸引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中学化学中对于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熟记概念、熟悉联系、明确区别,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实验练就过硬的规范操作能力,这样才有创新的坚实基础。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 的人只能墨守成规,而“奇人”“异士”总能创造出奇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统一的纪律要求,又不要管束得过分死板,以致遏制了青少年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时常发现个别学生的表现与众不同,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才会有所创造。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施行者,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无论是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高素质有创造力的教师。

  首先,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创新往往不是单独应用某个学科的知识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果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全是自己讲授的知识而不予解答或让学生去问别的教师,自己是何等的尴尬不堪!当今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也需要教师有宽大的知识面。教师应有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本功,基础知识雄厚教学才能把握自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应答如流,随机应变,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精神,成为学生祟拜的教师。

  其次要求教师要具有综合性的创造能力。教师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囿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在思维方式上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和适当的应变力,有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并转换成得心应手的教学资料、方法的能力。如,对教材有独到的理解和处理意见,创造性地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紧扣知识点安排探索性实验;运用特殊方法解析习题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创造性和后天的成绩是教师综合创造力的再现。

  最后,密切师生情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舍得丢弃师道尊严的面具,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中,和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学法,帮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多一点关怀和爱护,少一点批评与指责,学生会在快乐中接受教师的教育。

  这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开始。我们化学教师应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技能,挖掘化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崭新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因为只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创造精神与科学基础结合一起,才能造就出当今时代的创新人才。

篇3: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必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课程和其他学科互利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以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与教学因子相匹配等作一些再认识论述。

关键词: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因子匹配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化的时代。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中,材料、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而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三大要素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社会中所有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如同“读、写、算”一班。当今,国际竞争分为激烈,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鉴于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相继,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的还作为必修课。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就显得分为重要了,否则,就赶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乃至造成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形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众所周知,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新亮点,新视觉便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它虽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并存性、继承性,但它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其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使学校课程教学的发展颇具新的特色,育人功能更佳。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就此,笔者谈谈如下管见。

一、明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之含义

国外一些教育家指出:课程整合是指“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所谓“整合”,并非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叠加。其广义而言,课程整合是指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为整合的科学过程。狭义而言,它是指各学科之间,还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也就是各学科相互联系,而不是相互脱节的学习。在此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统一。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科学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整合特别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性、一致性与统一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与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基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它将其他学科,以及其他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之中。

篇4: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摘要】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关键词】改革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正文】《高等教育法》是继我国教育根本大法《教育法》之后颁行的又一部重要的教育法规,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促进和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理工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目标:有学校特色因材施教

培养目标即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关于高校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总体界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

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学生、未来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严重老化,相当多的专业延自于上个世纪中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二是专业严重类同,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三是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四是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设置新专业的自主权不够,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度也不够。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面,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好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问题。专业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大学同时负有引领社会的职能,因而大学必须研究并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专业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第二,把握好专业设置的技术性问题。一是要把握好专业口径的宽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口径过窄,现在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宽专业,厚基础”,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好像一拓宽专业口径就什么都要学,科学的专业口径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宽窄平衡。

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培养多种能力

课程就是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划分过细、内容陈旧并过于求同、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差等缺陷。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知识、发展知识,学生不仅要去适应社会,而且要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既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条件下,高校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学好专业知识,高校要努力开发专业综合和学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力。

四、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比如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高校课程体系只有做到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有机配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五、实践教学:明确要求全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实践教学系统不完整,设施不到位,指导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更缺乏支撑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条件,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

改变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一是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国家要根据高校的类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基本设施、指导教师、课时和学分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要创造全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只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高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只能依靠社会,社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享有者,也完全有义务支持高校的教育教学。

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篇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四部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

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1.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会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我常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同学们之间也常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2.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素质教育鲜明地提出了“人”的意识的觉醒,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可以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而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促成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在论述教学活动本质特征时所阐述的那样:“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

计算方法,小学数学,好奇心,创造性,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