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关系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关系

2024-03-09 阅读 1617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关系

浅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

摘要:合作学习开辟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创新了小组教学形式。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学习形式,被广泛地引入课堂教学后,打破了过去课堂上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局面。实现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的多向交流,扩大了信息量,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讨问题的学习氛围。但强调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有没有滋生的土壤?如何看待和处理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老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辩证地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源于思,思又引出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独立思考

正文:

我国《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强调的正是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合作学习得到了大力倡导,而广大一线教师也开始尝试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方式,有很多优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然而,独立思考更是学习的法宝,“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更需要独立思考。在执教生涯中,我发现较多学生过多的依赖于合作学习解决自身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有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刻意使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独立思考是学生对于一定的问题情景,运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途径。它不同于“师生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是课堂学习最主要的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和解决问题时,共同合作以寻得问题解决的学习途径。合作的意思就是要有互动,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独立不能完成解答问题。

二、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弊端

(一)积极的角色互赖,要求每个参与合作的学生都要承担互补和关联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促进、帮助,最终获得成功。而深入课堂仔细考察,很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少数人讨论,多数人搭车,没有思维碰撞,达不到集思广益之效。课堂讨论成为很多懒惰学生的避难所。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学会的是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必然会导致“优者更优,差者更差”,这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会不断地、人为地“制造”出新的学困生。

(二)一般情况下,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一些时间,反之则少给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教师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往往不充足,使学生显得匆忙、零乱,来不及形成完整的观点,甚至合作刚刚开始,就被教师打断而进行其它内容,这样,学生既没有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又没有实现观点上的认同与整合,更没有做到结论上的再思考和再升华。这种形同虚设的合作学习,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www.qiQuha.com.com 制度大全

篇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培训方案

1.班级一般设置8人组6个。

1、二人组(同位组):以互助互查为主的组织形式。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尤为必要。使用学案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落实,一般问题的交流互动,发挥兵教兵的学习方式等,都可以采用二人组(同位组)的组织形式去解决。

2、四人组(合作小组):以合作探究为主的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创新研究都可采用四人组的形式去活动;需学生讨论的疑难问题、生成问题的筛选,展示交流学生的推荐也可利用四人组的形式去完成。

3、八人组(合作大组):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八人组讨论解决。

2.小组建设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形式建组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几项任务:小组名称、自荐组长、小组口号、小组成长目标、小组行为守则。讨论并形成文字,做成海报,张贴上墙。一般学生都会热情高涨,有利于小组的建设。组员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形成小组意识,同时也是明确或认同本组的目标。

第二阶段为精神建组阶段。通过活动前的小组口号、成长目标、小组纪律的宣读,强化团队意识、目标意识与纪律意识。使小组精神内化成每个组员的信念,并指导其行为。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强化小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和班干认同本小组并逐步形成小组荣誉感。在这一阶段非常关键,要趁火打铁把小组建设落实到每个人的心中。

第三阶段为荣誉建组阶段。这个阶段其实真正的小组(集体)已经形成,学生之间有互助意识。小组的一些特征开始慢慢体现出来:组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促进性的互动;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精神建组阶段非常关键,如何促进小组形成?

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发言的规则是弱者先说,强者补充。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每周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工作情况,鼓励小组长的工作,交流经验,弥补不足。每周班会内容必须有关于合作小组情况的总结,坚持“表扬到人,批评到组”的原则。

篇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山西大同同煤一中卫晔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学生的作业形式,从作业设计原则和作业类型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解放出来,从新型的作业中真正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关键词:新型快乐趣味性自主合作创新

英语课外作业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但中学英语教学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量大而且形式单一:抄写单词5遍、10遍,背诵和抄写对话或课文……长期以来沉重的作业量、枯燥乏味的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的劳动,这些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收效甚微,很难达到激趣、巩固的目的,而且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淡化了学生的主体色彩。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解放出来,从新型的作业中真正体验快乐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作业设计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指的就是“兴趣”。而兴趣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英语作业首先切忌枯燥,要以无穷的乐趣吸引住学生。一旦学生对英语作业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自觉自愿地去认真完成,反之则是敷衍了事。

2、多样性原则

山珍海味也会有吃厌的一天,何况是学生每天要面对的作业。孩子是天生的喜新厌旧者,他们反感长期做同一类型的作业,只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作业才会激发他们内心的“战斗欲望”,鼓舞他们不断的攻克自己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又一个“堡垒”。

3、实践性原则

知识的学习在于能力的转化并运用于实践。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书面的成绩,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就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样,新型的英语作业要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从书本拓展到生活,让学生切实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胜利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层次性原则

鉴于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会在英语学习中反映出一定的差距。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同样在作业的布置中也要体现这一重要原则,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保证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

5、合作性原则

传统的作业都是学生单独完成,并且教师也十分在乎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但作业的形式丰富了,教师也要注重作业设计中的合作性,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根据情况可小组合作完成,或师生、家长与学生配合完成。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努力。

篇4: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摘要: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城乡差别等原因,使得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本内容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都是从零开始,也就是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教起,这就造成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很被动,很难掌握教学内容,教的深了、浅了都达不到教学效果,很难两者兼顾。然而不管学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参差不齐,教师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只有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最佳教学形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团队意识评价机制

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城市中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早已掌握了课本上的操作内容,实际操作也很熟练,因此上课时根本不爱听,不是上网,就是玩游戏;而有一部分农村来的学生,由于从来都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甚至连鼠标都不敢动,生怕把计算机弄坏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得深了,一般学生接受不了,教得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又坐不住了。讲操作技巧时,我边讲边在主机上演示,自认为做的尽心尽力,可是到下面一看,会的学生在干其他的事,问他们为什么不听讲,说是会,让他们操作,有时他们比我操作的还熟练;另一部分没接触过电脑的学生是一问三不知,等于你是白在上面表演了一番,连个合格的观众都没有。因此刚上班那阵子特苦闷,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摸索,我觉得不管学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参差不齐,教师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只有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我个人认为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

篇5:和他人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

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421”的家庭格局(即四位老人,父母和一个孩子),这就无可避免地出现家长溺爱的现象,使得这一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与此同时,新的时代却越来越注重与人合作的精神,这就使得新时代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面对新时代的考验,我们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具体谈一谈新型学习方式中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的一些相关看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内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在

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

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增强互动,拓展思维

从它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关键点在于“互动”。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互动,而是拓展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去。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既要承担“导演”的职责,负责将教学流程进行下去,又要承担“演员”的职责,将未能正常进行下去的教学环节讲解出来,这样的自导自演,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也完全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很低。但合作学习却不同,教师一转身变成了“咨询者”、“管理者”,让学生自主去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地去闯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并在思考过程中充分扩散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例如,我在设计《你好,计算机》这课时,发现本课内容相对枯燥,可操作性不强,如果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吸收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增加了绘画设计的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动手设计一台计算机,并在上台向其他同学展示的过程中,讲解设计原理,即想让它实现什么功能,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内合作氛围大增,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我顺势总结,并向大家展示现有的计算机机型、配件等,学生接受起来也容易了很多。

(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被学习者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是通过外部情境以及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恰好是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因素。[1]由于合作学习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一理念,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外部刺激,促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